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松锦大战

    此言一出,一众驾前军将领也是纷纷破口大骂。

    是呀,咱大明就是不干人事。

    这南京城墙那可是耗费巨资花了无数钱粮才修成的。

    结果咱大明没用上,多铎南下的时候南京城自己开了。

    咱大清倒是用上了,无论是郑成功还是孙可望都被南京城墙所阻。

    历史上,郑成功直接就栽了这里。

    咱大明就亡在了南京城墙上。

    要是朱元璋当初没修城墙,学习学习人家嬴政的胸怀。

    那国姓爷历史上镇江大捷后不就直接进了南京,咱大明复兴有望了吗

    南京城墙如此,关宁防线也是如此。

    关宁防线阻止不了满清入塞抢劫,最后吴三桂又开关直接放了满清进来。

    而现在张胜他们倒是被满清用咱大明的关宁防线给挡住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妈的,看来是入不了关,从锦州往南,全特么是堡垒。”

    “老子一个个打下去,人非死光了不可”张胜骂骂咧咧道。

    “公爷,咱们就在义州一带驻扎,防止满清出关夺回辽东就行了。”

    梁诚开口道“只要咱们钉在辽东,满清就没处跑。”

    “等国主登基,率百万雄师北伐,满洲鞑子喜欢入关,那么让他们全死在关内。”

    “眼下也只能如此,没有红衣炮,这关宁防线根本打不穿。”

    “既然鞑子喜欢关内,那就让他们都待在关内别回来了。”张胜叹气道。

    就这样了,在拔出几个小堡垒后,张胜团伙就在锦州附近住下了。

    然而一段时间,一支旌旗飘扬的船队却出现在辽西一带。

    “公爷,喜事喜事喜事啊”

    张成恩兴高采烈地跑进了张胜大营之中。

    “有什么喜事啊”张胜漫不经意道。

    然而张成恩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勃然色变。

    “兄弟们在河边发现大量海船,是国主的援军到了”张成恩连忙道。

    “什么”张胜大吃一惊。

    “快快随我去迎”

    他大喜过望连忙道。

    辽西东海堡。

    一船船物资卸下,一门门红衣炮下船。

    “末将参见公爷”袁涛安和冯天裕二人行礼。

    “哈哈,两位兄弟来的正是时候”

    张胜看着一门门红衣炮两眼放光道“有前锋和虎贲两镇相助,本公爷拿下锦州易如反掌啊”

    很快得到了援兵,士气大振的张胜所部开始全面渡过大凌河进围锦州。

    第二次松锦正式打响。

    库尔恩收缩兵马,固守锦州、乳峰山、松山、杏山、塔山等地。

    面对滚滚而来的张胜大军严防死守。

    同时派人八百里加急,飞报北京,请求咱大清组织援兵来解锦州之围。

    当接到库尔恩的急报后,满清朝廷鸡飞蛋打连人都麻了。

    “没想到,这么多年了,锦州又重新燃起战火了。”老臣遏必隆垂头丧气道。

    不止是松锦,到了现在沈阳、辽阳、广宁、大凌河都已经被张胜所拿下。

    咱大清区区两个月的时间就丢掉了咱大明好几年才丢掉的地盘。

    “哀家现在心烦意乱,你们都说说我大清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孝庄叹气道。

    短短的几个月,北京的危险虽然暂时解除了。

    可咱大清却把关外老家给丢了。

    不止是关外老家,也不仅是太祖太宗的皇陵。

    就连天下人心我大清也一并失去了

    “太皇太后,为今之计只能竭尽全力收复辽东了。”

    “要是再迟疑下去,只怕我大清连个退路都没有,一旦孙贼倾南方之兵北伐,我大清就要亡在北京了”老臣范文程开口道。

    “不错,辽东乃我大清的龙兴之地,若是不能收复,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宁完我也开口。

    现在咱大清风雨飘摇。

    不止是老兵老将死伤殆尽,就连辅政大成也凋零殆尽。

    原来朝中有鳌拜、苏克萨哈、索尼、遏必隆四人可用。

    但到了现在,索尼去广西册封孙可望的时候被孙可望借着狩猎的名义射死了。

    鳌拜正在陕甘抵挡吴三桂。

    苏可萨哈领兵前往支援。

    偌大的一个朝廷只剩下了遏必隆一人独撑危局。

    孝庄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扒拉出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两个老家伙顶着用了。

