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检查!检查了!

    养殖场本身就是采购三科下辖的,养猪场由火腿肠加工厂划拨过来,温室大棚也不需要立刻付款。

    陈科长的谋画在厂里没有阻力,有可能的阻力来自于市里面,因为会增加好几名国有单位职工。

    有火腿肠加工厂那几百名职工在前,加之这几名职工实际是在搞农副业生产,陈科长的人面广,多做点工作应该问题不大。

    把温室大棚卖给轧钢厂的计划,李铭还没有同95号院的人商量。

    他提前给阎埠贵讲了,阎埠贵自然懂得要先去做一些前期铺垫的工作。

    也没什么难度,大院里适龄的只有两个要找工作,其他人像棒梗还要再等两年。

    上门先打招呼是一种态度。

    只需要磨磨嘴皮子、花点人情,就能占到一份工作名额,算是捡到了大便宜。

    而且不用多少天,京城愅委会发出一份关于分配中学毕业生的通知。

    把内容简单的总结起来,最关键的两句话

    对于城市居民户口的毕业生,凡农村有直系亲属的,应动员他们回乡;原籍在农村而有其他亲属的,也应积极动员他们回原籍插队落户。”

    “凡农村没有亲属的毕业生,各区县都应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组织他们下乡、上山、下厂、下矿或参加边疆的工农业建设。

    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都是类似的规定。

    阎解旷家里好几个人都有工作,平常生活上的优势,这时候就是劣势。

    阎埠贵夫妇俩都会被要求起带头作用,阎解旷会被优先安排去农场或者农村。

    所以能通过温室大棚绕道进入轧钢厂算是非常走运的了。

    时间过得很快,4月21日。

    又是一个星期天。

    连去农村都没有资格的钟跃民、袁军、郑桐三人组,只能羡慕别人能够参与分配。

    袁军抱怨道“等会又要挨半天的训才能去探视我爸。”

    “进去了,我爸也要唠叨我半天,真烦”

    钟跃民得意道“我爸也要唠叨我。我给他来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郑桐拿手帕仔细擦拭眼镜,“我爸还好。袁军你进去了又会惹你爸生气,还得我和我爸帮你救场。”

    袁军像街头小混混一样晃着腿,“我这次打算和我爸好好聊聊,要他把压箱底的关系给我支棱起来。”

    “不然别人都分配走了,就我们还留在学校里,都要变成留级生了,太丢份了。”

    钟跃民同样站没站样,“你丫是在做白日梦”

    郑桐分析道“我也觉得没戏”

    “是没错,一直有说要大胆启用老干部,帮助老干部,也确实有很多老干部重新工作了。”

    “咱们几位的还不是没有动静你爸要是有的话,早把你爸给保出来了。”

    袁军烦躁道“反正这日子我是过得够够的了”

    钟跃民奇怪道“昨天你都还玩得很开心,走的时候还说今天下午去城外玩軍演。”

    郑桐在旁解释道“那是玩的时候,玩得开心。”

    “现在是想到又没钱吃饭了,所以你懂的。”

    钟跃民随口说道“原来是吃饭的问题,中午那顿我请了。”

    郑桐重新戴上眼镜,“这两天他还有得吃,等会他爸会给他几块钱。”

    钟跃民心里有点不得劲,“我爸每次要给我钱,我都没要。”

    袁军愤愤不平道“谁叫死胖子发现我家东西少了呢人家现在是愅委会的主任,我没法从家里面拿东西出来了。”

    钟跃民数落道“你们也真是的,拿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收敛着点。”

    “他王占英就是跟他三儿子一样傻乎乎的也能发现有问题。”

    “也就是现在治安局的人没时间管事,不然你们俩都会被抓进去。”

    袁军振振有词的说道“我拿我自己家的东西”

    郑桐不客气的说道“袁军你别嘴硬了,你家那些东西现在不归你家了。”

    “咱们就是麻痹大意了,咱们得认”

    “说起来,我觉得可能是咱们吃了几顿好的,有人眼红给咱举报了。”

    袁军认同道“我也怀疑是被人举报了。”

    “现在举报的人太多了,我t连个怀疑对象都想不到。”

