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歼11涡扇验证机

    虽然发动机是常浩南自己设计出来的,但他还是没忍住好奇心,探过头去盯着尾喷口里面瞅了两眼。

    借助着工厂内部为了消除影子而几乎无处不在的光源,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加力燃烧室深处的每一处细节。

    发动机热端出口的结构尽收眼底。

    花瓣状的火焰稳定器、周遭细密的雾化燃油喷嘴,以及透过这些结构,仍然能若隐若现看到的涡轮盘和涡轮叶片

    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个零件都被精心安放。

    过去的这几个月的时间,常浩南每天除了睡觉时间以外,基本都在跟那两台参与测试的01批次涡扇10原型机待在一块。

    不夸张地说,这一型发动机表面哪里有几根管路,哪里又有几根线缆接口,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出来。

    就像脑子里装了个3d渲染模组一样。

    但是。

    固定在高空台上的发动机,和真正安装到飞机上的发动机,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是栩栩如生的雕像和有血有肉的真人。

    看上去好像区别不大,但后者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钢铁与技术的至高演绎,精密机械的绝美浪漫。

    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只要站在常浩南这個角度上看一眼,都能瞬间明白,为什么航空发动机能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就连主导了整个项目研发过程的常浩南,一时间都感到有些沉醉其中

    “什么嘛,我好像还挺厉害的”

    看着面前的场面,他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瞬间充盈起来。

    虽然常浩南自己的内心戏很足,几乎感觉不到过了多长时间。

    但这一幕在外人看来,就是单纯盯着战斗机菊花在发呆罢了。

    而且还发呆了挺长时间。

    但是站在周围的一众人,基本都在之前八三工程的时候跟前者共事过,知道对方的脑子到底有多离谱。

    一个人能应付三四个相互之间没什么关联的工作。

    哪像是会发呆的人

    所以,他们很自然地认为

    常总的发呆,那肯定是在思考。

    既然在思考,那肯定是有深意的。

    所以,思考的时间越长

    总算有人实在绷不住了,凑到何明旁边小声问道

    “何总常总他这不会是看出什么问题了吧”

    这架编号为1010的验证机是一个单独拎出来的项目,命名叫歼11s,牵头的就是后者本人。

    所以何明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自信摇头。

    然而紧接着要开口否认的时候,话到嘴边却有点说不出来了。

    本来刚刚那人不说倒是还好。

    但现在被提了这么一嘴之后,他也感觉到有点心虚。

    “应该不能吧”

    欲言又止了一会之后,何明才用模棱两可的语气回答道

    “咱们在每个总装过程的大步骤之后都要再额外检察一次,不太可能出什么大毛病。”

    “而且就算有问题,也不至于用肉眼看出来”

    这两句话与其说是在跟别人解释,倒更像是在跟自己解释。

    好在效果不错,刚刚小小的心态波动总算是重新稳定了回来。

    另外一边,常浩南在尾喷口附近神游物外了好一会之后,也终于回过神来,转过身重新把目光投向了其余几人。

    “这架飞机”

    刚一开口,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对面有几个人的身体好像猛地抖了一下。

    虽然感觉有点怪,但他也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紧接着继续问道

    “这架飞机现在还剩下哪些部分没完成”

    听到这个问题的一瞬间,何明周围瞬间响起了一阵松口气的声音。

    不是飞机出了问题就好。

    “飞控系统还需要做最后的调试。”

    何明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当即回答道

    “这架飞机的控制率实在太怪,左发推力比右发高了超过10不说,两个发动机的控制方式还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涡扇10兼容全权限数字控制,这样一来,节流阀做出动作的时候,飞控需要从模拟和数字、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上同时做出反馈。”

    “把这些东西单拆出来不难,但是组合到一起,还得保证飞机的基本可控性,还是需要多做一些工作。”

    虽然说的都是眼前面临的困难,但他的语调明显相当轻快。

    毕竟,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来说,这些,都算是幸福的烦恼。

    类似的航发验证机他们过去也不是没搞过,但当时担心的基本都是发动机会不会中途起火爆炸,影响到整架飞机安全之类的。

    为此有一些验证型号甚至专门为左右两台发动机分别布置一套完整的液压控制系统作为备份,以免单发故障之后另外一个也受到连累。

    像现在这种“国产发动机推力太大以至于飞机容易偏航”的情况,虽然也属于技术问题,但绝对能让众人做梦都笑醒。

    “需要我帮忙么”

    常浩南拍了拍手上刚刚沾到的些许机油,回到另外几人的站位附近,同时开口问道。

    何明摆摆手

    “这倒不用,之前准备开发歼11s的时候,我们就跟601所那边一起,特地在歼8iiact上面换了一台涡喷14,把核心控制算法测试过一遍,基本上已经理顺了。”

    “这次主要是歼11的两个发动机之间距离比较远,所以推力不平衡的情况下偏航问题会比歼8iiact更严重一些,稍微修正一下参数就好。”

    如今经过八三工程和十一号工程连续两个项目的磨砺之后,华夏国内的航空技术研发能力已经明显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自然是个好现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常浩南从一些琐碎项目中解放出来。

    就比如歼11s。

    这架飞机严格来说并非涡扇10项目的一部分,但对于涡扇10来说又不可缺少。

    如果也和发动机本身一样需要他亲自负责完成,那整个项目恐怕至少要比现在延宕一年左右。

    如今对方表示能靠自己完成,常浩南自然也不会强行要求横插一脚,而是干脆直接换了个话题

    “对了,我之前听师姐说,盛飞这边今年新从曙光集团采购了两台新的超算”

    两个问题之间巨大的跳跃性让何明一愣,紧接着点点头

    “对,一台去年下半年才开发出来的曙光20001,性能大概能赶上9394年的国际水平,还有一台是曙光2000t,就是曙光集团跟您的火炬集团那边联合开发的型号,说是从硬件上专门优化了torch utihysics的计算效率。”

    “曙光2000t都已经能买到了”

    常浩南去年年初一人领三个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时候,跟科学院计算所所长兼曙光集团董事长李杰院士聊过“捆绑销售”的构想。

    不过这个思路的难点其实主要在硬件上,需要火炬集团做的事情不算多,只要把专业提升版的功能再剥离出来一部分增加到专业版上,给曙光2000t做个面向全球用户公开发行的定制授权版本即可。

    所以之后他就委托给下面的技术人员去干了,百忙之中也基本没怎么再关注过。

    结果现在才过了短短一年,曙光集团那边竟然连机器都拿出来了,效率属实有点离谱

    “还没正式发售,算是公开测试阶段吧,曙光集团那边承诺后续如果有问题的话,会负责售后维护,所以我们就提前买了。”

    何明简单解释了这台机器的来历,接着话锋一转

    “常总现在需要用超算”

    “对。”

    常浩南自然没必要跟这边客气,干脆利落地回答道

    “之前答应别人帮着研究几个算法的适用性,得拿超算跑一跑。”

    “可以倒是可以。”

    何明当然也不可能拒绝,但在同意之后,却又稍作迟疑

    “不过我们大概只需要两三天功夫就能把新飞控给整合进去,您这边的研究”

    常浩南摆摆手

    “两三天足够了,那几个算法都是从我的成果里衍生出来的,没什么难度”

    何明一时语塞。

    “那总之机房管理都认识您,所以直接去登记一下就成。”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