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曹操爱才:若我得诸葛庸,何愁天

    第82章 曹操爱才若我得诸葛庸,何愁天下不平四海不定啊

    曹丕凝视司马懿,难道他已经知道,我从荆州获得南蛮蠹虫的事情了

    不可能

    不过司马懿最懂明哲保身之道,话点到为止,并不点破。

    否则将引来杀身之祸。

    陈王曹植的府上。

    旭日东升,温暖如春。

    数名歌姬,随着瑶琴的曲调起伏,舒袖展舞,艳丽横生。

    “铮”

    瑶琴的一根琴弦,断成两段

    “公子,心不静,琴声也躁动,难为了你府上的舞姬了”

    杨修一直站立在侧,未曾打扰。

    他已经来了半个时辰了,只是在一旁细心的凝神倾听曹植的韵律情绪,从中寻找着什么。

    “闻弦歌而知雅意天下懂我者,杨德祖也,哈哈”

    曹植还没有回头,已经听出了是杨修的声音,高声笑着,转身欲起。

    但刚刚站立,又轻轻呼了一声,疼的一呲牙。

    “公子,伤病还未好利索吗”

    杨修微微一惊,十分关切的问道。

    半月之前,曹植因曹冲中毒毙命一案,遭受牵连,被下了大狱,动了肉刑。

    “虽然略有些疼,已经无大碍了”

    曹植强忍着疼,咧着嘴勉强说道。

    “九死一生,臣等差点便见不到公子了”

    杨修想起那阵子风声鹤唳,整个许昌都颤抖的情形,如今依然心有余悸。

    “哼,这个满宠平日里我对他恩礼有加,没有丝毫的得罪,这次竟然如此待我,差点把我的两条腿废了”

    曹植满面怒容,双目之中尽是恨意。

    满宠奉曹操之命,将其下狱,严刑审讯,每一处刑罚,都是货真价实,没有留半分的情面。

    杨修叹了口气“他身在公门,又是丞相亲自吩咐和差派,也多有身不由己之处,好在公子没事,否则纵然如此,我等也要与他绝不甘休”

    “虚妄之词他若真是个正直之人,又岂会滥用酷刑,逼我招供”

    “还好我抵死不认,始终不肯屈服。否则此刻,我早已成了东门菜市的冤魂,无处安息了”

    “这个酷吏,我早晚有以报之”

    曹植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大腿上的伤,若不走路,一切安好,一旦行走起来,立刻便要发作,疼痛难忍。

    恐怕伤及骨髓,没有个三两个月,无法完全康复。

    “公子,莫要再想那些烦心事了。如今丞相既然已经将冲公子的死,推到了孙权的身上,不再继续追究此事,那便相安无事了。”

    “公子切莫在此事上多有冒犯丞相,或者与满宠为难。这反而显得公子无容人之量了。”

    杨修说话之间,抬头看了看东侧。

    东侧不远处,便是世子曹丕的府邸。

    “哼比什么胸怀我可是挨的实实在在的板子,若是换了他,未必能挺得过,也未必能放过满宠”

    曹植冷哼了一声,看了看曹丕府上那高高突出的楼亭,十分不悦的说道。

    “他也未好到哪里去,虽然也是苦肉计,但差点丢了性命既然他可以假戏真做,公子你又何必耿耿于怀呢既然木已成舟,反而不如借题发挥,主动与满宠示好,夸赞他的公平公正,大道为公的高风亮节”

    “也让世人知道,公子才是那个任人唯贤,心胸开阔,足能撑船的大度之人”

    曹植此时头脑稍微冷静了一点,认真的听着杨修之言,不住的点头称赞。

    “杨德祖之言,确实不虚。是我鲁莽冲动了明日到父亲的府邸,我便提请奏折,给满宠请功”

    杨修连连摇头,摆了摆手“此事倒也不必如此做作,反而显得有了雕琢的痕迹。何况丞相近日忙碌着攻伐荆州的事宜,也无暇分心处理这等芝麻小事。”

    曹植扶着桌椅起身,挥挥手令身边的侍女丫鬟,歌姬舞姬等悉数退了下去。

    然后又命贴心的小厮,端上茶果点心,布满了一桌。

    “我听说刘备如今攻伐荆州,铲除异己。荆襄九郡,十之七八已经落入他的手里”

    曹植表面之上,一心只向学问,似乎不关心政事。但实际上,却耳目众多,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时势的动荡和父亲曹操的心思。

