第299章 北上抗清还是东征讨蒋?

    十二月,经过长达半年的行军后,吴三桂终于带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回到了昆明。

    这次军事行动虽然耽误了太多时间,但是却成功接回了永历。

    并且基本上扫清了滇西的军事力量,收编了数以万计的西营兵马。

    “老师,天子终于归国,学生不仅收获数万雄兵,而且有天子在手只要我们起兵,祁三升、廖鱼、朱养恩、那嵩等人也会来助。”

    吴三桂兴奋道“而四川的高承恩、郝成裔、王有德,贵州的李本深、郑蛟麟、张大元到时候也会响应学生,如此以来,学生可再得数万兵马,可争天下也”

    洪承畴闻言微微点头。

    此时的祁三升等人还在吴三桂和李定国之间徘徊。

    他们既不敢和李定国合营,也不愿投降吴三桂。

    不过只要吴三桂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批兵马自然就能够为他所用了。

    在云南除了祁三升等人外。

    还有一股较大的明军。

    自清军入滇后,元江府的那嵩举兵反清,延长伯朱养恩、总兵高应凤响应。

    又有石屏总兵许名臣、土司龙赞扬领兵来助。

    这股明军有土司兵万余,正规明军七千余人。

    虽然和祁三升等人相比力量稍逊一筹,但也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而祁三升这些人的兵马更是精锐,光是祁三升自己就有西营精兵七千九百余人。

    历史上降清之后,祁三升的兵马被称为其兵为滇南诸营最。

    就连康麻子也“颇闻三升勇”,让册封使者同他会见,以便回京讲叙其人。

    要不是祁三升死的早,在三藩之时估计也会大放异彩。

    吴三桂本就有五六万兵马了,如今又收编了马宝、马唯兴、马自得、杨武、吴子圣等人,得兵四万余人。

    其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十万。

    等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后,光是在云南又能得到三四万兵马。

    再算上郑蛟鳞等人在贵州的三万余绿营精兵,高承恩等人留在四川的蜀藩兵马。

    以此大军的确可以影响天下大局了。

    至少这十几万精兵强将在此刻不止能对满清造成极大的压力,也能对孙可望掌握的两广和湖南造成巨大的威胁。

    “长伯,如今天子已经到手,天下大义已经在你的手中。”

    洪承畴缓缓道“只是你此刻起兵却是有点晚了。”

    “孙可望已经占据了江南,其势已经大成,而你却还在云南,已经丧失了先机。”

    吴三桂闻言皱起了眉头,孙可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

    原本他还以为武昌这座坚城,满清又已经经营了数月,再算上九江、安庆这些重镇。

    孙可望啃下去没个一年半载得不到南京,得不到江南呢。

    哪曾想这位国主直接采取了跳岛战术,在大破武昌水师,掌握了长江制水权后。

    直接放弃武昌、九江、安庆等重镇,千里奔袭南京。

    此举不仅出乎了满清的意料,也出乎了吴三桂和洪承畴的意料,更出乎了天下人的意料。

    “孙可望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他其势已成。”

    洪承畴严肃道“如今长伯你最大的对手不是满清,而是孙可望了。”

    吴三桂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头垂垂老矣,断肢残体,日薄西山的东北虎和一头愈发强大、年轻力壮、张牙舞爪的西南象之间,谁更有威胁力自然不言而喻。

    和满清相比,强势崛起的孙可望已经愈发地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一个能在云贵拉起二十万野战大军,又能以区区一年时间在广西编练十万大军的人。

    如今进入了江南,其前景如何,自然不用多说了。

    “老师的意思是让学生放弃北伐,转而东征”吴三桂询问道。

    洪承畴闻言苦笑道“长伯,老师原来的谋画是趁着宝庆之战,让你在云南举起义旗,尽收西南之兵全灭多尼之军。”

    “如此一来,得此十几万精兵强将,又有全灭八旗之威,再立明室掌握天下大义。”

    “而满清虽然已经是一只病虎,可其威仍有,其势尚存。”

    “待满清和孙可望争夺江南之时,长伯可趁势北上,一举夺取陕甘,先声夺人,收复北京。”

