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要先理清一下关系

    周镇南会这么问是正常反应。

    进口的东西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

    李铭没有正面回答,从容笑道“是的。国外进口的。”

    “现在外面的情况,您也是了解的。乱烘烘的,没人管事。”

    “各种绝密的、机密的文件到处都是,随处可见。”

    “我是负责厂里上万人的计划外采购的,这么一点棕榈油,小菜一碟。”

    说的都是实情,接连下达的通知,要求大家不许动那些保密文件,听的人不多。

    周镇南自动脑补,应该是从有资格进口的公司那倒腾的。

    眼前的小年轻,是能想到去乡下搞温室大棚试验基地的人,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还好是符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没几步路,张海洋提了两大桶的火腿肠回来。

    “火星贸易公司、方便面厂、火腿肠厂、面粉厂、保安公司、房产物业公司,你们的摊子已经铺得不小。”

    港城这时候也有很坑的方面,会限淡水。

    “三款总共卖出去了500万包,到账的货款已经有200万港元,还有一部分代销的款没收回来。”

    “又有钱在手了,荃湾的工厂可以找建筑公司开工了。”

    “供应高寒地区、边疆地区的部队倒是挺好的。”

    “请进。”

    李铭回答道“缺少肉食,我们想研究出一种掺一些面粉进去的火腿肠。”

    “都是已经熟了的,可以直接吃。”

    “产品售价除了包含生产成本,还有一项重要的成本是运费和交货期。”

    塑胶商会的厂家都是比较大型的。塑胶联合会的厂家都是细厂,规模比较小。

    李铭承认道“是的。京城生产一个面饼的成本大约要78分钱。调味料大约23分钱。”

    最实在的庆祝。

    不管是对于进口商还是出口商而言,此时的国际贸易其实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娄晓娥不以为意的笑道“只要发展够快,就可以慢慢消弭其中的问题。”

    趁着有电,方便面生产线的试验也就继续进行。

    “到时候再说吧。”

    “张海洋,你去对面把那些试验的半成品拿过来。”

    东江供水虽然已经通了,港城的水管更新改造没全部完工,遇到干旱天气,该停水的时候照样停水。

    洋行其实就是出口商、贸易公司,在瓯镁客户和港城本地厂商之间担当中介的角色。

    李铭委婉道“暂时是这么多,还在研究改进中。最终的配方还没有试验出来。”

    娄晓娥所抱怨的优先照顾自己人。

    周晓白笑道“没有。5成是水,1成的面粉,4成的肉。”

    娄晓娥一脸不信,“随便你了。”

    李铭接话道“一开始研究的目的就是准备供应给这些艰苦地区用来改善生活。”

    “没什么肉味,吃起来和午餐肉差不太多。”

    周镇南观察力不是盖的,“我刚才看了你们用的面粉,都是精制面粉。”

    “老爸都说你们发展太快了,让我找机会提醒你们。”

    娄晓娥赞同道“我本来也想跟你商量这个事。给他们报销打车费,长期算起来更不划算。”

    “是的。车子算到房产物业公司名下,各个厂每月按市价付租金给物业公司。”

    “原来如此。那你们慢慢试。”周镇南鼓励道。

    周镇南笑呵呵道“行,我等会就试吃。”

    周镇南接过周晓白递来的筷子,随便夹了一根火腿肠,轻松咬下,细嚼慢咽。

    一分钱一分货,到哪都是这样。

    周镇南年轻的时候也不是安分的人,他自己要是安分就不可能会有现在这个身份。

    “现在的交通运输不能说是瘫痪,但明显是很不通畅,很耽误时间,延误了交货期是要赔钱的。”

    首长来去匆匆,没有影响创新研究所的人的工作。

    铁路、公路、港口等都是一样,很多地方没人干活,或者说要在单位内部先确定谁说了算,再开始干活。

    “你们的火腿肠又是什么名堂”

    李铭回话道“跟普通的肉糜一样,没有弹性的口感,吃起来跟吃面团糊糊差不多。”

    李铭早知道会这样,而且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说好听点的是团结,说不好听的就是拉帮结派。

