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秦淮茹告状

    第455章 秦淮茹告状

    一,读书改变人生,成为大学生,或者少量的中专生。

    二,郊区农民因为城区扩大,被划入城区范围。

    这一类是最多的,有很多城市都有新建的城区、工业区,对于这些人来讲,其实还真不一定划算。

    三,国家设立新的城镇,成为一个新城市的市民。类似第二种情况,但是属于招工吃上粮票。

    四,参军,运气好,没有回原籍。

    今年部分地区的春季征兵顺利完成,秋季征兵工作没开展,下次得等到68年才再次征兵了。

    没有新人来,这群人也就当了两年的新兵。

    也是一个蛮特殊的体验。

    “城里还住得惯吧”李铭拿起一把木匠用的刨子把玩。

    各种木工工具很齐全,谁来这边查看,这里都是木工师傅干活的场所。

    高建成在按他给的图样试着做新款家具。

    “离家也不远,没什么不习惯的。这里的条件比家里好多了。”

    “外面学生乱窜,你就安心做事情,不要跟他们瞎掺和。”

    高建成回话道“我来之前,晓娥嫂子都有跟我仔细叮嘱。”

    “晓娥送你的红本本有时间多读一读,里面好多知识都是受益终身。”

    “我有在认真学。”高建成收到这个礼物是很开心的,也就是在京城,此时很多地方想买还买不到,严重缺货,很多人是到处托人帮忙买。

    “我会让福伯带一些标语过来,你到时候帮忙贴门口还有墙壁上。”

    “您放心,我都会弄好的。”

    高建成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就是咱们要做的家具,好像都是有些偷工减料,这会不会有问题”

    李铭笑呵呵道“以后有疑问也尽管问。”

    “我本来主打的就是减工减料。咱们的家具厂不能按旧思路、旧方式做家具。”

    “咱们要搞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工艺,要搞革新。”

    “桌面搞那么厚做啥桌子又不是要留着传宗接代用的,橱柜的侧面弄薄一点也不影响使用,柜子脚我们多加一点木料,用得还可以更久。”

    他认为现在的家具是以用两三百年的标准打造,浪费,实际能用个几十年就够了。

    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又要换新的沙发、大衣柜之类的,这时候搞那么好的质量完全是在浪费钱浪费木材。

    李铭的家具主打的就是便宜,还用很多废旧木料做,不偷工减料怎么能行无实际用处的花样都不做,节省工时。

    相对于几十年后来讲,也不算偷工减料,是优质产品。

    他计划的家具风格类似宜家的简约不简单。

    口号,他都想好了。

    让更多的人用上新家具

    节约打扫时间用来学习思想、用来工作

    结婚的人最基本的是36条腿,

    一个衣橱、一个柜子、一张四方桌、四把椅子、一张床,零售价要160220元。

    减少20的木料成本,降价幅度很可观的。

    置办72条腿,可以省更多。

    便宜就不愁销路,会有很多人买他的新式家具。

    “咱们的家具关键的连接处不省料就行。”

    “哦”高建成现在是啥都不懂,李铭说什么就是什么。

    “买家要是担心会坏,我们组建一个维修队,免费维修5年。”

    高建成眼神一亮,“这样好,可以打消别人的顾虑。”

    很朴实的人,生怕自己做的东西被人说,被人戳脊梁骨。

    “其实就是帮他们修一修椅子,其他大件不可能5年就坏了的。”

    这时候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不会胡乱使用。

    勤俭节约深入人心。

    晚上,

    95号院一群人在前院乘凉。

    因为李铭在家,前中后院都有人聚了过来。

    吴名扇着大蒲扇,“多云了一天,愣是没有下雨,今年会不会又干旱”

    李俊义同样是一把大蒲扇,“应该不会吧去年的降雨就那么少,不至于年年都干旱。”

    董大爷也不懂了,“咱们京城的下雨,时多时少,真是难以琢磨。”

    京城多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大约600多一点,少的时候242毫米,多的时候1406毫米。

