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那你来!

    李铭笑着解释道“这里头就需要用一点营销炒作手段了。”

    “在镁国、珐国、瑛国、徳国、日笨等人口多的大国,在他们的著名大学和高中里面办魔方比赛。”

    “把魔方营销为与智商挂钩的智力游戏,营造出话题热度,从而带动市场的销售。”

    大舅哥怀疑道“这样的花销不少吧我们能回本么”

    李铭掰扯其中的秘诀,“选择在学校办比赛就是为了省钱”

    “学校的场地便宜,学生兼职也便宜,有空闲的人多,不会出现没人看比赛的冷场情况。”

    “有话题度还有名声,是成本最低的营销活动。”

    大舅哥以前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原来里头还有这么多道道。

    “招人的时候我找的都是销售员,没有招搞活动的人,看来还得找些专门的人才。”

    一年能有几千万美元的盈利,李铭打算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不着急,现在只是手工制作出来的一个模型。”

    “实际生产还要制作各种模具,还要调制塑料的配比,真正大规模投产还需要好些时间。”

    “在各国申请专利也需要花好长的时间。”

    “我还要仔细写一份活动策划方案,玩具这玩意,关键还是在于营销。”

    专利合作条约ct要1970年才签约,78年生效,现在的专利申请程序各国各玩各的。

    还没有经历197685年的柯达侵权拍立得的案子,即使在镁国,专利侵权也很平常,大不了赔点钱。

    这个案子柯达败诉,被勒令关闭生产线退出即时拍照行业,还要按三倍给出9亿美元的赔偿。

    海洋法系是会看判例的,从这之后,永久禁令让各路老板知道了侵权的代价非常高昂。

    镁国2亿人的大市场,是大多数叫得上名字的公司的主要市场,各国的公司基本会按镁国市场的规则做生意。

    能这么判也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镁国已经成为技术强国、技术出口国,不再担心被瓯洲技术收割利润了,对于专利保护也就越发积极。

    各国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本国技术落后,优先鼓励市场竞争;有了技术实力,那就专利为先收割他国。

    没有达到那个实力搞专利优先,是鼓励外国公司对本国企业提起法律诉讼、技术打压,实际上是弊大于利。

    此时主要的玩具出口地是日笨和港城,港城基本是抄袭日笨的玩具设计。

    跟正在研发的手表一样,李铭只要搞定了港城,仿冒品就可以少很多。

    魔方业务基本可以做成他的独门生意。

    夜里。

    中央平台的小池塘边。

    三人坐着闲聊天。

    趁秦淮茹也在,娄晓娥说起星辰公司的大致业绩。

    “港城这个月的泡面销量估计能突破1500万包,比上个月增加600万包,纯利润75万港元。”

    “因为供水越来越少的原因,好多摊贩店家缺水,面饼可能会从上月的1000万个下跌到800万个,纯利润大概20万元。”

    “火腿烤肠的销量大约还是500万根,零售火腿肠有300多万根,这个月的总销量有800多万根,纯利55万元以上。”

    “总利润150万港元左右,比上月增加了50万港元。由于7月份发了一次半年奖,实际总利润是120万元出头。”

    秦淮茹惊讶道“港城的火腿肠也这么好销啊”

    娄晓娥抿了两口牛奶,“我跟几名经理讨论了下,一是因为刚推出独立包装的新产品,我们在报纸上公布了菜谱,很多人尝新鲜。”

    “二嘛,可能是因为肉价上涨,很多家庭为了节省开支,有用火腿肠替代猪肉。”

    菜谱也是一种知识,公布了多种细致的菜谱,很多人会剪报纸留作收藏,自然是要尝试两回,广告效果很不错。

    秦淮茹喝的也是牛奶,笑问道“菜谱是京城弄过去的吧”

    李铭瘫坐在躺椅上,正在玩魔方小玩具,“没错。一字没改的直接用了。”

    娄晓娥继续说业绩,“薪加坡市场,这个月开展了抽奖活动,达到了800万包的销量,这次都是当地生产的,利润大概是16万美元。”