    “刘备自襄阳的诸葛卧龙辅佐,飞腾而起,一战而定三郡,襄阳、南阳、江夏皆归他所有。”

    “如今南郡和章陵郡落在荆州氏族手里,名存实亡,都是刘备嘴边的肥肉,想何时吃便何时吃。”

    “前些日子,听荆州的斥候来报,刘备五路大军,攻伐蔡瑁占领的三郡。一旦三郡拿下,荆襄九郡,除长沙一郡尚属江东之外,其他皆成了刘备的势力范围。”

    杨修作为丞相府的主簿,自然对丞相府里的动静了如指掌,几乎所有荆州斥候递来的折报,他都略有耳闻,多少知道一二。

    曹植听杨修介绍完了荆州的局面之后,眉头微皱,缓缓的点了点头“刘备乃当世英雄,四海之虎也”

    “如今经略荆州,占据城池,即是养虎为患,又是如虎添翼我父亲怎么如此沉寂,他真忍得了”

    杨修起身,提着茶壶给曹植满上一杯清茶,又将茶盘内的果品剖开,放到了曹植的面前。

    微微一笑,缓缓说道

    “此时丞相,忧心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到荆州,指挥千军万马,踏平刘备”

    “但却又是有心无力,只因许昌粮库,早已空虚,若粮草不济,妄动大军,无异于自取死路”

    “丞相治军多年,这点道理岂有不懂之理因此才只好隐忍,等待机会。”

    曹植恍然大悟,如梦方醒

    “难怪这几日,父亲一直深居简出,也不宣我们几个进府。原来是有这件烦心之事”

    但转念之间,立刻脸上又浮现出了一丝喜色“德祖,你聪慧异常,不弱荀彧贾诩等人,可否能思量一计,解脱父亲的苦恼若如此,我也好在父亲面前,崭露头角,让他知道我也并非碌碌无为,不问政事的书呆子。”

    曹植举起茶杯,礼敬了杨修一杯,两人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此时我早已思量多时,只是因见公子伤势未愈,所以不曾提起。”

    杨修面容淡定,成竹在胸“我有一画饼之计可在瞬息之间,为丞相筹措粮草,解除燃眉之急”

    曹植大喜,凑上前去,勉强压抑住兴奋,低声问道“计将安出”

    “许昌粮库虽然空虚,但氏族手里,依然丰裕。冀州更不用说,氏族手里的粮草,抵得过数个国库但若要他们主动献出,却是难上加难”

    “若我们许诺,以荆州产业做抵押。他日拿下荆州,荆州的赋税、贸易皆交给许昌氏族们经营。条件便是让他们捐赠军粮,资助丞相尽快发兵,攻打荆襄”

    杨修目光闪烁,意气风发

    “这些氏族,唯利是图若以丞相之名做保,以荆襄赋税作抵押,必会欣然同意,资助军粮”

    丞相府里。

    曹操独身而坐,眉头紧皱,手里提着一只竹筷,指指点点的描绘着桌面的一张已经皱成了崇山峻岭一般的纸张。

    这张纸上,是根据蔡瑁历来的信件,以及往年刘表呈报给朝廷的财报所总结出来的荆襄九郡一年的赋税产出估值。

    初,曹操征伐袁绍,平定辽东,天下九州,占据大半。

    那个时候,刘备为蔡瑁所排挤,已经在荆州无容身之地,龟缩在新野,朝不保夕,委曲求全。

    曹操已经料定,刘备此生,再无崛起之日,而且那个时候,他心头的大患,乃是西凉马腾

    因此他以曹仁为主将,代替自己,征伐新野,捉拿刘备。而自己则筹谋策划,将马腾诓入许昌,又令程昱行卑劣之计,把徐庶也赚入许昌。

    可没想到,曹仁差点一战被擒,全军覆没

    而刘备却如虎添翼,吞噬荆襄,挥军如闪电,行兵如鬼魅

    眨眼之间,原本太平一统的荆襄,忽然成了乱七八糟四分五裂,而刘备一日下十七城,一鼓作气拿下了荆襄三郡,还占据了襄阳。

    那个时候,他本欲兴师,不想祸从天降,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曹冲,突然中毒而亡

    这令他方寸大乱,贻误战机。

    等他清醒过来,为时已晚。刘备再次兴兵,征伐蔡瑁

    荆襄九郡,眼看就要全部落入刘大耳的手里

    粮草

    若是粮草充裕,他一分钟都不会耽搁,立刻便要跃马挥鞭,直插荆襄

    可粮草不济,三军不敢轻动

    “许昌氏族,必有粮草。但若强取豪夺,虽也能办到,只要许褚的虎贲军过去,立刻便能将所有粮草运回来但这样却会令北方氏族,人人自危真要是被江东和荆襄的人利用,则我大后方,有倒悬之危,我何敢在外征伐”

