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管他们死活呢!

    钟跃民震惊道“徒手折断钢管”

    黎援朝点头确定道“没错。”

    “我听我哥们张海洋、刘国平、杨晓京他们都说那个李铭为人和气、挺好相处的。”

    “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大家都是自己人,尽量把误会说开了。”

    钟跃民本想找个大的助力,没想到反而被劝和,一时之间有点抓瞎。

    郑桐其实是斯文的学生,本来就怕打架,甚至参与打群架的时候,对方人一多就会吓得逃跑。

    “跃民,我们一起劝劝袁军,要不就算了。其实一开始就是我和袁军不对在先。”

    钟跃民坚持道“我不劝。袁军要是想找回场子,我还是会陪他去的。”

    宁小峰之前对上李铭有些傲气,事迹听多了反而有些崇拜了,“我估计你们比较少在城东和城西走动。”

    “你们可以到处去打听打听,李铭一个人单挑十几个人,没一分钟就把人全打趴下了,他自己毫发无损。”

    “你们就是喊到了一堆人,去了也是挨揍的份。”

    郑桐这才知道自己惹了多么猛的人,“速度是很快,我都没看见他是怎么动手的,就一巴掌把袁军扇飞了。”

    宁小峰推测道“我估摸你们肯定是出言不逊了,不然人家大小也是个科长,不至于对你们甩巴掌。”

    郑桐承认道“不小心说了句口头禅,你大爷。”

    宁小峰了然道“这就对了。”

    拉肚子四人组的颜向东也认识钟跃民,“跃民,咱们都是讲义气的人。”

    “为了不占理的事打架,还没开打就先弱了一分气势。”

    “不是哥们我不愿意帮忙,这明显是送上门去挨揍,我会觉得自己特别傻。”

    钟跃民也不能勉强别人去挨揍,“援朝、向东。多谢你们的好意了。”

    “不是我固执不听劝,前脚刚答应了人家,我不好后脚就反悔。”

    黎援朝说着场面话,“跃民你这人特讲义气是大伙都知道的。”

    “这次没帮上忙,我让张海洋他们先帮你打个招呼,让李铭下手轻点。”

    宁小峰补充道“援朝的话有点难听,但都是作为好兄弟说的实在话。”

    “之前有打上门的一伙人,被李铭打得全身多处骨折,全都在医院躺了快一个月。”

    钟跃民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心里卧了个大槽,这次遇到的是真的狠人。

    在门后面的袁军听了半天,对钟跃民的义气是很感激的,同时找回场子的心思也灭了,对方太狠了。

    这些小年轻热血上涌了动刀子也是很正常,但是平常时候也就互相说说狠话争个面子而已。

    李科长在京城的名头是越来越响亮。

    星辰公司在港城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好。

    特别是星辰公司体系下各家公司的年终奖暴光后,在港城引起了一大堆的热议。

    管理层拿分红不稀奇,普通职工能有3个月工资的奖金,这就是爆点。

    九龙的醉琼楼。

    大舅哥约了市政局议员胡律师、前议员陈律师等人吃客家菜。

    胡议员夸赞道“你们星辰公司按3000万元利润交税,给港城交了几百万的税,为港城做了很大的贡献。”

    陈律师没了议员身份,说的话比较随意,“别的公司按他们自己比例倒推,还以为你们有1亿港元的利润了呢。”

    大舅哥有心显摆,“胡议员、陈律师,咱们关系好,我跟你们讲实话,八九不离十。”

    “我们稍微比大伙更实诚一些,但也有做些账目,太实在了会不太合群的。”

    陈律师惊讶道“还真有1个亿的利润了啊”

    大舅哥微微嘚瑟道“出了这个门,我就不认账。”

    胡议员内心也有些震撼,一年的公司就这么猛,“星辰公司完全可以上市了。”

    大舅哥直言道“股市都是瑛国佬在把控,港城也有好些优秀的华商企业,他们都还没上市,我们更不着急。”

    “而且也不一定要在港城上市,我们可以去伦敦、去纽约上市。”