    娄晓娥抱怨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账目。我要多招几个财务。”

    看得差不多,周镇南带着秘书先走了,能忙中抽空过来,纯粹是因为宝贝女儿在这。

    周镇南想来名字敢叫火腿肠,肉肯定是占多数,估摸了一个数字,“里面有八成的肉”

    “面饼比较占空间,运输成本会比较高。加上运费的最终定价会居高不下。”

    火腿肠还没有透漏,不过牌子有在大门入口处、西配殿门口挂着。

    “这样才晓得把工厂建在哪里更合适。”

    人人欢喜。

    李铭随口说“总共才六层,直接用现有的那种四四方方的设计图就行。”

    “聚会的都是商人老板,是去谈合作的,讲究和气生财,脸面上过得去。人家无缘无故干嘛为难你”娄晓娥责问道。

    李铭同意道“是的。所以只能算是半成品,可能是工艺不行,又或者是加的面粉有点太多了。”

    “目前还在试验,还没有满意的成品制作出来。”

    大舅哥尴尬道“我这也是为了哄你嫂子开心嘛。家和万事兴嘛。”

    李铭笑道“个月内没时间开新公司,起码要等方便面和火腿肠的生意步入正轨。”

    周镇南斟酌道“还是要多加些肉进去,不能让群众花钱买肉,结果买了一半的水回去。”

    特别是不违规,去乡下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这更是现在所提倡的。

    “这鬼地方寸土寸金,建工厂搞不了花样。”

    潮侨塑胶商会倒是大大小小厂家都有,但大舅哥不是潮洲人,不是自己人。

    李铭一点也不怕会影响到港城的生意,认真的说

    “需要外贸部门的人先去调查别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有价格优势才能打败他们国内的产品。”

    小伙子很不错。

    把最好的大棚技术公开给了所有人,把高产的良种都拿出来送给全国各地的公社、生产队。

    厂子一停工,损失的金钱是小事,生产线和供货的紊乱更麻烦。

    “另外安排人去找制作储水罐的原材料,我把材料带去京城让人加工。京城的工人现在很闲。”

    没有任何可被指摘之处,反而应当隆重表彰。

    换国产的电机带动设备,照样运转正常。

    砰砰砰,砰砰砰。

    算是大功告成。

    不是那种只想着自己,是为了所有人着想。

    “面饼的销量有受到一点点波及,增加了中转库的库存。刚好可以用来作为停工检修之时损失产能的备货。”

    不合适搞庆祝活动,李铭让大伙把刚生产出来的方便面面饼平分了。

    意料之中的事,李铭懒洋洋道“还行,不需要转产面饼生产线。”

    大舅哥随口说“问题不大,订单能接到,就是被那些洋行过一手,本来利润就不高,更没什么赚头了。”

    “可是现在储水罐也不好买。”

    大舅哥嘿嘿笑道“我开了一辆新的跑车过去,他们嫉妒我了。”

    建筑业的黑心老板会用海水,咸水屋的质量问题是隐忧,时间长了才能发现海水盐分对钢筋的腐蚀作用。

    李铭的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都是随时要用水的,更不可能去使用海水。

    周镇南进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观察地形几乎是本能,更何况是宝贝闺女的地盘。

    娄晓娥白了自己大哥一眼,没好气的说

    “那就是你自己活该”

    “多找几个。咱们不缺养人的钱,以后再开新公司的时候用得上。”

    “今天有两个混蛋挤兑我,说我应该去港城塑胶商会,去参加雀局聚餐联谊。”

    见周镇南也投来好奇的探问眼神,李铭解释说“我当时考虑的不够周到。”

    “做两手准备,让几个经理继续想办法购买储水罐。”

    需要重新设计设备的外壳之类的都是细枝末节,以后再说。

    “即使一天吃7个面饼,也足可以供应10万人一天的伙食。”

    “选结实一点的。还有油耗低一点的。”

    不安分,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毛病。

    听到要卖这么低的价格,周镇南也没话说了。

    “等我们以后在中环建公司总部大楼的时候,倒是可以搞点艺术。”

    娄晓娥奇怪问道“你不是说要去尖沙咀,跟塑胶厂的那些老板茶聚么这么早回来了”

