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吹牛你最厉害

    李铭继续看文件内容,“文件里没说已经分过了的要退钱。”

    “我们是在通知下达之前发的分红,问题应当不大。当然了,以后肯定是没分红了。”

    “你们不要把话说死,和职工说暂时没接到退钱的通知,要再看看情况。”

    他特意多补了一句,免得上头通知要求退钱,职工没有心理准备而闹出一些情绪。

    虽然他很不理解这条规定,但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他不可能去违规操作。

    萧萍英小心问道“您再看看第六条。”

    李铭头也没抬,“我已经看到了。这条应该是66年底、67年初的时候,很多单位乱发钱的事情。”

    “之前的几次通知也有要求他们退钱,现在看来还有很多没退的。”

    第六条是,对于有些群众和提出来的经济要求,有些干部因不坚持原则,而签字答应的条件,必须重新进行审查,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收回,宣布无效。

    并由原签字的干部向群众检讨,承认错误。

    不管任何组织或个人,凡擅自扣用现金或向银行强行提款,应立即自动交回。否则,要追查责任。

    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难。

    好些人穷得很,发的钱可能早都花完了,退是退不了了。

    再说,此时没有电子账目,帐本可能都没了,怎么退

    最终可能只是退个锤子。

    火腿肠加工厂的到底还是有些不同,为了显得公平公正公开,分红的钱发的明明白白,赖是赖不掉的。

    听到李科长笃定的分析,艾宗琴高兴道“可以叫她们先放心些了。”

    萧萍英也脸露笑容,“我们这就回去安抚厂里的职工,让她们好好搞生产。”

    轧钢厂的人公认的李大科长向来是最懂政策和规定。

    李铭已经看完了整份文件,发现麻烦不老少,“让她们安心搞生产,不要想那么多。”

    “食品进出口公司的人下午几点有空”

    当时是艾宗琴接的电话,“他们单位下午要开会学习文件,说是明天再谈维生素c等配料的事。”

    “我也是多嘴问了句他们学习什么文件,然后才知道出了这么个通知。”

    李铭从容道“他们不着急,我们也不急。火腿肠增产的事情要是能做成,成绩的大头还是他们。”

    铃铃铃铃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两位管委会成员顺势告辞离去。

    李铭接到的是采购三科陈国栋科长的电话,请他过去商量对策。

    虽然早有风声提到不能下乡采购,但是事情真的发生了,还是得凑一起研究研究。

    这次出的规定,比之前禁止各单位用国家资金购买油印机、家具、自行车、收音机等的影响更深远。

    副食品这类物资,除非是真没钱了,不然没有哪家单位是会嫌多的。

    特别是郊区的一些小工厂,平常都是食堂人员直接去集市、生产队采买,不让买的话都不知道怎么保障供应。

    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得到了消息的人议论纷纷。

    城西。

    创新技术研究所。

    张海洋赶了回来,急忙走到火炉边取暖,“还是一个人都没招到。”

    “本来有个被我说动了的,人家说来了最新指示,要再看看。我估计又是不想来的了。”

    罗芸很自信的说道“招人的事情,干脆由我来负责好了。”

    “要是我来,研究小组肯定早已经成立了。”

    张海洋不屑道“吹牛你最厉害。”

    “我们这里要名头没有名头,要编制没有编制,研究小组哪有那么容易能招到人的。”

    “没编制,外地人都没有粮食定量,你让人家吃什么”

    “本地人分房都没有指望。不说结婚用房,单身宿舍都只能用这里的客堂。”

    “吃饭住宿都没希望,人家干嘛要来我们这里”

    啰啰嗦嗦一大堆,张海洋也不全是为工作没有进展而开脱,这两都是很现实的困难。

    罗芸可不这么认为,“怎么没地方住了客堂比一般的平房宽敞多了。”

    “有补贴钱,粮票还是很容易可以买到的,在轧钢厂食堂或者以后的火腿肠加工厂食堂搭伙,吃饭压根不用愁。”