    “在天下人中博取最高的威望。”

    “等到那时纵使孙可望夺取了南京,长伯也可率数十万北方边军一鼓作气,南下与其决战。”

    “可是你为了接回长子,迎回天子,已经失去了先手优势。”

    “而孙可望又兵贵神速,直接千里奔袭拿下了南京,夺取了江南。”

    “此时天下之势已经在孙不在满”

    洪承畴叹气道“你若是现在北方,只怕和满清两虎相争,只会白白便宜了孙可望”

    半年时间已过,天下大势已经彻底改变。

    如今任谁都看得出来天下间的最强者已经不是满清而是孙可望了。

    所以洪承畴的策略隐隐约约已经有所改变。

    吴三桂见状也是双眼一凝,洪承畴说的非常有道理。

    孙可望坐拥两广和湖南,如今又拿下了江南。

    估计到了现在说不定江西、浙江等地都落入了他的手中。

    和满蒙八旗损失惨重,只余下北方诸省的满清相比。

    无疑是孙可望更具有威胁性。

    可是不行北伐,而行东征的话,吴三桂的又十分难办。

    “老师,学生麾下已有十万之众,可是本部兵马不过三四万人而已。”

    “其余的都是绿营和降兵。”

    “而西南之地的十万明军皆为西营旧人。”

    “若是不北伐满清,反而东征孙可望,只怕西营降兵皆不愿出力啊”吴三桂叹气道。

    的确,现在的孙可望实力已经超过了满清,其前途更是远非满清可比。

    可是吴三桂麾下的这支大军要是伐孙不伐满,只怕还没开打其内部就已经散了。

    胡国柱、夏国相这些人自然没有意见。

    可西营的降兵降将就不一定了。

    要知道随着孙可望的转进和李定国的鬼神级操作。

    孙可望在同行的衬托下在西营中的威望已经如日中天。

    吴三桂麾下这些吃尽苦头的西营兵马无不想起以前国主的好。

    这样的一支兵马要是带着去讨伐孙可望,从上到下有几个肯出力的啊

    更别提还没收编的各路人马了。

    贵州的郑蛟麟等人还好,但祁三升这些都是孙可望的旧部,以前在永历和李定国的号召下的确和孙可望干过。

    可是吃了苦后,让他们跟着吴三桂去打孙可望,再来一次同室操戈。

    这这这这怎么能行啊

    这些西营兵马跟着吴三桂是打算去抗清的,一旦吴三桂不抗清,人心就散了啊

    而人心一散,这队伍还怎么带

    总不能像李定国指望着自己的三万晋兵一样。

    吴三桂只靠自己的三万老本去打孙可望吧

    还有四川的高承恩、王有德等人,他们大多数是孙可望和刘文秀的旧部。

    吴三桂要是北上抗清,高承恩等人自然会贡献兵马,打开仓库,用刘文秀的遗粮资助吴军北伐。

    但要是选择东征,高承恩这些人还会鸟吴三桂吗

    帮助天字第一号大汉奸去打自己的老领导。

    高承恩这些人的脑袋是进了水,还是被驴给踢了啊

    要是孙可望对自己的旧部生杀予夺也就罢了。

    祁三升、马宝这些为了不被清算说不定还会出力。

    可是孙国主对西营老兄弟实在是没话说。

    白文选这种叛而复降、降而复叛之人孙国主都心慈手软,再三给机会。

    狄三品、李如碧、王会、塔新策、陈建、艾承业、杨威、徐凤翔这些旧部来投后。

    孙国主更是不计前嫌,分别委以重任,各自授予一镇兵马。

    有了白文选和这些人的前例在。

    这些西营的降兵降将还会怕孙可望的清算吗

    高承恩这些蜀藩旧将,看着陈建这些人的待遇,再看看白文选的前例。

    在从来没有清洗西营老兄弟一人的孙国主面前,只怕就直接跪了

    要不是他们在建昌、雅州这些地方被隔断了,估计都会拉起兵马投奔孙国主去了。

    吴三桂要是东征讨蒋,哦不,东征讨孙。

    十万西军估计临阵放上两铳,没有立即倒戈都算对得起他吴三桂了

    虽然孙国主对西营老兄弟的妇人之仁在交水坑了自己。

    但到了现在,却成为了吴三桂的巨大威胁。

    北上抗清固然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东征讨孙却是难以实现。

    就现在西营降兵的状态,不抗清的话吴三桂立马就麻烦了。

    就算只带老本和绿营兵东征,说不定西营降兵都会在云贵作乱呢。

    “长伯,正是因为如此,老师才忧虑啊。”

