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朱古钱

    松树上挂满了雪,旁边立着一棵老杨树,足有人腰粗,枝杈直戳戳的指着天。

    风吹了过来,树叶“啪啪”的响,落了一地白霜。

    一场雪下了三天,今天才见到太阳,气温反而更低了。

    李定安搓了搓手,进了酒店。

    将将七点半,餐厅的客人不多,稀稀落落。

    随意一瞅,李定安看到了左朋。

    这两天,他帮着何安邦协调各单位和旗、镇两级政府,所以很忙,那天吃完饭之后就再没见过他们。

    今天突然出现,说明对接和沟通工作基本完成,随时都能实地考察。

    身边还坐着两位,一男一女。男的四十出头,不认识,女的三十岁左右,挺精神,也挺漂亮。

    那天吃饭时见过,好像是局办公室的副主任,姓肖,名字没记住。

    三人的面前都摆着餐盘,已经吃了一半。

    左朋也看到了他,站了起来,“李老师,这边”

    “左局长这么早”

    “肯定没你早,李老师刚从外面回来吧何馆说你每天都要晨练,不管刮风下雨”

    “也没有,只是偶尔”

    “李老师先坐”

    他点点头,顺手端了杯热水,走了过来。

    肖主任指指餐台“李老师,你还要点什么,我帮你拿”

    “我自已来就可以”

    “李老师,要不我先帮你倒杯牛奶,或是咖啡”

    李定安笑了笑“真不用,谢谢”

    要是项目组的哪位,他肯定不客气,哪怕是姚川或是卫自立,更或是马献明。

    之前在国博,他忙的顾不上,何安邦也给他打过饭

    但这位好歹也是领导,真不好让人家干这样的事情。

    “李老师你别客气我还正想着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李定安顿了一下“左局你说”

    左朋擦了擦手,指了指旁边的两位“小余是局里的司机,以前跟着考古队四处跑,省内省外的路他都熟,我给他安排了一辆越野,可以帮你跑跑腿什么的

    小肖以前在政府办工作,又是nq本地人,协调各方面非常有经验,你如果不介意,我让她也给你打打下手”

    这有什么可介意的

    但用不着。

    一旦找到遗址的确定地点,就要常驻,既便不搭帐蓬,也要住到就近的村里或是镇里,基本不跑长途,别说省,可能连旗都不用出。

    况且自己会开,方志杰也会开,要用车租一辆就行。

    对外助理也一样自己是项目负责人不假,但只负责技术指导和实地考察,不需要和地方沟通协调。

    再一个程序不对,即便要配司机和助理也是国博配,不可能麻烦当地。

    他摇摇头“左局长,谢谢,真不用”

    “那就做做文字工作,小肖是华中师范毕业的,学的就是文秘专业,笔杆子很硬”

    李定安哭笑不得自己不是领导,又不用写通知、总结、讲话稿,要文字秘书做什么

    真要写,管你什么样的公文,舒静好全能给你包圆乎了,所以更没必要。

    再者,这位也太热情了些

    肯定不止那块罗盘。

    自己那天说过,会帮左朋研究研究,所以第二天就把照片发给了吴湘和吕本之。

    一是请他们也推断推断,查一查相关资料,另外再找人翻译一下上面的八思巴文。

    已经两天,差不多也该有消息了

    闻弦哥而知雅意,李定安稍一顿,又笑了笑“左局长,是不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左朋倒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您先吃饭,等何馆来了我再请教”

    何安邦

    这家伙不会胡乱答应什么了吧

    正转着念头,“咣”的一声,电梯门打开,出来了好大一群人。

    何安邦踏出电梯“老左,这么早”

    “你上午的飞机,来送送你”

    何安邦点点头,和马献明走了过来。

    李定安又往后看了看卫自立、姚川、程永权以及舒静好、方志杰项目组的人全都在。

    除了他。

    “你们开会了”

    “嗯待会就要走,开了个小会动员了一下。”

    “怎么没叫我”

