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鳌拜:让吴三桂当宇文化及

    “少保,战况就是这样,末将未能斩杀叛贼王进宝,甘愿受罚”

    凤翔城中,罗托单膝跪地向鳌拜扣首。

    他和王进宝的这一战损精骑,满蒙子弟数百。

    要是搁在以前,咱大清非治了罗托不可。

    可是事到如今,咱大清什么样的惨败没遇到过

    和宝庆、磨盘山相比,罗托的这点损失算什么

    这输着输着,咱大清也就习惯了。

    “罗固山,此战你杀敌数千,重伤王进宝,解了凤翔之围,何罪之有啊”

    鳌拜扶起罗托道“我满蒙子弟虽然又折了数百,可以此战依旧是我大清赢了。”

    “一场胜仗,老夫要是罚胜岂不是寒了我大清将士的心”

    现在不同于以前了,要是在皇太极时期,罗托区区一次中型战役就损了千余精骑,数百满蒙。

    皇太极非气炸了不可

    但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咱大清屡战屡败,到了现在罗托打得已经不错了

    这凡事都要有对比,孙国主在岔路口之战,全身而退,又打死了两名梅勒章京。

    要是搁在咱大明身上,崇祯主力会战有了一次这样的战果非喜极而泣告太庙不可

    可就是因为李定国的衡阳大捷在前,所以孙国主就成为了李定国的背景板。

    同样的道理,在咱大清屡战屡胜的情况下,罗托能够打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咱大清都啥时候了要啥自行车啊

    “多谢少保”罗托拱手行礼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他折损了数百满蒙子弟,要是搁在以前甚至是前两年,咱大清绝对要治他。

    但是现在鳌拜发话了这事也就过去了。

    鳌拜见状也是叹了一口气。

    咱大清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输就是赢了

    以前屯齐力往狂澜,打赢了岔路口都得功不抵过,获罪夺爵。

    要是搁现在,那个人能够击败孙可望的主力,咱大清非笑得睡不着不可

    “诸位,我军赖罗固山的力战,大败了王进宝,杀退叛军百里成功地保住了凤翔。”

    “但吴三桂尽起西南之兵,来势汹汹,老夫决意依托凤翔重镇,将吴军主力堵在凤翔城外。”

    “并分兵固守平凉、固原,稳定阵脚,不知各位意下如何”鳌拜指了指大堂之中的巨大地图,缓缓开口道。

    “少保此策甚为高明,吴三桂此贼虽然来势汹汹,可以说粮草却是他的要害。”

    张勇郑重开口道“云贵虽然曾经粮草丰足,足可供养数十万兵马。”

    “可是我大清与前明血战一场,早已经把云贵给打残了。”

    “吴三桂虽然尽收西南之兵,可以西南之力根本无法供应这十几万大军”

    “更何况吴军还需要跨越四川的千里无人区,来到陕甘作战。”

    “我军只需要死守关中,把吴三桂挡在凤翔以西,不出数月,吴军必然粮进自退也”

    此言一出,清军众将纷纷附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清军众将久经沙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吴三桂虽然来势汹汹,可他那十几万兵马靠着残破的云贵能坚持多久

    只要清军能够保住关中,最多半年时间,吴三桂必定退师就粮

    “张固山果然是我大清的栋梁”

    鳌拜沉声道“现在虽然王之鼎、王进宝二人叛变投敌,可我大清在陕甘还有十万披甲精兵”

    “这十万能战之兵中,伊尔德在汉中,赵良栋正在驰援。”

    “只要汉中能够顶住,关中的南翼便我威胁”

    “而苏拜统率一万兵马镇守西安。”

    “在平凉、固原又有一万新兵在操练。”

    “张勇、祖泽清老夫命你二人统率一万精兵,镇守平凉一带,为关中羽翼,拱卫老夫的侧翼,不知你二人可愿意啊”

    “请少保放心,末将必不辱使命”长勇和祖泽清二人连忙道。

    “好,现在我大清局势不容乐观,你二人都是八旗的固山额真,还望能够和老夫携手为大清化解这次危机。”

    “老夫的右翼就靠你们二人”