    “但若不拿他们的粮草资助,急切之间,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凑齐粮草兵贵神速,再迁延下去,恐怕刘备的势力,都要扩展到益州了”

    曹操长吁短叹,拿不定主意。

    “若要以荆襄的赋税为抵押,凭借孤的身份作为担保,许昌氏族,当会与我达成协议,捐赠军粮”

    “可是我堂堂大汉的丞相,岂可为了这等蝇头小利,自贬身价,与他们那些铜臭之人谈判求援”

    曹操将手里的纸张轻轻弹了弹,又烦躁的将纸张握在手里,揉成了一个纸团。

    但思量片刻之后,又忍不住将手里的纸团展开,重新规划着。

    事情紧迫,没耽搁一天,便有一天的变故

    说不定明天的斥候来报,西凉马超,已经归附了刘备。再一日,汉中张鲁,一周刘璋,皆投降于刘备

    刘备的诸葛军师,行事诡谲,每每行计,神鬼莫测,令我寝食难安

    曹操忽然又想起蔡瑁的信,急忙再次打开,细心看了一遍。

    诸葛庸

    难道刘备的军师,真的不是卧龙诸葛亮,而是诸葛庸

    这个诸葛庸,到底是何方神圣

    “哒”

    曹操烦躁已极,端起茶碗牛饮了一番,重重的将茶碗顿在桌上。

    曹操爱才

    “若我得诸葛庸,何愁天下不平四海不定啊”

    “报”

    “主簿杨修,携三公子曹植入见”

    曹操正在愁烦之际,府中的侍者疾步而入,躬身行礼说道。

    “哦看来他的病是好的差不多了”

    曹操先是一怔,忽然又想起那日在典狱之中,看到周身是血,伤病不堪的三儿子曹植,心里不忍生出一股歉意。

    “让他们进来。”

    曹操整理衣冠,更换鞋袜,出书房往大堂而来。

    “父亲,孩儿拜见父亲”

    曹植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看到曹操出来,急忙上前,跪下行礼。

    “起来吧,看起来伱的病已经无大碍了”

    “这个满宠,也太木讷了些,用刑过于重了”

    曹操看着曹植的面色依旧苍白,几乎无半点血色,知道他并未完全康复,心里也是对满宠升起一丝苛责之意。

    “父亲,满宠秉公执法,以度量刑,并无过错。至于孩儿,虽然受了点皮肉之苦,但能凭借此事,让父亲得到如此贤才,也是孩儿的荣幸。还望父亲莫要责怪满宠,反而这等正直无私的官员,更该提拔重用才是。”

    曹植想起在自己府中杨修的嘱咐,急忙把胸脯一挺,仰然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颇有几分意外

    “我儿没想到你如此胸怀宽广,重视人才”

    “你这一点,你其他兄弟皆不如你”

    曹操十分欣慰,站起身来走到曹植面前,伸手爱抚着他的头发,和蔼的说道。

    曹植心中大喜,但却不漏声色,反而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启禀父亲,孩儿此来,带着杨德祖一同前来,只因他带来了解父亲燃眉之急的秒策”

    “哦”

    曹操忽然转身,看了杨修一眼“你知道孤的燃眉之急是什么”

    此时曹植躬身站在父亲面前,不敢抬头与父亲对视,还以为曹操是跟自己说话。

    “杨德祖说,父亲此时想要进兵征伐荆襄,却又因粮草不济,掣肘不能进兵。但想要按兵不动,却又担忧刘备做大,不容控制,所以一忧心如焚,进退维谷。”

    曹植立功心切,并不顾忌,将心中所想以及和杨修的对话,一股脑都端了出来。

    杨修尽在咫尺,听到曹植所言,再看看丞相面色之变,已经料定自己所言不差,忍不住志得意满,面有得意之色。

    “你倒说说看,有何良策,可解我心中忧烦”