    范文程和宁完我现在都已经六十多了,原本已经退休在家。

    可是咱大清也是没办法了。

    只要人还没死,就先用着吧。

    要不是就真是无人可用了。

    “你们都赞同反攻辽东”孝庄看着一众朝臣开口道。

    “太皇太后,辽东是咱们满人的老家,老家丢了岂有不收回的道理”十五岁的康亲王杰书开口道。

    孝庄看着眼前的老老少少,悲从心来。

    范文程今年六十有三,杰书今年十岁有五。

    咱大清现在这老的老,少的少,竟然只能让范文程、杰书这些人撑局面了、

    这大清还有救吗

    “你们都说要反攻辽东,可是现在我大清要如何反攻辽东啊”

    孝庄长叹道“现在吴三桂鲸吞陕甘,孙可望占据南方各省,张胜在关外逞凶,已经占领了我大清的龙兴之地打到锦州来了。”

    “还有李来亨蛰伏在荆襄,对河南虎视眈眈。”

    “我大清的兵马都在四处迎敌,敦拜和关外八旗精锐又覆灭在辽东。”

    “我大清反攻辽东,哪来的兵马啊”

    此言一出,一众朝臣纷纷低了头去。

    现在我大清就连包衣军都用上了,可是即便如此兵力依旧严重不足。

    关内的兵马自保都不足,何来多余的兵马能够反攻辽东啊。

    “太皇太后,话虽如此,但要是我大清夺不回辽东。”

    “待孙可望举兵北伐,那么我大清在关内可就退无可退了。”范文程语重心长道。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贵族纷纷色变。

    是呀,南边的孙可望主力可是有好几个月没动静。

    就现在的局势孙可望的主力还没出手我大清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他这位西贼要是举兵北伐,咱大清该怎么办啊

    “太皇太后,虽然我大清用力,可是眼下在关内我大清已经立脚不住了。”

    “为今之计,当断尾求生,集全国之力收复辽东。”

    “而后迁移人口,整顿兵甲,在关外休养生息。”

    “坐看孙可望、吴三桂、李来亨、郑成功等人在关内厮杀。”

    “如此我大清方有希望。”宁完我也是开口,已经萌生了退意。

    “几个月前,你们这些老臣的意见都是想让我大清在关内撑下去。”

    “可是到了现在,莫非我大清在关内真的撑不下去了不成”孝庄红着双眼道。

    事到如今,所有的老臣都已经转变态度了。

    自从辽东失守后,咱大清上下终于一致的想到了辽东的好。

    这尼玛老家都没有,再不跑就没机会跑了

    “太皇太后,数月之前,我大清还坐拥北方各省,还有数十万兵马。”

    “如此情况自然可以在关内立足。”

    “可是到了现在,张胜在北直的一通抢掠就让我大清元气大伤。”

    “如今他又横扫草原,占据了辽东。”

    “若不趁此贼在辽东立足未稳,只怕关外之地将永远不复为我大清所有”范文程沉声道。

    原本去年秋收后,咱大清还雄心勃勃地想要再编练十万新军。

    凑齐三十万披甲之士,在关内再图大举。

    可是随着张胜的北伐,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山河四省被张胜搅得一片糜烂,十万新兵的编练根本无从谈起。

    只有鳌拜在陕甘竭尽全力才扩充了两万多新兵。

    以及在山西、宣府、大同等地还能凑出了一万多新军。

    如此态势,面对孙可望即将到来的北伐,我大清将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所以现在范文程等人只能面对现实抛弃一切幻想。

    准备着手于收复辽东,让咱大清苟延残喘了。

    “都想回辽东了,可是辽东已经不是我大清的了。”

    “若是我大清举兵反攻,收复龙兴之地,当如何调兵遣将啊。”孝庄再次开口,询问着一众臣子。

    “这”一众大臣纷纷语塞。

    就咱大清现在的局势,又该如何凑出一支能够恢复辽东的兵马啊

    “太皇太后,在山西等地还有一万五千名新兵,现在已经勉强可用了。”