    “8月份要试水拓展傣国和马来国市场,销售成本会大幅增长,生产线全力开启,加上库存的增加,8月可能没有利润,还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

    “海峡东岸市场,销量估计也是800万包,16万美元利润里可以分到11万。按之前的预估,8月份能达到1500万包,9月份达到满产能的1800万包。”

    “港城、新加坡、海峡东岸7月份汇总的利润大约280万港元。”

    秦淮茹笑嘻嘻问道“我们在海峡东岸是不是已经回本了”

    娄晓娥详细说道“没有。刚才说的11万美元只是理论上的利润。”

    “实际的钱,没这么快分到我们的手上。”

    “这些钱会用于扩产,为了避税,在年底结算的时候也会用于增资扩股。”

    李铭从旁补充道“大多数企业的股东利润是年底的时候才结算的。”

    “这个年底是会计算账的年底。海峡东岸的年底和我们内地一样,都是12月份。”

    “港城、日笨、薪加坡3月份算年底、4月份算新的一个年度,学的是瑛国。”

    “镁国的联邦年底是9月份,澳洲的是6月份,各国各有各的不同。”

    秦淮茹觉得有点迷糊,“这么乱啊”

    李铭边玩边说“每个月、季度都有算账,问题不大。”

    “我们港城的公司搞两套,跟员工算账是按6月、12月算半年、一年,1月份发年终奖让员工过个好年。”

    “做其他报表按港府的3月份来算。”

    这样说就简单清楚了,秦淮茹明白后又关心道“之前不是说有人也想生产方便面吗他们的产量怎么样”

    娄晓娥回应道“黄福义打听来的消息,由于做不出我们的面饼口味,生产成本又降不下去,没办法用低价抢市场。”

    “他们的销量很一般般,还在尝试改进配方。”

    “港城最近的形势,商人们也不太敢增加投资,大多是保守经营。现在暂时没有人能来抢咱们的生意。”

    秦淮茹诧异问道“这事闹得最后反而我们得利了呀”

    娄晓娥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哦”

    “方便面的生产技术没有多大的难度,只要肯投钱就能进场。进入的人多了,价格战打起来,利润空间肯定还要往下压,甚至可能亏钱。”

    “现在这样的情况拖的时间越久,对我们越有利。我们站稳了脚跟,以后其他人估计是不敢下场了。”

    秦淮茹美目一转,“难怪轧钢厂的人都说小铭的运气好。”

    娄晓娥赞同道“确实呢”

    秦淮茹看李铭在旁没有搭话,玩了半天魔方没有复原,“你转来转去,转了半天了,能不能转好呀”

    娄晓娥会心一笑,她下午转了好久也没能成功。

    “那你来”李铭早忘记了魔方复原的诀窍。

    秦淮茹不自量力的说道“我来就我来”

    李铭把魔方递给她,留俩女慢慢琢磨,他闭目养神。

    新出的玩意,不是轻易能够复原的。

    有位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写书教人还原魔方,你也能够复原魔方。

    居然很畅销,一年卖150万本。

    一晃眼几天过去。

    8月5日。

    周六上午,大雨。

    火腿肠加工厂海淀厂区一期厂房的启用仪式如期举行。

    活动会场从户外搬进了车间里,规模缩小了很多。

    着重指出、着重强调、着重要求,李主任、何副主任等人在主席台上接连好几通长篇大论。

    好不容易把这些人送走了,李铭还没办法缓口气。

    作为指导员,他还得巡视加工厂的生产。

    五人组的管理委员会,有三名成员负责海淀厂区,陪着他一起巡查。

    负责采购销售的艾宗琴兴高采烈的说“我们的产量能翻两番,产值又上了一个台阶。”

    负责福利的萧萍英惋惜道“可惜大部分都是换购的,实际利润少一大半。”

    李铭边走边看,笑了笑,“下个月,有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帮忙协调的10万斤猪肉指标,就怕你们到时忙不过来。”

    负责生产的刘红秀保证道“只有我们等机器,不会出现让机器等我们的情况。”

    “您看,稍微培训几天,今天她们一上手就很熟练了。”

    李铭表扬道“都是用心做事的人。”