    洪承畴长叹一口气道“如今孙可望的实力已为天下之最,若是你率军东征,而满清举兵南下,尚有扼杀他的机会。”

    “可是如此一来非但降兵降将不愿,而且就算你夺取了湖南、两广,可一旦让满清重新收取江南,我等非但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而且还会让满清重新势大。”

    “可要是北伐,只怕孙可望在江南稳住阵脚,以他之能必会兵马源源不断。”

    “等到那时,就算你拿下了北京,最终战败的几率依旧很大。”

    “所以难啊,难啊。”

    吴三桂眼见洪承畴唉声叹气,心里也是隐隐约约有了后悔之色。

    要是他在半年前直接举兵灭了多尼,并带兵迅速北伐。

    以他在汉中镇守十年,门生、旧部遍布陕甘的情况。

    一旦如此他率十万虎狼之师北上,一举凿穿秦岭、汉中,占据西北大地可是说板上钉钉的事情。

    可是就是耽误了这半年的时间,非但鳌拜整编了数万新军,组建了陕甘军团。

    而且孙可望还占据江南,整个天下局势陡然巨变。

    这不得不让吴三桂左右为难。

    北伐吧,非但满清在陕甘已经布置了数月。

    而且鳌拜带兵击败了李来亨,陕甘军团已经组建完毕,颇有一战之力。

    要只是凿穿汉中、秦岭的难度大大提升也就罢了。

    最关键是孙可望占据了江南,他前往汉中和满清死磕,非让孙可望坐收渔翁之利不可。

    东征吧,麾下的西营降兵人心就散了。

    自己这个平西王本来就名声差,要是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北上抗清,尚可统一人心。

    可要是东征讨孙,西营降兵们不干啊

    单靠几万老本和绿营东征能成事吗

    所以贻误战机长达半年时间的吴三桂现在是难啊

    看着吴三桂犹豫的样子,洪承畴的心中也是思索不断。

    要是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帜然后再捅孙可望刀子,他这个老汉奸不是干不出来。

    只是真要是这么干了,天下人怎么看他

    他都这么大一把岁数了所求的不过是身后名而已。

    原本以为助满清一统天下后,自有正统为自己在青史上留名。

    那曾想如今却遇到了这种情况。

    要是北上抗清,竭力协助吴三桂北上,那么满清必灭。

    自己也能够靠着出力一定程度上洗刷掉骂名。

    可是此举无疑大大提升了孙可望坐天下的几率。

    如果是吴三桂坐了天下,那么洪承畴根本不用担心。

    自己的好学生其实还是厚道的,给老师青史留名自然是小事一桩。

    但要是让孙可望坐了天下,自己剿了几十年的贼了。

    这贼当了皇帝会怎么看自己

    但要是东征讨孙,非但天下人会不齿。

    而且吴三桂内部的人心也难以稳定,获胜的希望非但会小于北伐,而且一旦战败那可是万劫不复永世不得翻身

    况且东征讨孙,和满清联手就算成功了。

    吴三桂始终徘徊在西南之地,说不定孙可望灭了后,满清重新得势还会再把吴三桂给收拾了

    如此一来,背叛了咱大清的洪承畴还是骂名一片。

    难,实在是难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西贼和满清无论谁坐了天下洪承畴都没好果子吃。

    他剿灭几十年的西贼了,现在又背叛了满清。

    这两位无论是谁夺了天下,自己都不可能翻身。

    唯有吴三桂成事之后,洪承畴才能够真正的青史留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