    去年65年261毫米,之前一年是817毫米,年跟年非常不一样。

    月跟月的变化也很大,一年里有80的降雨是在7月、8月,这两月没下雨就得干旱。

    这两月一直下的话,那就是洪涝灾害。

    主打的就是一个变化无常。

    吴名随口道“节约用水的宣传已经进我们轧钢厂了,估计是上头怕今年的降水不足。”

    中院的袁万顺接话道“我们酱油厂也在宣传节约用水。”

    李俊义附和道“我们单位也一样。”

    阎埠贵没出声,进入7月,阎埠贵的小学算是暂停了各项事务,本来就是暑假时间。

    拉锯时期,也可以说是暂时的低谷,压不了张海洋这类人多久,正准备着爆发。

    几十年后,一些失败者认为,这些人明明是主动动手的人,事情结束后,却以受害者自居,往自己脸上贴金。

    很多不是他们做的事,这些人都往他们头上扣,还是有些很不服气。

    其实也很正常,趁火打劫、乘人之危、尔虞我诈这些成语能流传千年本身就说明人心难测。

    谁是谁的人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不是谁又能说得清

    李铭现在名义上掌控轧钢厂保卫科,但是几十个人各有心思,真正的心腹没两个。

    职工楼工地一样,李铭可以一言堂说了算,但是通过上次加班的事情,可以清楚的知道,手下人的心思其实跟他完全不一样。

    执行起他的计划就会有手下人自己的个人理解。

    “昨天我在工地跟他们谈心的时候,听说了个事,有个工人一天才用了两斤水。”

    李俊义不太相信,“不能吧这么热的天,在你那工地干活,喝水应该都不止两斤”

    “没算喝水、喝汤,这些吃进肚子里的。单单算生活用水,只用了两斤。我找到他给他做了工作,该用还是得用,那么点水个人卫生都搞不定,过犹不及。”

    袁万顺嘿嘿笑道“天气炎热,个人卫生要搞好,不然生了病,消耗的水更多,花的钱也更多。”

    董大爷点点头,“这人节约是有点过头。”

    阎埠贵提醒道“最近咱们院的用水量大了很多。”

    吴名对此毫不在意,“大热天的不清洗干净点,等下就长痱子了。工厂搞生产节约出来的水可以让全城的人洗好几次澡,不差那么一丁点。”

    刘海中也不在意,也看不上阎埠贵的那些小算计,“那个引水渠建好了,京城不会缺水的。最近这些日子是因为乡下要大量用水,所以才比较紧张。”

    “可能就是为了优先保证农业用水,咱们城里才搞节约用水。”阎解成猜对了事实。

    缺粮的日子过去还没几年,肯定是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

    计划用粮

    节约用粮

    粮食是宝中之宝

    随处可见这些粮食宣传。

    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京城市民每个月的口粮数,被分成了100多个等级。

    计划用粮保证了每个人都有粮,一种低水平的公平。

    职工工种变化,特别是低定量工种变为高定量工种,凭所在单位的工种证明,到粮店增加每月的定量。

    高工种定量变低工种,就很少有人主动到粮店核减定量,直到工种定量核查的时候,这些人才会被动的变更。

    主要是不会被处罚,粮店核查发现后只会核减下一个月的定量数,连以前多发的都不会被追回。

    这几年粮食供应稳定是大前提,普通人的定量都恢复到了30斤,不是那么缺粮就查得不严。

    阎埠贵突然想起来,“小铭,粮店的人上周核查粮食定量,你当时没在家,你又一直没去领粮票,他们上门来催你去粮店领粮票,顺带确定下你的粮食定量。”

    “他们催得好没道理,我每个月才28斤,少的不能再少了。粮店压根不用查我。”

    阎埠贵帮着解释道“估计他们是要早点报上去,好确定下个月的定量数量。”

    “最近事情多,有点乱,把这事忘记了。我明天带上工作证找个空去登记一下。”

    过去一个多星期了还不用去领粮票,就很让人羡慕。

    外面的大风大浪暂时还没有影响柴米油盐酱醋茶。

    夜里,

    东厢房的一对璧人忙得热火朝天,

    过了好一会,

    秦淮茹长吁了一口气,“唉这个月没来,你说我会不会是怀孕了”

    “天气炎热,心烦气躁,推迟了呗。”

