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三省六部制度的开创

    隋文帝时期的老百姓对他们的陛下格外尊崇,发自内心的敬重。

    他们早就受够了混乱的天下,希望快点出现一个明君结束这一切。

    而隋文帝的出现带来了天下和平,让全天下的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免受战乱之苦。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隋文帝英明的治理下,他们实现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他们心目中,他们的陛下的确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号。

    但雍正对此有很大的异议,这就千古一帝了

    他并不是否定隋文帝的功绩,但以隋文帝的功绩,还不足以成为千古一帝。

    想想他费力不讨好的实施官绅一体纳粮政策,可谓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可即便这样,他都没好意思夸赞自己是千古一帝。

    雍正主播,朕想问一下,杨坚凭什么能入选千古一帝

    在之前天幕播放六位千古一帝视频时,他就有满肚子的疑问。

    如今正好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杨坚,他也借此机会细细询问一番。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在他看来,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其他的配不上千古一帝的美誉。

    可奈何后世人对千古一帝的评判标准和他所认为的不一样,他对此也毫无办法。

    不仅是雍正,各朝很多皇帝对此也有疑问。

    有一些皇帝自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隋文帝,但千古一帝的名头被隋文帝占去了,这是让他们最忿忿不平的地方。

    尤其是乾隆对这个意见最大,凭借他开创乾隆盛世的功绩,千古一帝怎么着都该有他一席之地。

    可现在居然还比不过一個二世而亡的隋朝,这让他大为不解。

    纵观隋文帝杨坚的一生,除了统一天下开创隋朝,其他的就没有拿得出手的。

    后世所追捧的科举制度,在隋朝不过是起步阶段而已,距离他们大清的科举制度差远了。

    杨坚原本还在气愤的处置杨广,可一看弹幕,苗头有些不对。

    有几个其他朝代的帝王居然质疑他的功绩,这让他大为恼火。

    光是结束三百年混乱的局面,带给天下老百姓太平安定,仅此一点就足以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号。

    杨坚奉劝某些人认清现实,与其诋毁朕,还不如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苏晨一看形势不对,再这样下去恐怕要骂起来。

    于是连忙阻止,以防骂战升级,扰乱他的直播节奏。

    “大家不要吵了,安静一下,听主播说一句。”

    “之前有一个盘点千古一帝的视频,里面总共提到了六位千古一帝。”

    “那个视频是我们后世的一个博主自己制作的视频,仅代表那个博主的观点,不代表后世普遍的观点。”

    “那个视频别说是你们,在我们后世也有很大争议,有很多人认同,也有很多人不认同。”

    “其实在我们后世,大家公认的千古一帝只有三个,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

    “至于其他的,争论很大,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被主播提到的三个帝王脸色大喜,感觉脸上倍有面子。

    他们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可见其含金量。

    嬴政朕统一天下,成为始皇帝,凭此功绩足以成为千古一帝,后世人评判得很公正。

    刘彻朕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大汉的国号也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朕这个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唐太宗朕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开创贞观之治,铸就大唐盛世,成为后世公认的千古一帝,没什么好意外的。

    杨坚虽然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但也有很多人认同朕为千古一帝,朕已经非常满意了。

    赵匡胤能把朕列为千古一帝,已经很出乎朕的预料了,有争议也属正常,毕竟朕也知道自己没有完全统一天下,这一点确实做得不够。

    朱元璋咱驱逐蛮元,恢复汉家天下,这样的功绩成为千古一帝毫无争议,怎么后世还有人争议

    “刚才有人质疑隋文帝杨坚为什么可以入选千古一帝,虽然这事有争议,但还是有不少人认可的。”

    “主播给大家讲讲隋文帝杨坚的为政举措,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如此推崇杨坚。”

    “主播先从政治上的政策来说,杨坚在执政期间做了很多政治方面的政绩。”

    “其中最出名的是吏治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上,杨坚废除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都是隋朝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和补充,既能保证政令的实施,又能避免专权独大的状况出现,对君主专制起到了加强的作用。”

    “杨坚又在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六部,每部设尚书,用以执行政令、处理政事。”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调动。”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

    “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以及科举考试。”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

    “刑部,掌管全国的刑律、断狱。”

    “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朝之后朝代的官员无不点头赞同,他们朝代所沿用的六部制度就是来源于隋朝。

    从政治制度这方面来说,隋文帝杨坚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功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各朝六部的官员,他们能做到如今的官位,这其中还有杨坚的贡献。

    赵匡胤隋文帝制定了三省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如今,连朕也不得不钦佩杨坚的智慧。

    刘彻三省六部制,六部分管全国不同的事物,确实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不久前知道了科举制度,现如今又来一个三省六部制度,他不由得面露喜色。