    这不是瞎扯,星辰公司在镁国、瑛国都有业务、有分支机构,操作一番改换注册地还真可以选择去这两个地方上市。

    陈律师的律所接了星辰公司大半房产交易的法律业务,律师费赚得盆满钵满。

    “星辰的房产物业公司有100多万平米的物业,一年的房租能有几百万,稳赚不赔。上市了,我也要买些股份。”

    胡议员接话道“荃湾也被你们拿下了好多地皮,几百亩是有吧”

    有参与的黄福义笑眯眯的回话道“刚好有些人转卖,都是便宜的地,差不多有500亩。”

    李铭和娄晓娥对高、中、低档的房子是来者不拒,扫货的1000套加上之前购买的差不多总共有2000套房子在手。

    房子的均价也就比较低,大约和市场均价的500元每平米持平,平均每套面积60平米,住宅物业的总价在6000万港元左右。

    荃湾的地皮都是工业和住宅用地,价格不贵,均价是210元每平方米,也就是14万每亩,这也有6000万港元。

    星辰公司海外和镁軍供货的1200万美元利润、港城市场下半年1000万港元的利润,总共约8300万港元,支撑了这12亿的房地产投资。

    由于很多新房都是低首付,甚至有的是0首付的,所以星辰公司的账上有充足的流动资金。

    大舅哥补充了一句,“银行业很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才能大举投资。”

    免得有人以为星辰公司的资金紧张,并且拿这做文章。搞得不好,有时候不利传言能变成真事。

    陈律师看得明白,“没有你们星辰公司的托市,房价肯定还要再跌好些。”

    大舅哥谦虚道“看衰港城的终究是少数人,有大家一起看好未来,房价才能稳住。”

    真金实银的做好事,最能让人信服,胡议员再次称赞道“娄董,你们星辰公司真是港城的表率。”

    “不光能赚钱,在劳工的权益方面也给港城的企业做了很好的示范。”

    陈律师凑趣道“现在好多企业都跟上了你们,也在发年终奖。”

    大舅哥打个哈哈说道“不敢不敢。”

    “应该是他们赚到钱了,感谢员工一年的辛苦付出吧。”

    “要是没赚到钱,想发也没钱发。”

    胡议员委婉道“以前也赚到了钱。”

    礼品公司经理汤洪德说的就更直接了,“他们有发也是半个月、一个月的发,金额不多。”

    黄福义微笑道“有发就不错了,往年还没有呢。”

    除了港府方面在制定法律、条例规范用工,港城的企业在福利待遇上的投入也在慢慢变多。

    住宿补助或者免费宿舍、伙食补贴、全勤奖、带薪休息日等等这些也在慢慢普及。

    以前这些福利大多是比较偏内地的企业或者瑛资大企业才有一些,现在算是铺开了。

    没有67年持续快一年的折腾,这样的改变肯定没有这么快。

    有些东西,并不是理所应当会有的,只有发生了一些事,才能唤起大家的重视。

    大舅哥感叹道“我离开港城才几个月,就像有翻天覆地一样的变化。”

    陈律师开玩笑道“你回来了,港城夜总会的生意都向上提升了一个档次。”

    “夜场小王子的名号,现在整个港城都如雷贯耳。”

    大舅哥哈哈笑道“大伙实在太热情了,又不方便拒绝,天天去,我是有点去怕了。”

    “不单单我老婆唠叨我,连我父亲和我妹妹都开始唠叨我了。”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中午咱们吃点素的,感谢您二位对我们星辰公司的大力支持。”

    胡议员本来就不太合适经常去那些场所,“挺好的,这家店的盐焗鸡、霸王鸡都是名声在外。”

    大舅哥客套道“我也是听他们给我介绍的,希望不会让人失望。”

    陈律师之前当了议员,暗中实际有入股的生意比较广,询问道

    “娄董,你们食品业务新推出了好些饮料,是准备在这方面发力么”

    大舅哥心思一转就猜到了陈律师是又想做供应商,“饮料暂时只是试试水,今年我们主打的产品是钟表和魔方玩具。”

    陈律师也明白要以后再看,“报纸上介绍,你们的魔方在镁国引起了一场龙卷风狂潮的热闹。”