    “连这个你也懂”

    “没有我不懂的东西,你那小脑袋瓜就不要七想八想的。”

    秦淮茹笑嘻嘻道“吓不着你。”

    “我发觉你胆子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顽皮了。”

    “我再大的胆子也没有你的大,逃不出你这如来佛的手掌心。”

    自从李铭负责保卫科工作,秦淮茹对厂里的大小事情关心了很多,“今天的会开得怎么样”

    “最近,杨厂长恐怕又要抖起来了。”

    秦淮茹立马担心道“那杨厂长会不会找你的茬”

    “我又不怕他,他要敢找我的麻烦,我就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你打算怎么应付杨厂长”

    “厂里的那些领导经常晚上加班开会,在他回家路上,我给他套个麻袋,让他在医院住个十天半个月的。”

    这办法出乎秦淮茹的意料,她还以为会是什么妙计,没想到这么简单直接。

    “小心被人逮着了。”

    “能逮着我的人还没出生。”

    既然没什么事,秦淮茹抱着他的手臂,开始告状,“有人在厂里骚扰我。”

    贤者李铭顿时心头火起,“哪个混蛋分房小组的人,还是厂里的那些头头”

    “十一车间的工会主席张贵杰,也是分房小组的人,他有时候趁着没人就对我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我警告过他了,他还是没改,我都烦死了。”

    “动手动脚占你便宜了”

    “这个倒没有。可能他怕我喊人。”

    轧钢厂办公室的隔音效果还不如筒子楼,筒子楼还不如李铭的东厢房。

    “有可能是何副书记的人,我找何副书记,让他处理这王八蛋。”

    “这样会闹出风言风语的吧”

    “那我安排保卫科的人抓他到保卫科,我亲自跟他谈一谈。”

    “谈一谈你是打算威胁他么”

    “我就明着跟他说,你是我罩着的,让他嘴巴放干净点。”

    李铭没打算就这么便宜张贵杰,他打算安排人仔细查一下张贵杰的老底。

    能让秦淮茹烦到找他告状,肯定不是一般的言语调侃。

    “这样会不会对你的名声不好”

    “为了你,些许名声没什么的。”

    秦淮茹

    第二天,一大早,

    李铭像往常一样早起去了工地才回保卫科。

    新上任的治安股股长罗巡汇报道“我们发现吴仁爽的支出好像有些不太符合他的工资水平。他应该有一些工资以外的收入。”

    看来昨天也是加班了的,今天才能有这个调查结果。

    小事情,李铭随口吩咐道,“案子你们继续跟。吴仁爽下次再来保卫科,你让他解释清楚。”

    “是。”

    “范队长,你带人去十一车间那边,调查一下工会主席张贵杰的过往表现,他人现在已经调去了分房小组。”

    范家文也没多问,“是。”

    手下人都安排好了任务后,李铭拿起电话跟何副书记打听张贵杰。

    实际也是跟何副书记打招呼,他要调查这个人。

    李铭没上办公室汇报,反而电话里问事情,何副书记也没计较。小李是很有礼貌的,这次没上门估计是有不方便的情况。

    何副书记询问道“李副科长,张贵杰有什么问题么”

    “我这边接到举报信,说他个人品德、生活作风有些问题。我想不能让这样的传言随意发酵。是假的,我们及时帮他澄清说明;要是真的,我们早点帮助他改正错误思想。”

    心里有了底,何副书记介绍道“这个张贵杰,贫农出身,3年前退伍分配到我们厂,行政25级,是十一车间的副工段长兼车间工会主席。”

    “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当然他没法跟你比。”

    “张贵杰的具体年龄我忘记了,好像是26、27岁。很热心肠的一个人,对车间职工很关心进步,照顾生活,跟女职工群体关系也融洽。”

    “可能因为参与了分房小组,没满足一些人的要求,就有人捕风捉影写举报信诬告吧”何副书记推测道。

    何副书记不是胡乱瞎猜,每次分房的时候,就是各种破事最多的时候。

    感谢您的订阅

    感谢您的投票支持

    感谢书友150406141532176的月票支持

    请您多提宝贵意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