    他只是听了听主播对三省六部制简单的描述,就已经深知其中的奥妙之处。

    三省六部制度不仅可以分工明确,让官员处理政事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皇权统治。

    也难怪隋朝之后的朝代会如此推崇三省六部制,就连他也被三省六部制深深的吸引,恨不得立马进行改革,也在大汉朝堂设置三省六部制。

    “杨坚施行的吏治改革除了在中央层面,在地方行政制度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杨坚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三级制变为州县两级制,撤消境内500多郡。”

    “通过裁汰冗官,精简机构,杨坚进一步为国家节省开支,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

    “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招聘幕僚的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而且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

    宋神宗赵顼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得不说,这些改革很成功,一直到朕的大宋都在沿用这些制度。

    隋文帝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措施,令他钦佩不已。

    他当了大宋皇帝之后,才深刻的明白想要实施改革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就好比他一直支持王安石变法,反对派的阻力很大,令他都有些动摇。

    也正因为变法难度大,才导致原先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改革的难度之大。

    所以他非常佩服隋文帝施行的改革,这需要莫大的决心,可不是说说而已。

    更厉害的是隋文帝的这项改革还成功了,甚至于还能深远的影响后面的朝代。

    “杨坚除了改革吏治,还改革了均田制。”

    “杨坚沿袭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基本土地政策,但在受田对象和受田年限上对均田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

    “杨坚颁布田令规定,提前农民受田的年龄,废除之前男丁年老时退还田地的规定。”

    “杨坚对均田制的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对田地的终身使用权,但此项改革并不彻底,农民普遍受田不足。”

    “并且为了调整封建地主阶级的内部关系,官吏受田种类和名目比前朝扩大。”

    杨坚朕也知道均田制改革不彻底,还有很大的改进地方,可实在是没有办法,为了内部稳定,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他想要大隋江山稳如泰山,就要让老百姓人人有田种。

    因此他才实施均田制,力求让老百姓生活有着落。

    这么做一是为了天下太平,其次是为了收取老百姓的赋税。

    可他再怎么为老百姓着想,也必须要照顾士族门阀的利益,不能让士族门阀心生不满。

    他原本就是士族门阀,最终成功打下江山,成为隋朝开国皇帝。

    他自然非常清楚士族门阀的强大之处,因此才不得不做出无奈的妥协。

    大隋江山好不容易打下来,还没有彻底稳如泰山,他可不愿意轻易招惹士族门阀,以免天下再起战乱。

    “杨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改革赋役制,缩短农民赋役的年限,同时规定不想服徭役的人,可以用钱财代替劳役。”

    “杨坚创立的以钱代役制度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活动,利于农民生产生活和国家的农业发展。”

    “杨坚加征了赋税,但徭役负担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在隋朝总体来看处于减轻的状态。”

    王安石老夫的变法措施就有借鉴隋文帝的赋役制,并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他当初制定变法措施的时候,就有参考前人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隋文帝的赋役制。

    服徭役是每一个老百姓应尽的责任,可依旧有很多老百姓不愿意服徭役,总想着逃避服徭役。

    尤其是那些大户人家,家中富裕的百姓,就更不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被拉去服徭役。

    因此他专门提出用钱财来代替服徭役,只要缴纳一定的银子,就可以不用服徭役。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朝廷的赋税,更为重要的是让老百姓有更多时间进行农业种植。

    “隋朝建立后,杨坚下令修改新律,删除北周残酷又混乱的法律条文,制订开皇律。”

    “开皇律将原来很多的残酷刑法予以废除,基本上完成了自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

    “杨坚规定凡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死刑复核制度才能处决死刑。”

    “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杨坚修订的法律基本上都被唐朝继承。”

    隋朝的老百姓对此感触最深,他们是从北周时期过来的,最有发言权。

    在北周时期,律法不仅残酷,动不动就判处死刑,要么是流放罪。

    而且那时的律法很混乱,规定也不清不楚,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触犯了哪条律法。

    在那个时期,大家生活得提心吊胆,总害怕哪一天就着了道。

    一直到隋文帝陛下建立隋朝,废除了之前很多的严刑峻法,颁布了更为宽松的开皇律。

    全国老百姓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欢呼雀跃,欣喜不已。

    也正是因为隋文帝陛下的这部律法,大家才会这么拥护陛下。

    唐朝老百姓对隋文帝的感观还不错,大都认可隋文帝的贡献。

    虽说隋朝末年,大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那是隋炀帝杨广的错,并不关隋文帝的事。

    隋文帝制定的宽松律法开皇律,他们身为大唐老百姓也获益匪浅。

    从这一点来说,他们要感谢隋文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