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3

    。

    殿中的嬴政早已放下毛笔,起身抱起小家伙,他倒不似旁人那般认为明赫“发式丑,只是人好看”,他是真心认为,小崽剪这短发平添了几分童真之稚气,确实比寻常孩童光顶的“角羁”发式更为好看。

    明赫捧着父王的脸亲了亲,眼睛闪闪发亮又带着期待地问道,“父王,您再仔细看看,您觉得我现在看起来最像谁呀”

    这位让列国君王闻风丧胆的年轻君王,在自家小家伙面前,从来都不是摆着威严架子的一国之君,而是有着无尽耐心的慈爱父亲。

    他闻言,便果真含笑细细打量起小家伙,越看,面色越欣喜今日短发的明赫,看起来确实有些不同小家伙眉眼间,似乎更像自己了

    他忙朝进殿的扶苏温和招招手,“扶苏,快来看看你阿弟之容貌,可是愈发肖似寡人了”

    说着,便将明赫的小手扒拉下来抱好,让扶苏仔细对比。

    蒙恬听了这话,登时忍不住朝父子二人看去,越看越胆战心惊往日九公子披头散发还不觉得,今日他这短发之下清晰露出的整张脸庞,果然隐隐有一分王上的影子

    可据他知晓的秘密,九公子乃是赵国之公子,又怎可能真长得肖似王上

    扶苏已仰起头,认真从他们的额头、眉毛、眼睛、鼻梁一一对比过来,最后乐哈哈笑出声来,“呵呵呵,阿弟果真与父王越来越像了”

    他兴奋地比划道,“往日,阿弟的眉是平的,有些淡,如今却是小小弯曲的剑眉鼻梁间,也能看到父王的影子看来,父王带大的孩子便会长得像父王,我也像父王,这意味着阿弟与我也很相像”说着,便去拉小家伙的小手手,心头好高兴呀

    明赫贴着父王的脸美滋滋道,“就是的呀我跟父王和阿兄都很像,因为我们是最亲的一家人”

    嬴政心情亦格外愉悦地弯了弯嘴角,想了想,又转头问蒙恬,“爱卿可发现,寡人父子相貌愈发肖似了”

    蒙恬忙压下心间疑惑,点头道,“臣也认为,九公子确实越长越有几分肖似王上”

    嬴政心满意足地颔首,往日他觉得小崽长得像自己,从无一人附和,今日蒙恬与扶苏皆这般认为,看来是确实真的有些像

    他暗忖,秦赵之先祖皆是伯益之子孙,算起来,数百年前曾是一家人,想必小崽在自己身边长大,血脉朝夕相处间便朝嬴氏一族的样貌靠近了,如此甚好

    明赫“啊啊啊”地嚎着,激动在君王怀中拱来拱去,哈哈,总算被他们看出来我微小的变化了,果然是亲爹亲哥眼

    这时,系统又高兴呼喊道,“宿主宿主,牙粉的制法,我在一道北宋牙粉行的题里找到了你们以后可要认真刷牙哦”

    明赫高兴得将小脑袋扎进父王怀中蹭啊蹭,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啊

    是夜,“老神仙”再次来到君王梦中,将澡豆方子、牙刷牙粉制作方法、皂角的功能和图片,统统交给了嬴政,千叮咛万嘱咐后,这才喜滋滋回到了东殿大床中,做了一个数钱数到手软的美梦。

    这一回,他很快要挣到第一桶金孝顺父王了

    在五月末的夏日长风中,韩信一家历时两个多月,终于抵达了咸阳郊外。

    若有舟马奔驰于大道山泽之间,自是无须耗费如此多时日的。

    可他们一家三口,是沿着汉水边缘的山间小路偷溜出楚国的,一路走得格外艰辛,夫妻二人的草鞋早被磨得破破烂烂,眼下只随意扯了些藤蔓绑着勉强行走,看起来与讨饭的乞丐也没什么区别。

    原本若无楚国官府发放的通关符传,他们绝计进不了重兵把守的秦国境内,但钟离眜在书信中,告诉了韩父一个法子秦国如今,虽未再次向列国百姓发起入秦邀请,实则却是极欢迎他们入秦耕种的,届时,只需如实说明自己的来历,待在边境当场傅籍、验明身份、核实完投奔之人身份后,便能以“投奔友人”的名义前往咸阳。

    站在比楚国更宽敞平坦的黄土大道间,韩父气喘吁吁将挑子放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将韩信从背篓着抱出,指着眼前一辆辆路过的拉煤马车,眼中含着热烈的期盼道,

    “信儿你看阿父一路找秦人打听过了,那车斗之中所载的,便是比黍米还珍贵的黑金,往后阿父若得了闲,便也跟着他们上山采煤,如此我儿便能顿顿吃饱饭了,往后只管用心读书便是”

    韩信跟着父母从秦境一路走来,发现秦人与楚人也无甚区别,皆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的,并非传说中被削了鼻子挖了眼睛的怪物。

    相反,他们每每问路碰的秦人,面上都是带着几分和气笑容的,并不似家乡众人那般满脸皆是愁苦之色。

    甚至,他们还遇到了一户盖有五间草屋的善心阿娘,对方在听闻他们是逃难来秦国的,还进屋端出满满一大碗黍米粥来,递与他们分食。

    那粥,也比他在马头乡家中吃的要浓稠许多。

    聪慧的他很快便想明白,秦国百姓的日子,想必真要比楚国百姓好过上几分,如此可见,那些所谓“秦人饿极了便要吃孩子”的传言,确如父亲所言,全是假的。

    那些秦人的笑容,那满满一碗粥,让小小的他对秦国生出了极大的好感哪怕是秦国边境的守卫,待他们亦是和和气气的,而比起在楚国屡次差点就被山贼发现的险境,这一路进了秦境,他们再没被任何人欺负过。

    韩氏祖上,亦是古邗寒国的开国功臣,后来随着邗国的覆灭,前朝旧臣自然就没落了下来。

    到他祖父这辈之时,日子已潦倒得只留下马头乡那两间茅屋。

    即便如此,落魄的韩氏再穷再饿,也未动过将祖传书简和宝剑拿去换钱的念头,这识字与武术之道,便代代流传了下来。

    他们深信,子孙若能识字、会武术,韩氏便迟早能有一日,再以一国文臣或武将的身份,重回当日的荣光。

    按理说,韩父有一身打猎本领,家中日子本不该过这般艰难的。

    但乡闾豪强新推举出的族长,时时以新贵自居,时常意有所指地嘲讽“落水的凤凰不如鸡”,不知出于何种心思,又勒令韩父每月要为自家打上二十只孢子或一头野猪,若完不成任务,韩父便要倒贴赔给对方二十石粮食。

    二十石粮食,是韩家半年的口粮。而这族长的背后,是淮阴县县令。

    如此一来,韩父只能抽出大把时间前去山中打猎,野猪性烈,攻击性极强,又岂是那般好打的再说山中除了野猪还有财狼猛兽,一家人自是过得胆战心惊,而家中的田地,大多时候只有韩母一人辛勤耕种

    如此一来,自幼感受到人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