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血色的黄昏(一)

    二狗神秘的一笑,道“你猜”

    李宗汤却一把抓起先前抛下的大刀,面目狰狞的喝道“好贼子既知得蔡尚书之名,当饶你不得且与我死来”

    只不等他将大刀砍出,早有一枪刺到,却穿了他的口舌,自脑后透出。

    二狗斩其首,戳其心,处置了尸首,却又收罗了现场,救出十几个妇人、童子,拢了些贼人的财货,约莫数百贯银钱,还有些个妇人首饰罗衫,比之颜树德的巢穴差得远了,却与任森处差相仿佛。

    二狗拿了贼人的粮食吃食,与那些妇人童子分发吃了些,然后带着她们却沿着原路往任森那处巢穴而去。

    你道为何二狗不在原处等待,他却是有些担心宗泽报官不成,反而被人陷害,到时只怕有人打着官差的名义来这处使坏。

    虽说无忧洞中无王法,可若得这般人分三处,若那贼人来他这里还好。但去得别处,只怕刘堡等人武力不彰,扛不住敌人的好手。

    如任森、李宗汤之辈,刘堡也就堪与之相若,换得邓宗弼、颜树德这类好手,刘堡却难以与之匹敌了。

    这李宗汤的巢穴与外城区连通的暗渠,另一头却无有元阳谷的分部,他等只在三处争斗,独有这处空着,按照那王良的说法却有些個“围三阙一”之妙,当然其中的内情自不是如此,不过这却也让二狗少费了一番手脚,省了些功夫。

    莫道这十几里地下环渠,二狗自跑了一两刻便过的,换了一干妇人童子,却走了小半日方才抵达任森那处。

    却好陈同恶已然带着司天台的道人来了此处,另有石道人带着人守在颜树德巢穴处,那里却是个关键位置,便是司天台道人想要解救这些个妇人童子,也得借助近处的汴河渡口。

    毕竟人数实在太多了,几百个被拐带的妇人童子一旦上得地面,只怕要引发京师轰动。

    这却是司天台的道人所不想要的。

    当然对二狗来说却无所谓,只要救人救到家,他便算的功德圆满,自得心安了事。

    二狗本要带着汇合后的人口继续前往那颜树德巢穴,只是一干赶了半天路的妇人童子却纷纷叫苦,纷纷言称已赶不得路。

    如此二狗只好与师傅陈同恶商议后,却舍了任森的巢穴,带着人往那外城区元阳谷许平升的巢穴里暂时躲藏。

    那许平升的巢穴与任森的巢穴只相隔了一条暗渠,距离并不远,却能暂时避开贼人的锋头,他等若来相赶,便是有着官府的身份也杀之无忧。

    当然颜树德巢穴那里有石道人坐镇,贼人便是知晓了自也不敢相害,只怕会远远的躲开。

    二狗见诸事且都有所安置,便与师父说要去瞧一瞧宗泽那里,看他禀报开封府可曾顺当。

    陈同恶却道“你莫去开封府,去了也无用。且找那无忧洞的最后一个洞窟处守着。若得有官差到处,你便只看着,若戊时也无人去理会,你可于寻机平了那处匪窟”

    二狗闻言,虽然感觉有些个不妥,只一时也不曾想透,却也应了。

    他便整理了些物什,吃了些干粮,饮了些茶水,只带着来福出得地下,却从地面往那内城区西南角的汴水秋声处赶去。

    那汴水秋声乃是大宋皇家在汴河边上设的一处公开园林,平日里也允许平民百姓去得那处游玩。当然真正有闲心和胆量去的人,要么是官宦人家的子弟,要么就是街头的破落户,亦或者讨生活的小商贩。

    那神明里的白虎分部就在园林的地下。

    二狗循着路径,与来福一路闲走,却赶到那入口不远,且寻了一个附近的小贩,付钱探问道“可曾见得有人进出那下水口么”

    那小贩收得二狗十几枚铜钱,却是笑得见眉不见眼儿,却道“好叫小官人知晓,上午曾有几个乞儿钻进那里,正经人却不见一个。小官人可是要找人不瞒您说,小人对这一片儿忒熟,等闲有事却骗不过俺这双招子眼珠,您若有甚事,直可问俺便是。”

    二狗闻言放下了心思,却坐在小贩的摊前,拿了他的一货物笑道“我无甚事,你这摊卖得什物可有讲究么”

    那小贩见得,却脸上喜意更浓,谄笑道“小官人端的是好眼光俺这福康穗可是去大相国寺拜得佛祖,用开了光,沾了佛韵的丝线编制”

    二狗一边听那小贩满嘴跑驴车,一边拿眼四处看,不久却见一队南衙官差跨马提刀,慢悠悠的来得这处。他等见得周边商贩、游人,却都高声赶喝,只道要办差,闲杂人等不得在此逗留。

    可惜国人最喜观看热闹,他等这番驱赶不但不曾奏效,反而引来了许多好奇的围观者。

    这些官差见得人多了,却也假意发怒,只是周围人都不曾怕他。

    这些官差却作无奈样,只拴了马匹,留一人照看,剩下的人手俱都钻进了那下水口里。

    一干围观者中有些个有身份的浮浪子,却扯了那留守的差役问道“兄弟,你等来此为何可是出了甚大事”

    那官差有些个作色道“去去去南衙大案,岂是你等可以过问的”

    那浮浪子却不依,扯着差役的袖子叫道“你这厮忒得小看耶耶耶耶每日耳听目染,甚的大事不曾见过,只你开封府这点小去处,能挡的俺探问”

    那差役听得这厮口气甚大,却有些不敢得罪,只问道“你你是甚么人”

    那浮浪子大笑起来,道“你这厮竟不识得俺”

    旁边有人也笑骂道“你这狗差役当真瞎了眼,竟连章相公家的四公子都不识得却是哪里来的生手”

    章相公就是章惇,乃是当朝宰执,深受哲宗皇帝的信重。

    或许有人对章惇此时在京师的威势不太了解。

    就这么说吧,北宋一朝九位皇帝,共出得七十二位宰相,九十一人次,单论这些宰相在位时所执掌的权柄,却无有一人可比拟章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