    曹操不漏声色,缓缓的走到杨修的面前,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郑重的问道。

    “主公,我与三公子商议。可以荆襄的赋税为抵押,想许昌的氏族借粮,资助兴师”

    “只要先把粮草聚齐,及时发兵,征伐荆襄,便是成功。若大事可成,荆襄尽在我手,给与不给,全在丞相,纵然丞相履约,真的将荆襄赋税给了他们,早晚也能寻个差错,再收归国库”

    “若大事不顺利,荆襄未能全功,那么所许下的承诺,也就做不得数了,何日取了荆襄,何日再把荆襄的赋税来拿抵账”

    “以空空一饼,换来实实在在的粮草,有何不可”

    杨修侃侃而谈,不时的抬眼瞅着曹操。

    “哈哈”

    “杨德祖此计,真是玄妙无双”

    曹操展露笑容,哈哈大笑

    但心中却已经有了几分不悦

    这算什么妙计我早已算定在心,只是碍于脸面,踌躇难以施行而已

    “我料此计,丞相必然早已思量出了。只是丞相爱面子,觉得与许昌氏族谈判,是有求于人,所以才不能决绝”

    杨修更是得意,也跟着哈哈大笑着说道。

    “好个杨德祖什么都瞒不过你”

    曹操上前,作势用拳头在杨修的肩头上轻轻锤了两下,乐呵呵的说道。

    但在转过身的那一刻,笑皮笑肉之下,崩现出一抹杀意

    杨修说完计策,曹操连连点头,称赞不已。

    曹植也兴奋不已,感觉今日的自己,反而因祸得福,得到了父亲的宠爱和夸赞。

    “父亲,孩儿此来,除了领杨修献计,为父亲分忧之外。主要还是因多日不见父亲,甚是想念,所以过来拜望父亲。”

    “其他也无大事,父亲公务繁忙,孩儿也不敢打扰。等孩儿彻底康复之后,也要为父亲分忧,为国家效力。”

    曹植说了一番冠冕堂皇,孝悌忠义的话之后,跟随杨修,拜辞而去。

    “来人,速请荀令君来我府上,就说有十分要紧之事,我早晚等他过来”

    曹操坐在桌案之前,将杨修所说的计策反复思量数遍之后,呼唤近卫,速速去请荀彧

    不多时,荀彧孤身一人,手里拎着一根竹杖,匆匆而来,推门而入。

    “文若,你来了”

    曹操看到荀彧,便有一种特殊的安全感,似乎只要此人在身边,他便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

    “主公急切召唤我来,不知所为何事”

    荀彧谦逊的行礼之后,犹然因为急着走路而喘息不定。

    曹操看着荀彧清瘦的面庞,也有几分不忍。

    “若非事情紧急,我也不打扰你了”

    “刚刚杨修献计,想以荆襄的赋税,换取许昌氏族手里的钱粮。此计到底是否可行,还请文若替我参详斟酌,略加分析。”

    曹操不说此计是他早已想出,而是全部推在了杨修的身上,也是怕荀彧碍于面子,不敢驳回。

    “这”

    荀彧拈须而立,靠着庭中的柱子站立,低头沉思。

    “以我之见,此计倒也可行”

    荀彧思忖片刻,猛然抬起头来,缓缓的说道。

    “哦”

    曹操的眼睛一亮,闪烁着光华“此计到底如何,还请文若指点我一二。”

    荀彧扶着竹杖,往前走了两步,到了大堂的门口,望着门外庭院中的树木景象。

    “主公以许昌为家,攻伐荆襄。若能将荆襄的赋税,赐予许昌的氏族,则许昌氏族,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必能振作士气,挺进荆襄”

    曹操点了点头,又从桌上将那张写有荆襄赋税的纸张展开,用手指轻轻弹了弹。

    “荆襄的赋税,远超许昌”

    “昔日刘景升镇守荆襄,那可是帝王之资,足可成其大业的可惜刘景升愚昧,被蔡家摆布而死。”

    “若是将这么多的赋税,交给了许昌的氏族,恐怕那群贪婪成性的畜生,会兴奋的睡不着觉了”

    曹操直嘬牙花,似有有所不舍。

    荀彧微微一笑,意味深长“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主公自然也明白。”

    “将荆州的赋税,经许昌氏族之手,再归于国库,并非难事”

    “许昌的氏族,仰仗丞相迁都于此,多年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大肆搜刮剥削。”