    大舅哥嗨了一声,“港城的报纸杂志,不是听风就是雨的问题,那是放个屁都敢胡扯成原子弹在爆炸。”

    桌上的众人都是会心一笑。

    胡议员见气氛合适,“有人托我问一声。”

    “你们运人去澳洲是做什么”

    港城是一个情报中心,可以说聚集了世界各国的情报人员。

    瑛国佬有主场优势,布置了大量人手在港城。

    星辰公司的行动并不隐秘,也就是有给镁軍供货,明显是站在瓯镁这一边的,不然这么支持劳工的政策,还是挺可疑的。

    大舅哥微微皱眉头,“这个事,我跟您说实话,真不是我在负责。”

    “我听我妹夫和妹妹说起过,主要是澳洲的人工费用太高了,澳洲农场的亩产量又低,全用澳洲的工人会亏死。”

    收到娄董的眼神示意,黄福义接话道“花在一个澳洲工人身上的费用,可以请个港城的工人。”

    胡议员继续问道“那你们打算运多少人过去”

    黄福义回答道“两三个农场和一个矿场。最多3000人,再多就不划算了。”

    胡议员才不想因此得罪了星辰公司,点了一句,“我也是帮山顶上的人问的。”

    黄福义脱口而出,“我们可以提交计划书给他们看。”

    陈律师帮忙补了句,“心里有数就行。”

    黄福义很快意识到说错话了,“对对对。我等会自罚三杯。”

    汤洪德笑着转圜道“我看你是想酒喝娄董带回来的瓯洲好酒了。你多喝了,我们就少喝了。”

    大舅哥笑道“咱们中午先随便喝点,晚上再尽兴的喝。”

    “晚上我有请浙省、上嗨同乡会的几位会长副会长,还邀请了好几位大明星。”

    在星辰礼品公司没股份,但是在负责瓯镁市场的太平洋礼品公司有股份,分到大钱了,出手已经不一样了。

    汤洪德捧哏道“那我们还真是要留点神了。”

    气氛又热烈了起来。

    另一头。

    京城,食品研究室。

    根本没把刚才的小冲突放在心上。

    吃完午饭,李铭手指四周的瓶瓶罐罐,叮嘱周晓白,“做一些标签,警示这些原料是不能食用的、是有毒的物质。”

    周晓白乖巧应道“要做成什么样的呢”

    不同于周晓白毫无原则的听从,罗芸问道“为什么要加标签啊我们都懂得这些是不能吃的。”

    李铭随口解释道“怕小偷进来了偷吃。”

    “具体要做成什么样,找张研究员他们问问。”

    罗芸有非常朴素的是非观,“小偷吃死了也是活该。管他们死活呢”

    李铭没有反驳,“死外面了也没事,要是死这儿了不好。”

    罗芸想了想,是这么个道理。

    周晓白微笑道“做些警示标记也好,以后有新来的人,他们也能知道不能大意。”

    李铭赞同道“没错。张海洋暂时没招到人,后面还是会有人来的。”

    罗芸劝道“干脆就招高中生好了。培训几个月后,应该也和那些刚念大学的人差不多了。”

    李铭稍微透露一点秘密给她们,“大学生都不是我的主要目标,我的目标是张研究员这些已经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

    罗芸觉得他异想天开,“人家怎么可能丢下原来的工作”

    李铭顺着她的话说“所以呀,我就退而求其次,找些大学生。”

    他不可能未卜先知的说,以后撤并的研究机构很多,没地方去科研人员很多。

    而且他确实需要培养一些年轻人,10年、20年后成为科研的中坚力量。

    挑人就很关键了,除了不问世事或者真心被他们的研究计划打动的人,基本上没人会愿意来。

    这么差的条件也愿意来的人,可以放心的重点培养,让他们接触世界上最新的技术和知识。

    港城的寒武纪实验室,有专门的翻译项目外包给港城的大学,京城的研究所也就不会缺研究资料。

    到时候可以搞一些让世界瞩目的成绩出来。

    一个经济、科学、体育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的国家,是很需要一些成就来增强自信的。

    镁国解除对我们的封锁后,我们的国人更需要自信心。

    有自信才不会被先进的科学技术、差距巨大的经济水平而吓得跪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