    鳌拜看着两位新任的固山额真,言语恳切道。

    事到如今,满蒙将领基本上都打光了。

    眼下也只能依靠这些汉将了。

    不然汉中、凤翔、西安、平凉,处处需要大将坐镇。

    鳌拜光靠着手底下的苏拜、伊尔德、罗托能顶用吗

    他这位老将需要罗托这样的副手协助处理军务。

    汉中之地关系重大,这块底盘一旦彻底失守那么吴军就可以从多条道路直接绕过陇右突入关中。

    所以鳌拜放了伊尔德这位满蒙将领又派了赵良栋支援。

    而西安是大本营更别提,必须要一位足够忠心的大将驻守。

    不然西安一旦不测,鳌拜将输得一塌糊涂。

    所以苏拜这位西安将军又坐镇了西安大本营。

    剩下的平凉方向鳌拜手底下的三员满蒙将领用尽,也只能派出张勇和赵良栋前往镇守了。

    虽说王之鼎、王进宝相继叛乱,汉将们不可信。

    而祖泽清虽然他大哥为咱大清死在了磨盘山,可眼下鳌拜要对付却是吴三桂。

    这老祖家和老吴家是什么关系就不用多说了吧。

    张勇和赵良栋不靠谱,祖泽清也不靠谱。

    但手底下无人可用的鳌拜也只能捏着鼻子这么用了。

    毕竟要是平凉和汉中不派他们,难不成要让他们镇守西安不成

    “诸位,老夫在南阳以一万精骑大破十万闯贼,如今十几万吴贼前来。”

    “虽然来势汹汹,可我军只需要坚守数月,未必不能再创造第二个南阳大捷啊”

    “而今老夫已经请求朝廷尽派关东之兵前来支援,待数万援兵一至,我关中便浑如铁桶让吴三桂无隙可乘”

    “所以,请各位好好地坚守各自的防地,护我大清”

    鳌拜布置已定,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

    “请少保放心,我等必为大清血战到底”张勇等地纷纷高喊,向鳌拜表明的自己对大清的忠心。

    原本满清在加粮加饷后恢复了昔日的岁入,足可以供养三十万披甲。

    而满清在十万新兵有成后,也试图在北方各地进一步编练十万新兵,扩充军队。

    以求能够恢复三十万披甲的规模。

    可是张胜的突入北上,却让山河四省大震。

    特别是山东和北直,几乎被张胜搅得一地鸡毛。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满清的新兵计划极大地受到了影响。

    不仅山河四省的新兵无法按照计划编练,而且就连陕甘的新兵编写都出现了问题。

    陕甘本来粮饷就不能自足,扩充五万披甲后,陕甘的财力便已经达到了极限。

    而进一步的军力扩充必须要得到山河四省的粮饷支援,转移支付才能够实现。

    所以待张胜扰乱山东、北直后,陕甘方面便难以为继。

    鳌拜虽然呕心沥血,但也仅仅在吴三桂到来之时完成了区区两万多新兵的训练工作。

    使得陕甘地区的清军披甲达到十二万人,和吴三桂的兵力持平。

    只是同样是十二万人,鳌拜这些却大多为新兵。

    抡起战斗经验,远远不如吴三桂手底下的精兵强将。

    而吴三桂的兵马虽然来源复杂,可却是清一色精兵。

    无论是他的老本,还是绿营精兵亦或是西营残部。

    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余。

    和仅仅打过一次大战,甚至在南阳之战还是充当啦啦队的陕甘新兵相比。

    吴三桂兵马的精锐程度和对手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要是光是这样也就吧了,毕竟吴军兵马虽精,但粮草却难以久持。

    昔日宇文化及带着十万骁果精兵北上,论兵马他才是天下第一。

    无论是李密、李渊、还是王世充、窦建德,在宇文化及的骁果精锐面前都自落下风。

    就这样一股强大的精锐大军,却被李密利用粮草问题活生生地耗死。

    而吴三桂的兵马虽精,但就如同昔日北上的宇文化及一样,只要稍微阻挡他的脚步就会自行瓦解。

    但随着王之鼎和王进宝的投敌,鳌拜已经彻底丧失了将吴三桂挡在陕甘之外的机会了。

    不过他却依旧在执行拖住吴三桂的方案。

    十万清军披甲以五万人镇凤翔挡住吴军主力的西进之路。

    以两万人守汉中掩护关中左翼,以两万人守平凉、固原,构建了一道对关中的保护防线。

    再以一万兵马留守西安大本营,控制整个关中大后方。

    只要鳌拜能够守住陕甘的核心关中,那么清军在陕甘就还有希望逼退吴军,让吴三桂变成第二个宇文化及

    只是在鳌拜构建放线,守卫关中的时候。

    吴三桂已经带兵来到了宝鸡,准备进行和鳌拜的决战了。

    “王进宝反正归明,特封庆国公”