    “进口16万元的棕榈油就可以生产70多万个面饼。”

    聪明人多了去,周镇南对这个未来女婿最满意的就是这点。

    娄晓娥憧憬道“按现在的利润去算,还需要两三年才能凑到那么多钱在中环买地建楼。”

    周镇南笑问道“看起来都成型了,怎么还算是半成品呢”

    周镇南询问道“假如把工厂就建在港口附近呢”

    周镇南点评道“不用调味料,一天6个面饼算也要5毛钱,这样就没有钱买菜了,平常吃不起。”部队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45毛。

    娄晓娥不乐意的说“你可以随便买一辆普通的车代步。有钱乱花买跑车,你欠我的4000块还没还呢。”

    “我倒是担心你们的玩具厂出问题。”

    最重要的是没有私心,不藏私。

    李铭本是看娄晓娥兄妹两拌嘴的热闹,琢磨了下,跟娄晓娥商量道

    “给副经理以上的人,都配一辆车。包括黄福义顾问。”

    大舅哥反驳道“你的车又不愿意借给我开。我每次都得打车,也挺麻烦的好吧”

    周晓白帮忙解释说“是为了降低成本的,想争取在商店里卖一毛钱一根。”

    半成品的火腿肠也全分掉了。

    连看大门的刀疤脸乔永宽都有领到一份。

    “是”张海洋一溜烟跑了出去。

    周镇南震惊道“加了这么多水进去”

    大老板不跟那些小老板一起玩,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圈子。

    “再加上猪骨浓汤的32万袋,香菇炖鸡的33万袋。”

    清楚明了,不太懂经济的周镇南也能听明白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她亲自参与,看着公司蓬勃发展壮大,自然是很有成就感。

    “参加他们塑胶制造厂联谊会,是自降身份。阴阳怪气的,听得我心烦。”

    “也好。”解决了一个小难题,娄晓娥接着眉飞色舞道

    “三款泡面的差距越拉越大,第一名的是红烧牛肉,已经卖出去了35万袋175万包。”

    娄晓娥笑问道“怎么啦谁让你受气了”

    李铭详细分析说“因为只是油炸一下去掉水分,实际耗油不多。”

    大舅哥插话问道“你们又要开新公司了么”

    “港城这里的人,做生意都是优先照顾他们的同乡。”

    相比京城担心限电。

    大舅哥劝说道“是要先理清一下关系。”

    一直在旁笑容满面的周晓白这才插话道“爸爸,等会的火腿肠您也尝尝,猜一猜里面有多少肉。”

    李铭给老丈人面子,“现在的配方确实不行,还需要改进,我们正准备试着多加些肉进去。”

    没有多问来源,周镇南可惜道“咱们国家的外汇有限,用的油需要进口的话,就不好多生产了。”

    大舅哥回应道“小铭你也在。”

    娄晓娥询问道“你说要不要找设计公司设计”

    大舅哥郁闷道“聚个锤子。”从李铭那学到的口头禅。

    大舅哥坐到沙发椅上,“咱们的关系算是上嗨那伙人的,本来跟他们讲白话的就没那么融洽。”

    娄晓娥蹙眉道“修建水塔来不及,我想买储水罐先应急。”

    洋行以自身实力、信誉作保,是进口商和生产厂家之间的桥梁,确实有起到促进国际贸易的作用。

    张海洋忍不住插话道“你不是说可以出口面饼么然后用赚到的钱采购面粉和调料回来么”

    讲礼貌的李铭主动问候道“大哥好。”

    “16元一公斤的油,能生产70到80个面饼。”

    电子厂、玩具厂、制衣厂没有水也可以照样开工生产。

    港城有专门应对瓯镁市场的洋行,中东菲洲市场的印渡人的嚤啰行、南洋市场的华人的庄口。

    称呼名字不同,只是因为老板不一样,实际业务都差不多。

    李铭一贯是主张自己找到最终客户,其实是不懂现在的贸易现状,有些想当然了。

    娄晓娥也深受他的影响,“你上次去日笨出差,不是有顺便拜访了客户么后面没有客户回访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