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假的

    第71章 假的

    转眼就到了周五,严格来说,拍卖会从今天就已经开始了。不过第一天只是暖场,会场里的客人不多。

    苏付彼整整包下了香格里拉的一层用做展览,两小一大三间会议室摆满了展柜,里面也摆的满满当当,全是藏品。

    而这其中,近有一半挂的是“苏付彼”的标,等于是拍卖公司自己屯的,剩下的才是其它艺术品公司、拍卖行,以及收藏家送来参拍的藏品。

    大小文玩足有数百件,就像进了大型博物馆,李定安看的眼花缭乱。

    有一间小厅,摆的全是国外文物,除了最常见的油画和雕塑之外,稀奇古怪的东西也不少。

    手动计算器、单独键位的打字机、钟表、地球仪、机械零件李定安还看到了一把木制的三角尺和圆规。

    看介绍,说是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用过的,再看起拍价二百二十万。

    李定安觉得不大可能。

    在科学界,这位是公认的能与牛顿、阿基米德并肩的人物,要真是他用过的,起拍价再翻三四番,都有的是人抢。

    可惜,所有的展柜都是封闭的,包括拍卖期间也是如此只能看,不能上手。

    这一下,等于废了李定安的九成武功。

    当然,系统依旧能用,隔着柜子照样能估价。但问题是,只能估价单独阵列的藏品,最少的一件起拍价也在三百万以上,他又买不起,鉴定它有什么用

    能买的起的,全都是并列陈放,少些的柜子也有十几件,就算估出价,天知道是哪一件

    所以他轻易不会出手,除非凭眼力就能看出个五六分的把握

    看完了外国文物,又来到了另一间小厅。这里面摆的全是宗教文物,道家的典籍、佛家的经文、西方三教不同版本的圣经。以及袈裟、道袍、牧士袍、木鱼、经筒、拂尘。

    李定安算是开了眼界了,说实话,这两间厅里百分之九十的东西他都没见过。

    当然,兴趣也不大。价值只是其次,主要是因为他对信仰、宗教之类不怎么感冒。

    大致看了看,转到最大的那一间展厅,李定安才觉得画风正常了些。

    字画、瓷器、古玉、钱币每一件古玩,都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文化、风情、工艺、科技水平,乃至社会风貌。

    看着数不清的展品,李定安仿佛看到了一卷浩瀚如烟的画卷,更感受到了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璀璨与厚重

    正当他站在门口发文青病,身后传来戏谑的声音“苏付彼还敢让你进”

    转头一看,何安邦笑吟吟的站在门口,身边还跟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

    邮票和两份手稿上拍,本就是何安邦牵的线,这自然是一句玩笑。李定安笑了笑,走了过去“领导来的早。”

    “明天展览,后天就开拍了,这还叫早”何安邦居中介绍,“这位杨总,这位李定安”

    “杨总好”

    “你好”

    两人浅浅的握了握手,李定安明显感觉到,这位杨总带着点倨傲。

    有些人性格就是如此,比如上次碰到的那位陈总,比这位还要傲一些。

    介绍完,何安邦又问“你看的怎么样”

    “就没怎么看”李定安摇了摇头,“锁的严严实实,至多也就是走马观花的捎带了几眼。”

    “倒是忘了,伱有看东西必须要上手的习惯。大型拍卖会都这样,不过放心,能参拍的东西,肯定都是名家鉴定过的”

    何安邦又指了指展厅门口的一块水牌,“看到没有,三天之内包退”

    李定安愣了愣,仔细瞅了几眼。

    上面大致写着成交后,如果买家觉得有问题,可以请权威专家鉴定,如果由三位以上被拍卖行认可的专家鉴定这东西有问题,拍卖行全额退款。

    他进来的时候还真没有注意,包括昨天签定拍卖合同时,那位边总监也没提。

    古玩行当里鲜有这样还包售后的,也由此可知,苏付彼为这次的拍卖会算是下了血本。

    何安邦又挥着手“走,带你看几样好东西”

    看他往外走,李定安下意识的问“就只有三个厅,还能去哪”