    要见父亲,郑桐收拾齐整自己的衣服,“还真被那个李铭说中了,提醒我们要低调一点。”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花钱买了肉去郊外做了吃。”

    钟跃民朝天上望了两眼,提议道“今天天气不错,干脆我们中午去郊外野炊好了。”

    袁军为难道“现在是月底了,我得省着点吃了。”

    钟跃民大包大揽道“我刚说什么了你今天中午那顿算我的。”

    袁军也没打算吃白食,“那我就带个锅去。”

    郑桐问道“我带什么去啊”

    钟跃民琢磨道“你带点蔬菜吧大白菜什么的,我家都没有,花钱买也浪费钱。”

    “面条和肉,都由我来安排。”

    三个都是闲人,简简单单的一场野炊就这么临时决定了。

    春光明媚。

    海淀公园边上。

    李铭、周晓白等几人也正在生火野炊。

    在城西的创新技术研究所,张海洋蹭了李铭好多顿午饭。

    张海洋也是有家教的,想着应该要回请,找周晓白、罗芸商量吃什么好。

    三人讨论后决定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去郊游踏青,顺便野炊搓一顿。

    既然是周晓白喜欢的,李铭也就配合着他们折腾了。

    食材是由张海洋自己准备的,猪肉炖粉条,带了些火腿肠。一群人吃腻了方便面,坚决没带。

    周晓白、罗芸摘了一些今年新长出来的花菇。

    罗芸拧着眉头,“张海洋,你会不会做这道菜啊”

    张海洋有些手忙脚乱,“你们放心,等会肯定能让你们吃上。”

    周晓白这个不懂做菜的人也敢提建议,“我觉得土豆还要切小块些,匀称一些,熟的时候一起熟。”

    张海洋有过动手经验,“我告诉你们,土豆很容易炖熟的,我这样切没问题。”

    周晓白撕开白菜叶分成好几瓣,“你心里有数,那我就不掺和了。”

    “以前的春游野炊,随便煮个清汤面条,今天搞得这么复杂,我是不大懂得的。”

    罗芸添着柴火,“你的菜谱上面不是写了么,炒一下再炖一下,其实没什么难的。”

    李铭没有理会三个做饭菜鸟,自顾自的在旁边欣赏风景。

    直到锅里炖上了,李铭闲聊问道“分配的通知算是给你们浇了一盆冷水吧”

    张海洋烤着火腿肠,“有些学校还是照常,好些学校确实偃旗息鼓了。”

    “他们本来都准备要打生打死的了。”

    “这个通知一出来,大部分人估计都得去乡下,可能去的还是同一个地方,再打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加上軍训团的人一直在从中奔走协调,很多都缓和了。”

    相比去年,今年中学的**规模小得多,可以说这个分配通知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李铭笑了笑,“这也算是一件大好事。”

    “你们学校是怎么个分配方案”

    罗芸也拿了根竹签子烤香肠,“我们学校现在还在清理队伍,听说要弄清楚了才会开始分配。”

    李铭想到八益学校的特殊,“也对,你们同学的家长好些人都还没有定论。”

    虽然上面去年就要求了要给出路,显然这个规定和其他规定一样,被有选择的执行了。

    人不是机器,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很平常的事。

    张海洋趁机说道“有些人又问我了,咱们研究所招不招人呢。”

    周晓白替李铭回话了,“应该是不招高中的了。张研究员准备加入我们的研究所。”

    张海洋震惊道“你是说他辞职来我们这”

    “他们单位可是正儿八经的研究所,他拿的工资接近200块了呢”

    和周晓白形影不离的罗芸同样知道这个事,“他们单位也在清理队伍,张研究员想着还是提前离开的好。”

    “他现在住的房子是自己的私房,不是单位的房子,也不愁吃喝,想换个好的地方专门搞研究,挺正常的。”

    这年头可以自己辞职不干,退职走人的一般是临时工、合同工这类人员,或者是那些比较艰苦地区的单位职工。

    有之前研究方便面、火腿肠的经历,跳槽到创新技术研究所其实并不会显得突兀。

    只要能解决吃饭住宿问题,有单位接收,其他都是小事。

    张海洋眼珠子一转,“那我以后不用去大学招人了吧”

