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亲,贾琛的母亲待她极好,吴熳不能失礼,叫她失了脸面。

    何况,她除了身体疲软一些,确实好了很多,没有阴气入体后,动弹不得的症状,她能去。

    胤礽认真打量,见她确实不勉强,两人方起身,命人来伺候盥洗。

    黑丫端水进来,两人洗脸漱口毕,胤礽便到外间,由猫儿伺候穿衣,吴熳这边,她只叫周婆子帮她把衣裳取出来,自己换上,坐在梳妆台前梳发。

    胤礽穿戴好进来,见吴熳灵巧的十指翻飞,发髻渐成,而婆子小丫头则只站一旁候着,心中留意。

    祖孙二人见他进来,退了出去。

    胤礽只瞧她对镜抹了几下,便双唇嫣红,双腮白里透红,与昨晚的苍白,判若两人。

    他不禁怀疑,锦绣那日从吴家回来,所回的“面色红润”,是不是如此抹出来的。

    他不禁凑近看,颜色恍若天生,且香气扑鼻,胤礽忍不住在她唇上啄了一下,吮掉了大块口脂,突然想起西府那个宝贝疙瘩喜欢吃人嘴上胭脂,原来是如此滋味。

    吴熳被他突然动作,愣了一下。

    总觉得她一直以来的认知,好像有偏差。

    她对此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日,他看她的眼神清明又理智,一点儿不像会沉迷女色之人,可从昨儿到现在的表现来看,好像不太对。

    胤礽若知她想法,定会告诉她,对妻子与陌生女子如何能一样,何况是如此感兴趣且满意的妻子。

    两人打理好,一起出门,胤礽陪她慢慢走,进了正院,贾敦夫妻方从侧厅中出来高坐。

    没有父母等儿子儿媳的道理。

    按程序,先将元帕示公婆。

    虽羞人,但对吴熳来说是好事,借由今日在场的亲戚、下人,将她婚前乃完璧之身传出去,破了那“失贞”的流言。

    又有昨日婚礼之声势盛大,不少勋贵、清流官宦人家到场,也是告知世人,贾家极重视这个儿媳,且娶得光明正大,无搅合朝堂之心,亦不信那些市井流言。

    小丫头们准备好蒲团和茶水,胤礽吴熳方跪下请安、敬茶。

    吴熳送上为翁姑做的鞋袜,贾林氏极欢喜拉着俩人,嘱咐他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后,赐下礼物。

    胤礽从中取了一只钗为她簪上,以示对婆母所赐之物的喜欢,这奉茶之礼方完。

    之后,又向家中长辈请安,胤礽的四位亲叔伯并伯母婶子,夫妻二人一一请安奉茶。

    再是堂兄弟嫂子弟媳妇、未出嫁的堂妹,他们见礼,同辈还半礼。

    又见过胤礽舅母寇氏及表姐表姐夫,才是小辈们向他们夫妻见礼。

    昨儿,周婆子早已找兆利打听了贾家一共多少晚辈,打点好了金玉礼物,如今一一送出。

    最后是一家子早膳,这日,本该是由儿媳伺候婆母的,但贾林氏只让吴熳盛了一碗粥,便推她坐下。

    伯母婶子们都道吴熳是个有福的,遇上这么个好婆婆。

    吴熳心中也是这么想,贾林氏对她,确实好的过分。

    而吴熳一桌上的隔房妯娌们,只笑着打趣几句,可就不敢夸她有个好婆婆,若是夸了,岂不是就说自家婆婆不宽和,万万不能的。

    早膳后,将亲戚送走,这大婚方算是完了。

    贾林氏让他们赶快回去休息,听说昨儿小两口儿竟闹到四更天才叫水,她想想都觉脸红,睇了不知轻重的儿子一眼,若不是儿媳在场,她还想上手捶两把。

    她也是大伯小叔晚辈们上门后,才从厨房管事那里得知此事,不然就着人去各家通知,晚些再来了,贾林氏气得掐了一把自家夫君。

    出了院门,胤礽也不陪吴熳走了,没了顾忌,他一抄手抱起人,一径往院里去。

    将她放到床上,叫她再睡个回笼觉,自己则歪在炕上看书。

    这大兴立国近百年,也出了不少能人异士,胤礽未看过的书不少。

    光说这四书的注解,便有许多新意,他并不托大,没觉得大清作为此间世界的源头、自己本身也学富五车,就有多了不得,学无止境,他亦需采百家所长。

    吴熳见人离得远,鼻尖又是披风上熟悉的木质香,一股安全感油然而生,闭眼缓缓睡去。

    第三十一回

    却说宁国公府, 秦可卿来给婆母晨省,尤氏留她用早饭,两人皆心不在焉, 脑海中思量着昨日那场婚筵。

    尤氏暗自嘀咕敦老爷无官身,又不在朝堂走动, 从何处结识如此多的勋贵、大臣。

    昨日席间,除勋贵之家女眷外, 她竟见到了三位二品诰命夫人, 倒不是说二品诰命有多了不得,她自个儿也是三品,更遑论那边儿府里老太太还是超品。

    只这些诰命夫人的娘家和夫家都手握实权, 轻易交往不到。

    昨儿, 她在席间见敦太太敬谢媒酒,才知保媒的是顺阳伯府的姑太太,也就是常跟老爷来往的那位卫若兰公子的姑姑, 回家时, 她问了老爷, 老爷亦不曾听闻敦老爷与顺阳伯府有来往。

    且老爷还说, 北静王与忠顺王世子都命人送了贺仪来。

    夫妻二人均骇然, 不是说敦老爷就是个教书先生吗

    虽隐约听闻在仕林中有些名望, 受读书人追捧, 但穷书生而已,十年寒窗苦读考中进士又如何

    还不是从七品官做起, 兴许一辈子也就七品官, 放在他们这样儿的人家, 随便写个条子,捐几两银钱就能得更高官职, 实不值在意。

    可如今这广博的人脉到底从何而来,令人费解。

    秦可卿则在可惜昨日未见到新娘子,她本就是冲着这位曾做过明昌郡主伴读的婶子去的,不想,席间竟来了许多之前未见过的夫人。

    婆母拘着她陪客,她亦想着婶子何时能见,但这些夫人此次一离开,就不知何时才能遇上,便立马做了取舍,因而年轻一辈闹洞房时也不曾跟去。

    眼下正想着找个什么由头去见上一见。

    不过,一时竟无从下手,只因敦老爷家,甚至四太爷贾代仪一脉跟府里都不大来往。

    秦可卿奇怪,问起尤氏缘由。

    尤氏也不太清楚,这是她嫁到宁府之前的事儿,“只恍惚听人提过一嘴,早几年,敦老爷在外教书教出名堂来,代儒太爷便想叫他到家中义学执教,自个儿作塾掌,”

    说到此,尤氏顿了一顿,予秦可卿一个“你应知”的眼神。

    秦可卿微微一笑,低头吃茶,也就是说,代儒太爷想叫敦老爷出力,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