    叫你有什么用,你能听指挥

    何安邦瞪了他一眼,和左朋打招呼,肖主任收起餐具让开位置,又问他和马献明吃点什么。

    这两人倒没客气,随便报了几样。

    李定安想了想,站了起来。

    先吃饭,等吃完后再问老何

    刚转过身,舒静好走了过来“你坐哪”

    “随便”

    舒静好左右一瞅,找了张没人的桌子,李定安也跟了过去。

    离这边挺远,左朋下意识的瞅了瞅“李老师怎么不坐这里”

    老何拿起筷子“摆不下”

    什么

    随即,他就知道了。

    舒静好先端来了一碗牛肉汤面,李定安没一点客气,抽出筷子就吃,面条吸的“稀里哗啦”。

    舒静好又一样接一样的拿鸡蛋、牛肉、小菜、汤包、烧卖往往是后一样刚上桌,前一样的碗和盘子就见了底。

    左朋和肖主任都有点懵这哪是“吃”,头剁了往下倒都没这么快的。

    吃的还很多,四个人的小餐桌快摆不下了。

    左朋自认为饭量够好,但既便饿三天,顶到头也就能吃一半。

    还有点怪。

    李定安筷子一停,还没放到碗上,舒静好就知道他要的是醋还是盐,辣油或是胡椒粉,更或是包子摆的太远,不太够的着。

    他刚放下筷子直起腰,餐巾纸就递到了手上,餐巾纸还没放下,漱口的水杯就摆在了面前。

    关键的是,两人全程很少沟通,感觉李定安要什么,舒静好都能提前知道

    两个人直愣愣的看着,一直等李定安吃完饭,擦完嘴,才回过神。

    再看时间,前后也就十来分钟

    “何馆,小舒是李老师的生活秘书”

    生活秘书国博就没这个岗

    “就是研究助理”

    “助理这么细心”

    “还行”

    何安邦轻描淡写的笑了笑。

    准确来说,不是细心,而是熟练。

    研究期间,十次有八次,都是舒静好提前到食堂帮他把饭菜点好,他匆匆忙的来,吃完匆匆忙的走,前后至多十来分钟。

    次数一多,李定安喜欢什么,面食还是米饭,荤的还是素的,偏咸还是偏淡,以及这样那样的生活习惯舒静好背都能背的下来。

    况且又是专职助理,舒静好要不细心点,马献明早换别人了,她不用心谁用心

    所以,真就不奇怪

    “撰写文稿、整理档案资料,也是她负责”

    “不然叫什么研究助理”

    “文字功底很强吧”

    “那当然,而且专业对口人大文学院考古系的高材生”

    老马顺嘴就夸,“研究能力不弱,关键是论文写的相当好,蒙古瓷相关的所有论文,李定安只制定框架,细节全是由她润笔包括我和何馆的学术报告,教研材料,大多也是她代笔”

    左朋和肖主任惊了一下怪不得李定安直接回绝。

    “那对外沟通协调,是谁帮李老师”

    马献明理所当然“我啊。”

    左朋一下就愣住了。

    好家伙,堂堂正处级研究所的所长,给人干秘书的活

    既便是人材,既便是国家级项目负责人,这也着实夸张了点

    “司机呢”

    “以前有,也有秘书,但被他嗯,辞掉了”

    何安邦说的是王成功和孙怀玉。

    觉得有点不对劲,他眯了眯眼睛“老左,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本来想,让老余和小肖给李老师打打下手,比如接一接、送一送,再处处理处理人际关系、迎来送往什么但李老师拒绝了”

    “他哪里需要这个”

    何安邦顿了一下,放下了筷子“老左,有事你直接说”

    左朋犹豫了一下“没什么事,李老师这么忙,还要帮我们鉴定那块罗盘,觉得挺过意不去的,就想着看哪里能帮到他”

    扯淡

    就为一块罗盘,你这又是配司机,又是配秘书的

    是不是热情的过了头

    “真的只为了鉴定罗盘”

    “当然”

    不至于吧

    “要是罗盘,估计该有结果了”