    宝鸡城中,吴三桂命令宣读了永历皇帝的圣旨。

    王进宝一听直接就傻眼了,这永历皇帝还在昆明,这么短的时间内。

    周王那搞来的圣旨啊难不成从云南飞过来的不成

    “咳咳,庆国公,接治吧。”吴三桂咳嗽了两声提醒了。

    王进宝一个激灵,连忙反应了过来。

    管特么圣旨拿来的,自己接就是了

    “臣王进宝谢主隆恩,周王千岁千千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进宝叩恩道。

    吴三桂闻言心中大好但还是板着脸道“庆国公,本王乃大明臣子,岂可排在圣上了前面呢”

    “为人臣子,切勿在圣旨面前失礼”

    “是是是。”王进宝连忙道“平西王说的是,末将下次一定改,下次一定改”

    “好”听完下次一定后,吴三桂挥了挥手。

    这两天连夜赶制的圣旨如同批发一样一道道的念出,封赏了大批反正将士。

    这陈邦傅都能制造假圣旨,把孙国主直接给忽悠瘸了。

    他吴三桂又凭什么不能制造圣旨

    况且他这圣旨可和陈邦傅的不同,他吴三桂的保真啊

    要不是不信的话可以去昆明问问朱由榔,看看人家承不承认。

    有了洪承畴这位老谋深算,杀人如麻的老师为吴三桂筹画。

    这位周王可谓是掉进了福窝里去了。

    随随便便让缅甸人把永历朝廷的衮衮诸公和图了,吴三桂无论干什么事都方便

    封赏完毕后,一副巨大的地图悬挂在了大堂之中。

    无数猛将去年还分属各自的阵型如今齐聚吴三桂的麾下齐心协力,准备彻底地击倒鳌拜。

    然而兵出潼关,覆灭满清,恢复汉人的江山

    “如今胡国柱领郑蛟麟、李本深、张大元,率三万精锐正在攻打南郑。”

    “而今孤的十万披甲又源源不断地出秦岭来到凤翔一带。”

    “现在鳌拜带兵排兵布阵,依托雍水,坚守凤翔。”

    “各位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余都说说下一步我军该如何进兵吧”吴三桂缓缓开口道。

    吴三桂原本是十二万披甲和鳌拜数量相当。

    但是在全面接受保宁、略阳两镇后吴军的披甲达到了十四万人。

    而这十四万精兵中,胡国柱带着三万精锐攻打汉中。

    夏国相率一万精兵控制略阳一带,连结汉中吴军和凤翔吴军。

    略阳一带可是至关重要的,阳平关、阴平桥就在这片区域内。

    想当年姜维的敛兵聚谷之所以失败。

    就在于魏军进入汉中后,阳平关和阴平桥的失守。

    略阳一带就是那场战争的胜负手。

    若是此地还在蜀军手中,那么魏军将被堵在汉中谷地无法在前进,最后将粮尽自退。

    只可惜阳平关失守得轻易了。

    结果姜维的敛兵聚谷非但破产,反而他自己还被魏军截断了后路,被堵在沓中回不来。

    要不是他及时的引开了阴平桥之地,那么蜀军的主力将覆灭在略阳以北的山区之中。

    而现在吴三桂兵出秦岭,汉中有没有全部拿下。

    所以在略阳重地自然得派出夏国相这位大将以及一万精兵进行防控,以防自己后路被断变成第二个姜维了。

    除了这四万吴军精锐外。

    其余的十万吴军都沿着秦岭大路开进,源源不断地汇集在凤翔府中。

    而如此兵马,靠着云贵运来的粮草以及途中的缴获是根本无法久持的。

    所以摆在吴三桂面前的就是要迅速打开局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