    张海洋反驳道“宽是很宽敞,冬天冷死人你不说。烧煤取暖的钱都海了去。”

    “买卖粮票是会被抓的,人家随便一个单位可以解决落户问题,解决粮食定量问题,哪愿意跑咱们这来折腾。”

    周晓白没有管俩人的斗嘴,自顾自说道“防腐剂亚硝酸钠的产量比较容易提高。”

    “维生素c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粮食,我们国家粮食本来就紧张。”

    “所以,我下学期不打算去学校了,我准备参与维生素c生产工艺的改进研究。”

    本来现在的人还不知道维生素c可以有效抑制亚硝胺的产生。

    李铭搞火腿肠的时候特意有加,论文是港城的寒武纪实验室发表的,一项很不错的发现,也算是给实验室打响了名声。

    此时的维生素生产还是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发酵,然后再进行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使用的化学原料较多,耗费的成本比较高。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简化缩短化学反应的过程,对于微生物氧化发酵抱有希望。

    我们国内本来就很缺粮食,对此也有做一些研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李铭让周晓白先参与火腿肠加工厂和京城制药厂的联合小组。

    一起研究改进工艺,解决葡萄糖发酵阶段的杂菌污染,提高维生素c的产量。

    多出来的产量是计划外的量,火腿肠加工厂一提起,京城制药厂就给了很热情的回应。

    联合小组没能搞出名堂也没关系,周晓白可以顺便熟悉生物化学的实际反应情况,有机会练手。

    要是有成果那是最好不过了,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罗芸连忙追问道“晓白,你不去学校了是什么意思啊你打算提前毕业吗”

    不可能辍学,张海洋同样觉得很纳闷。

    周晓白回应道“是的,我打算提前毕业。”

    “学校没什么东西能教给我的了。我没想着去部队,念大学的话,看起来也是希望不大,我干脆提前出来工作。”

    罗芸来这里本就是凑热闹的,“哎呀,你跑了,那我怎么办呀”

    周晓白微笑道“我没有跑呀,平常还是在这里,就是有时候会去制药厂帮忙干活。”

    “制药厂也不是很远,这里骑自行车过去一个小时车程,你要是愿意也可以陪我一起去。”

    罗芸握着周晓白的手,“我肯定陪你去。你出来工作的话,关系是挂到钟表合作社么”

    周晓白也挺希望有个伴,“不是的呢。”

    “我和小铭商量了,申请办个集体的研究所,自筹资金解决经费,不需要财政拨款应该还是有可能弄成的。”

    “钟表合作社也不再是挂名在创新研究所下,而是真正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用来筹集经费。”

    烤着火的张海洋插话道“集体的研究所”

    “我刚告诉你们了,今天有最新的指示,里面就有提到毕业生的分配和待遇。集体的研究所可能更招不到人了。”

    除了第二条的工资福利、转正定级。

    第三条,临时工、合同工、轮换工、外包工等,,,在未作出新决定以前,一律不得转为固定工。

    现在是集体单位的职工,,不得强行要求转为国有单位的职工,。

    第五条,各种学校毕业生的分配及分配工作后的工资待遇,在未作出新规定之前,一律仍按现有的规定,,按规定执行。

    听了张海洋介绍的情况。

    罗芸附和道“明确了按以前的规定分配工作。集体的研究所确实会更难招人了。”

    “现在这种不清不楚的起码后面还有可能转为国有单位。”

    周晓白心里有数,“小铭说了,现在他们看不上,不要一年,他们会抢着来的。”

    罗芸眼睛一亮,“对呀火腿肠加工厂的利润那么高。好多人后悔没能进去。”

    张海洋又提醒道“我刚没说,还有条新规定,集体单位不许分红了。火腿肠加工厂的分红都不知道会不会追回。”

    罗芸惊讶道“啊”

    “原因和分红没有关系,等后面你们就懂了。”周晓白前两天听到父亲说过,最近会下发和集体经济有关的文件,有这个心理准备。

    罗芸哪里忍得住,晃着周晓白的手,“你说说嘛。”