    李铭回应道“人还是缺人。“

    “现在那些地方闹哄哄的,你照原计划的等他们消停了再去试试。”

    十多天之前,李铭叫张海洋暂时不要往大学那里凑。

    继续招人也没什么,张海洋总结了半年来的招人工作心得,“解决不了他们的粮食定量、房子问题,不然研究所招人还是很容易的。”

    “他们现在的分配都是下基层当工人,要是学文科的人,可能还会被安排去农场劳动锻炼。”

    “而那些待分配的人,一个个都是有麻烦在身的人,也不合适弄到咱们的研究所来。”

    罗芸撇撇嘴,“当工人也就是一段时间,后面肯定是能当干部和技术员的。”

    李铭笑呵呵道“国家花了好多人力物力培养他们,个个都是人才,肯定不能埋没了,不会浪费的。”

    比如华清大学这一时期分配的一大批人里面的佼佼者。

    水利系的某人,去了甘省刘稼峡工程局,先在房建队劳动工作。

    动力系的某人,去了倵汉葛店化工厂,先在车间当仪表操作工。

    无线电系的某人,去了上嗨电子管三厂,先在车间里当运输工。

    还有很多很多杰出的人才。

    他们下到最基层,工作了好几年,工资都没有转正。

    结婚生子了都是每月435元的见习工资,他们要养活一家人也挺困难的,直到73年10月份才转正定级涨工资。

    罗芸很是惋惜的说道“我们是没机会念大学了。”

    张海洋不以为然道“明年的事情还说不定呢。再说了,相比去大学,我更喜欢去部队。”

    罗芸扎心道“你那是考不上,不是不想去。”

    李铭突然说道“有人来了。”

    张海洋站起身张望,“没见到人”

    李铭随口道“离咱们还有点距离,还要一会儿才能到。”

    周晓白对李铭的能力很了解,她安心的烤着火腿肠,以前都是吃现成的,这是她第一次自己烤来吃。

    罗芸眼珠子转得飞快,“我以为你上回是运气好猜中的呢。”

    “你还真的能察觉到很远的动静”

    李铭微笑道“今天这里比较安静,恰好听到了。”

    来人正是出城踏青野炊的钟跃民三人组。

    京城西边、南边有好些重污染的企业,适合野炊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往海淀公园这个方向,有农田,有香山、颐和园、圆明园之类的游览景点,离城近,交通也便利。

    无巧不成书。

    今天又遇到了。

    远远的看到有人烟,郑桐提议道“咱们绕去隔壁吧”

    袁军扯动了两下鼻子,“真香我都闻到烤香肠的味道了,放了好些调味料。”

    郑桐质疑道“你丫的什么鼻子啊这么远也能闻到。”

    袁军一脸陶醉的说道“你别管我什么鼻子。我是闻出来了。好香”

    钟跃民计上心来,“跟咱们想到一块去了,还是这么懂吃的。咱们是不是上去认识一下”

    郑桐不确定的问道“你不会是打算去盘个道吧”

    袁军说得更直接,“然后顺道把他们的东西没收了。”

    钟跃民从斜挎包里掏出红袖箍,“我有这玩意,吓人还是有点用的。”

    “你从哪弄来的,还有没有”袁军显然是想要一条。

    钟跃民边戴边说“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弄来的了。昨晚在家里找到的,就剩这么一条了。”

    “我有戴就够了,你们俩个站我后面壮声势。”

    郑桐手指三辆自行车的车后座,“咱们自行车带了这么多家伙什,别人能信咱们么”

    袁军也说道“对啊是我我也不信。”

    钟跃民的馊主意有不少,“咱们先把锅瓦瓢盆藏起来,再骑车过去。”

    “就这么办了。咱们赶紧的。”

    袁军张望着哪里比较合适藏他的铁锅,吃饭的家伙不能弄丢了。

    锅也是有票的,没锅的人还得向街道办、居委会打申请报告,领票买锅。

    三个不是好鸟的小团伙藏好东西后,骑上自行车气势汹汹的冲到李铭等人跟前。

    人未到,先声夺人,袁军大声嚷嚷道“检查检查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