    何安邦神秘的一笑“这就不懂了吧,知不知道什么叫”

    下意识间,李定安就想到了来沪上的那天,吴有为和方文章提起过的“最高档的展厅”

    他顿时就来了兴趣,跟着何安邦进了电梯。

    三人来到了十二楼,厅不大,但厅内厅外都站着安保人员。走近一些才发现这里的不是展柜,而是保险柜。

    都不大,每座也就一米方圆,估计底下还接了报警系统。

    正面是玻璃,里面还打着射灯,所以看的很清楚。

    “看到没有”何安邦指着其中一座,“大清孝和恭慈太后金宝”

    李定安想了半天,才记起孝和恭慈太后是谁嘉庆的贵妃,道光的继母。

    再往里看保险柜里放着一樽高有七八公分,方有十厘米左右的金印。

    钮是一只昂首的金螭,印面朝下,不知道刻的是什么。

    再看价格300万。

    李定安惊了一下“这么便宜”

    虽说后印不如帝印尊贵,但如果论价值,绝对不会低。

    盖因上过拍卖会的帝印很多,特别是清朝帝印,林林总总十几樽,但后印却只有一樽慈禧太后的青玉玺。

    那时还是十年前,成交价就已近五百万了,现在如果拿出来再拍,成交价至少得加个零。

    这是第二樽出世的后印,即便恭慈没有慈禧那么出名,但少了三四千万,想都别想。

    “三百万只是起拍价而已”何安邦不以为然,“当年拍卖慈禧的青玉玺,起拍价也才是二十万,最后不照样翻了二十多倍”

    “这倒是”

    “再看这一件”何安邦又往前走,遮住了柜子底下的铭牌,“先考考你的眼力,看你能不能看出这是谁画的”

    是一幅画,看尺寸,应该是一幅四尺整纸68136的竖轴。因为保险柜内部有限,所以只展开了很少的一部分。

    李定瞅了瞅,认出这一幅应该是百鸟朝凤图。再仔细看,发现其中一枚印鉴是“八徵耄念之宝”。

    好家伙,乾隆御笔

    十几年前,一幅乾隆的嵩阳汉柏图闹的沸沸扬扬,至今也没有被人遗忘,除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专家设套骗画”之外,则是最终的成交价格八千七百多万

    现在能拍多少

    他不敢确定具体数额,但上亿是最少的。

    “真的是乾隆真迹”

    “嘿哟,眼力不错吗”何安邦松开了手,上面果然写着“乾隆御笔”,起拍价是五千万。

    “是不是真迹,还得等馆里的研究员看过再说,但出问题的可能不大”

    “还有”何安邦走向第三座保险柜,又遮住了铭牌,“猜猜,这是什么”

    李定安眼皮一跳这还用的着猜

    青花海水九龙纹大缸

    绝对没有看错,百分之百,和之前出现过的那一只一模一样。

    十一年前,在澳门中信的春拍上,就这么一只,拍了九亿。所以说,拍了23亿的鬼谷子大罐在它面前只是弟弟。

    怪不得这一次的拍卖会能被称之为“盛事”

    说实话,就凭能看到这东西的实貌,这次就没白来。

    所以,只是一瞬间,李定安的目光就被吸住了。

    釉色鲜亮,青花生动,胎体圆厚,底足齐整乍一看,没有一处不符合明朝官窑青花大件的特征。

    但不知道为什么,李定安总感觉这东西,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新

    倒不是怀疑真假,只是下意识的觉得这缸,像是刚刚从土里挖出来的一样

    会不会是角度不对

    也可能是射灯灯光太强

    也说不上是保险柜的内部材质也在反光,所以有些失真

    那要不要用系统鉴定一下

    一点十万,感觉有些奢侈。

    再说了,这么大的拍卖会,而且是镇会之宝,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但反过来再说,来都来了

    稍一犹豫,他最终还是把手搭上了保险柜。

    然后,李定安彻底懵圈。

    这一次,他已经不是眼皮跳,而是心都跳了。

    有保险柜挡着,测不出具体信息,只有价格。

    但完全够了。

    估价8000元

    假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