    “半自动化的效率还是有点低,人也辛苦,争取后面上自动化的设备。”

    港城的火腿肠厂有真空定量充填机、自动充填结扎机等等自动化的设备,人手更少,产能却更高几倍。

    艾宗琴询问道“李副组长,我听说正在研制的,自动化生产猪饲料的机器有眉目了”

    不是机密,李铭随口说道“还早着,只是挤压饲料颗粒的模块做出来了,动力传动装置还没解决。”

    刘红秀追问道“能不能让厂里研制一些自动装填的机器这样的话生产效率能有很大的提升。”

    “等后面产能提不动了再说吧,现在优先解决家属没工作的问题。”

    李铭曾经提出过要研发自动化的生产线,被厂愅委会的人一致否掉了。

    现在的工作重点不是提高生产效率。

    重点是尽量增加就业岗位。

    不说从农村招人,城市里1950年出生的1850万人今年17周岁了,50年的城镇化率10,也就是要新增185万个工作岗位给他们就业。

    太难了

    1963年为了解决100万人口的就业,大管家都愁得要死。

    不允许无业游民的存在,那就效益好的企业多招点人吧

    一年还好说,每年都要新增这么多就业岗位,再好的企业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实在塞不下人了,那就去乡下搞农业生产正好可以把粮食紧张的问题一并解决。

    很多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

    城西。

    创新技术研究所。

    周晓白看书看累了,打算换换脑子,画手表的表盘,李铭出了创意,她来实现。

    罗芸适时问道“晓白,你都不担心海淀加工厂的试生产呀”

    周晓白笑道“小铭已经安排好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呀”

    罗芸是闲不住的人,“可惜今天下这么大的雨,要是天晴我们也去看热闹。”

    “站在那里晒太阳呀开会老无聊的了。”

    “我们可以站在阴凉的地方看热闹嘛。”

    周晓白不以为然道“过两天有安排参观的行程,我们直接去看就好了呀。”

    吱呀一声。

    张海洋冒雨到研究所,推开食品研究室的房门,看到房里只有周晓白和罗芸。

    “今天大家都没来”

    “下这么大的雨,不方便过来。”周晓白接着问道“你过来是有什么事么”

    张海洋没进屋,收起雨伞,先用手帕抹了把脸,就在门口抖落掉雨衣上的水渍。

    “我带来了个好消息李铭不是说需要隔热材料嘛我打听到了,鲁省单县的东风石棉厂有货。”

    周晓白觉得有些美中不足,“外地的啊。”

    被嫌弃,张海洋不满的说道“京城的货都被人家分配好了,全都是有固定去处的。”

    “外地这些新建的厂子,产量还没有进计划指标里,才能有货可以让人采购。”

    罗芸走南闯北还做过小买卖有戒心,“不会是骗子吧”

    张海洋鄙夷道“京城石化总厂的关系,这怎么会是骗子”

    周晓白跟李铭学的,询问道“那能不能先欠账或者分期付款的呢又或者用火腿肠抵账”

    张海洋稍微一愣,“这个我就没仔细问了。”

    “欠钱肯定是不行的,这都是紧俏物资,人家不愁卖。”

    “分期付款估计也有点难,火腿肠抵账倒是可能可以商量。”

    周晓白又问道“要不要额外再加价”

    张海洋把雨衣挂墙壁钩上,“不用,人家就按一吨3000元的价格卖。他们不负责运费,要我们自己出钱。”

    周晓白琢磨道“这样倒是可以来两吨,加上运费也就是6000来块钱。”

    罗芸对周晓白说道“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铭,让他去处理呗。”

    周晓白也是这样打算的,“嗯。”“张海洋,你中午吃完饭能早点来么”

    张海洋拒绝道“没空呢今天有人请我上新侨吃午饭。”

    “我赶过来跟你们说一声的。你们待会告诉李铭,叫他赶紧下手,晚了可能没货了。”

    罗芸意外道“小日子过得不错啊,还有人请客。”

    张海洋得意道“我实话告诉你,请客的人是你哥。”

    罗芸奇怪道“我哥请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