    何安邦瞅了瞅,恰好,李定安起了身,舒静好和方志杰一左一右,估计是要回房间查资料。

    他招了招“定安,这边坐”

    李定安走了过来,顺势坐下,肖主任忙给他端了一杯热水。

    “老左的那块罗盘,有结果没有”

    “照片发给老师和吕院了,让他们看一看,再顺便查点相关的资料不过暂时还没消息,待会我问问”

    马献明比了个口型吴湘,吕本之。

    左朋惊了一下这两位,都是文博界和考古界的泰斗

    “你这两天没研究”

    “没资料我怎么研究”

    “等有结果了,你告诉老左,他挺急”

    何安邦又回过头,“不是就一块罗盘,你着什么急”

    “当然急”

    左朋讪笑了一下,“何馆说,那块罗盘,有可能申请省级项目”

    李定安都惊呆了。

    他刚喝了一口水,差点全喷出来。

    何安邦,你这是喝了多少,这样的牛也敢吹

    什么是省级项目

    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并涉及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

    具体到实际案例摩睺罗、南宋世子铜椁够具有代表性了吧,京大也只是依此申请了一个市级项目。

    宁王宝藏够轰动,八大山人及后人故居也够有噱头,江西那边和京大联合研究,这段时间正在京城跑。但李定安估计,至多也就能申请到“省级”的标准。

    还有保定的那些文物,够多,经济价值够高,五十个亿都打不住,但如果去掉陀罗尼经被,撑到头也就省级项目。

    反过来再看就一块元代罗盘,材质只是普通的金、银、铜,工艺、技术都承自宋朝,早被研究明白了。

    具体用途不好定论,但逃不出风水地理,特定领域的边都不沾,而且只有这一件,怎么立项

    说实话,别说省级,申请个市级和高校校内项目都难,至多也就搞个学术类会议级别的课题。比如请专家坐一块探讨探讨、交流交流,大多数的时候,连仪器都用不上。

    李定安挠着头,不知道怎么说。

    老何,真有你的,你是两瓣嘴一吧嗒,只管杀不管埋

    “你瞪我干嘛”

    何安邦“呵”的一声,又无奈的捂住额头,“老左,你好好回忆一下,我当时是不是说的是说不定、以及可能”

    “对啊”

    左朋两手一摊,“但李老师没来之前,我们别说可能,连这东西的具体来历都没搞懂”

    稍一顿,他又做了揖“不怕三位见笑我们局准确来说,应该是我们市,从建立到现在,还没申批过这么大的考古项目

    所以领导知道消息后,兴奋的一晚上没睡着,但早上有个很重要的会议,他脱不开身,就让我先来打打前站。等会议结束,他第一时间就会赶过来,送送何馆长,再拜访一下李老师”

    何安邦傻眼了自己就是那么随口一说,这下好了,人家当真了

    要是平时无所谓,关键在实地考古的节骨眼上,需要地方协助和支持的地方很多。

    不然他也不会亲自跑一趟

    他看了看李定安“怎么办”

    凉拌。

    心情当然能理解一个省级的考古项目,完全可以让一个地级市的旅游经济产生量级的变化,领导听了当然高兴。

    但问题是,真的差着十万八千里

    “左局长,咱们都是同行,我说句实话你应该能理解”

    李定安想了想,叹了一口气,“孤证不立,孤据难考就凭一块罗盘,即便是成吉思汗的遗物,离成立课题、申批项目,也差着好大一截”

    “李老师,我知道,但罗盘并非孤证我们收到罗盘的时候,还有其它东西”

    好像想到他会这么说,左朋并没有慌,打开包拿出了几只盒子“您看”

    那十几枚八思巴文的铜钱

    确实很少见,但说实话,从考古角度而言,这些铜钱的价值还不如那块罗盘。

    转念间,他准备解释一下,又不由的一顿这是什么

    一枚铜钱,背面无文,正面印着一排直读的蒙文。

    李定安下意识的拼了一下呼毕勒罕

    这是蒙古的朱古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