    “如果调遣这支兵马,再附以绿营精兵五千,八旗精锐两千。”

    “可组织起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

    “这支兵马和库尔恩在松锦的两万兵马会合后,全军总兵力当达到四万人以上,应该可以击败张胜夺回辽东。”遏必隆盘算道。

    咱大清的十万新军,自去年秋收练到了现在。

    除了鳌拜在陕甘扩充的两万多人外,也就只剩下这么一点人了。

    “现在张胜围困锦州,麾下尽为蒙古之兵和狼子野心的包衣奴才。”

    “面对他的十万乌合之众,敦拜的数千精锐一战全损。”

    “只怕区区四万兵马根本难以收复我大清的龙兴之地了。”孝庄再次开口道。

    张胜此贼不知从何日起就成为了咱大清的心腹大患。

    此贼先是打穿山东,而后在北直阵斩了济度。

    虽然在岳乐的指挥下,十万清军结硬寨,打呆仗。

    成功地在德州一战覆灭了孙可望的龙骧镇。

    可是张胜却死不认输,跑到了草原上烧杀抢掠裹挟收买了一番。

    而后又南下辽东,歼灭了敦拜的关外八旗精锐。

    挖了咱大清的皇陵,占了咱大清的龙兴之地。

    看着张胜的表现,派出区区四万兵马前往迎敌。

    孝庄实在是不放心啊

    “太皇太后所言极是,张胜所部俱为精骑,现在他又得到了大批蒙古骑兵的相助。”

    “我大清想要野战破敌,除了有一支足以压制他的精锐骑兵。”

    “否则必然凶多吉少”范文程缓缓开口,一语道中了要害。

    张胜之所以能够在北直、在草原、在辽东逞凶靠的是什么

    还不是麾下的精骑吗

    要是我大清能够压制住他的骑兵,局势何至于此啊

    现在想要野战破敌,夺回辽东,也非骑兵不可啊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贵族陷入了沉思之中。

    曾几何时,我大清的骑兵何其强大,远超于汉人。

    只可惜自孙可望起兵以来,一度高达十万以上的满清骑兵凋零殆尽。

    仅仅是在西南之地,我大清的数万铁骑就十损八九。

    只有区区不到万人能够归来。

    紧接着在镇江、南京、武昌等地,我大清又屡战屡败。

    仅在镇江就折算了四千铁骑。

    又在武昌被西贼活活困死了数千骑兵。

    吴三桂反叛,贵族绿营响应。

    原本属于咱大清的近两万骑兵又全都聚集在了吴三桂的麾下。

    而张胜北伐以后,济度又在北直送了一波咱大清的宝贵骑兵。

    到了现在,敦拜的四千关外铁骑以及科尔沁部的六千蒙古散骑,又全损在了关外。

    如此种种,经过一系列的损失后。

    满清现在手中已经没有什么骑兵能用了

    正如在皇太极的领导下,满人的炮兵反超大明朝一样。

    在孙可望的领导下,汉人的骑兵已经反超大清朝了

    仔细盘算了咱大清现在的实力后,范文程咬牙道“太后,想要在骑兵力量上压住张胜,继而野战破敌,夺回辽东。”

    “也只能调鳌少保的陕甘军团北上了”

    “鳌少保麾下的大军中骑兵尚多,若是这支大军能够投入辽东战场。”

    “那么击破张胜易如反掌尔”

    此言一出,孝庄等人立马变了脸色。

    “真得到了要放弃陕甘,调鳌拜前往辽东的地步了吗”孝庄咬牙道。

    鳌拜麾下陕甘军团可不能轻调。

    要是调了那就是摆明了咱大清要放弃陕甘继而放弃天下。

    如此一来,陕甘军团的那些汉人非群起激昂造咱大清的反不可

    只怕一旦抽调鳌拜北上,他麾下的兵马会一路走一路散。

    等到了北京,就没剩几个汉人了

    “太皇太后,若无骑兵,根本无法破贼。”

    “无论如何,至少要从关中撤下来一万精骑,我大清方能野战破敌,击败张胜,夺回辽东”范文程语气坚定了。

    “一万精骑”孝庄倒吸了一口气。

    这要是抽调了这股力量,鳌拜在陕甘还能撑下去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