    周晓白想了下,觉得说出来也没问题,“要毕业的人很多,但是能安排的工作并不多。”

    “越到后面分配的工作肯定越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子,我们自然就能招到人了。”

    “要是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改为招几名高中生来培养。”

    张海洋早有这个打算,“要我说,招高中生就得了,街上到处都是,我们还可以优中选优。”

    罗芸也赞同道“我也觉得是这样。具体要做的事情,张研究员他们可以指导的。”

    周晓白稍稍解释说道“全招高中生的话,连怎么查阅料都要从头学的。这是实在没办法的办法。”

    张海洋抱怨道“不是我叫苦,去那些学校里招大学生是真的难找,这几个月我都要跑断腿了。”

    “比前两天结束的猪饲料培训班的招待工作都更难。”

    招人是从夏天就有开始找的,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张海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周晓白宽慰道“没事,慢慢来。马上就是春节了,也没有多少人有心思放在工作上。”

    今年春节有放假的通知前些天已经发下来了,完成最后一期后,培训工作也就先暂停了。

    青贮、发酵、颗粒配合饲料,这些技术毫无保留的交流给了来学习的人。

    有轧钢厂李科长的忽悠,这些养猪大户都觉得颗粒饲料机大有可为。

    除了给本公社的生猪饲料,还可以出售饲料给隔壁的公社,即使其他公社没钱买也可以让对方用饲料粮换。

    换,这是最可行的。

    青草秸秆粮食换对方的粮食,只要比例恰当,是互利共赢的好事。

    养猪大户们也就大量向轧钢厂下了意向采购的订单。

    红星轧钢厂拿着这些意向订单一直在找上头要计划配额。

    振振有词,农民兄弟迫切希望得到的农机,应该要给予优先保障供应。

    养猪大户们也不会闲着,回去后会在当地打申请报告,双向奔赴。

    幸好李铭之前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议他们建的饲料厂以换粮作为主打业务。

    假如是卖,可能就涉及商业了,这次打击倒买倒卖的文件会浇灭很多公社购买机器的热情,减少采购数量。

    由于一级一级批转翻印需要时间,类似向阳花大队这样的基层单位其实要过几天才能收到文件。

    但是现在县里面有办学习班,学习最新文件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已经完成学习,在大队部守家的高支书也就知道了。

    罐头厂的负责人高建德询问道“爷爷,咱们的工厂还能办得下去么”

    高支书这次也闹不明白了,“要等公社开了会才能知道。”

    “也可以打个电话给轧钢厂的李科长、陈科长,找他们问一问。”

    高建德迫不及待的说道“那我现在就打”

    年轻人还是有些虚荣心的,而且罐头厂厂长的名头很好听,找对象都容易得很。

    寄予厚望的孙子,高支书瞪了他一眼,“一点都不稳重”

    “明后天再问也不迟,李科长他们也是要开会学习文件精神的。”

    高建德嬉皮笑脸道“我这不是怕公社开会的时候糊弄人嘛。”

    高支书没好气道“想糊弄我要他们有那个能耐。”

    “罐头厂、家具厂的生产应该没问题,城里的家具店可能有点麻烦,还得和李科长商量下。”

    高建德奇怪道“城里的家具店不是咱们的啊,是小铭哥和晓娥嫂子他们弄的生产合作小组的,应该没问题吧”

    高支书见多识广,“那是以前没人管。有人管了就不正规了。”

    铃铃铃铃铃铃。

    高支书接起电话,几句“行”、“没问题”就敲定了。

    高建德笑问道“爷爷,谁打来的电话”

    “陈科长和李科长商量了下,要提前收购物资回厂里。”

    高支书接着吩咐道“你去通知他们给鸡喂点料,别路上冻死了,也别喂太饱了,咱们向阳花大队丢不起那个人。”

    喂食多了可能可以多占点重量,这样的习俗也不无道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