    “官渡之战的时候,他们便趁机将粮草和布匹的价格,提升了数倍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令他们全部吐出来”

    曹操闻言,目光爆长

    “什么”

    “何不早说”

    “发财发到孤家的头上来了可杀而不可留”

    宁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这群许昌氏族,吃了我的,早晚也得连本带息的给我吐出来

    “主公,可还有事若无事,我便退下了。许昌氏族之粮,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如要做长期打算,北方的筹粮,方才是重中之重”

    荀彧见曹操怒气之后,不再说话,,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有了告辞之意。

    “还有一事,我想请教文若”

    曹操见荀彧要告退,急忙上前,拿起蔡瑁的书信,递了过去。

    “蔡瑁信中说,刘备的军师,不是诸葛孔明,而是诸葛庸”

    “不知先生对于荆州诸葛家族,可十分了解这个诸葛庸,又是何方神圣”

    曹操待荀彧看罢了书信,这才好奇的问道。

    荀彧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何况颍川荀氏,和荆州四大氏族,也多有往来。

    或许从他的嘴里,能知道一二。

    “主公,依你之见。刘备的军师,该是何人”

    荀彧将书信看罢之后,轻轻的叠起,工整的放入信封,双手托着,递给曹操。

    “刘备能以新野微弱之众,掀起滔天的波澜,直入荆襄,下襄阳,夺江夏。非绝世奇才,不能如此。”

    “且刘备居襄阳,纵横捭阖,谋定天下我五大谋士合谋之计,在他手里犹如婴儿般从容应对,甚至戏耍襄阳稳如泰山,许昌却险些鸡飞狗跳”

    “天下能以一人之力,夺天地造化,屡次败我者,非诸葛孔明,还能有谁”

    曹操想起曹仁之败,五大谋士合谋之计的败落。不论文斗武斗,他都一败涂地

    “这个诸葛军师,实乃盖世之才”

    曹操的眼眸之中,于惊叹佩服之余,竟流露出一丝恐惧

    那种被别人智商计谋完全碾压却又无可奈何的恐惧。

    “但蔡瑁久在荆州,了解最是详细。何况他跟刘备,多有交战,恩怨无数。他既然说刘备的军师可能是诸葛庸,那便有极大的可能真是诸葛庸”

    曹操叹了口气,将手里的书信放到桌上,转身步行了几步“难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诸葛庸,其智力谋略,更胜诸葛孔明”

    “若真如此,荆襄恐怕”

    曹操言辞之间,竟然露出一丝气馁之意。

    “丞相不必过于猜度,此事我会调查清楚,给丞相一个明确的答复。”

    荀彧心中,也是矛盾重重,疑虑不绝。

    “难道那个给自己写信的诸葛军师,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个从未听过的诸葛庸”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那个端坐在襄阳城头,谋算天下的诸葛军师,才是真正的高士

    而我们这些算来算去算自己的自诩高士,却才是真正的平庸之才

    诸葛庸

    诸葛庸

    荀彧忽然一阵迷惘,杖藜而出,缓缓的走出丞相府,上车而去。

    自刘备五路大军席卷荆襄之后,许昌之地曹操帐下诸多将领早已按耐不住一战决心

    为此,曹仁、曹洪、夏侯惇等诸多将领纷纷前往丞相府请命。

    翌日。

    许昌丞相府。

    大堂内。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诸将站在主位前,七嘴八舌的纷纷请战。

    “丞相,末将请命,率军前往荆襄之地,灭了刘备那厮”

    曹洪战意十足,拱手保全道。

    曹仁更是不甘于人后,拱手道“丞相只需派遣末将精兵三万,末将定为丞相收伏荆襄六郡”

    “丞相,末将只需精兵两万,定献上刘备首级于丞相。”

    夏侯惇、夏侯渊拱手抱拳道。

    “丞相末将”

    张郃、徐晃等人亦纷纷凑上前来,准备请命发兵荆襄

    反观曹操,坐身于主位之上,面带笑意的点了点头“孤有诸将,何愁天下不归啊”

    “哈哈哈”

    曹仁等人闻言,面色大喜。

    听丞相之意,似乎是已经恩准了他们发兵荆襄

    “敢问丞相,欲派何人为将,领兵前往荆襄”曹洪急切的询问道。

    话音落下,曹操却是不急不缓的从主位上站起,摇了摇头道“此事却是不急。”

    “诸将皆有本事在身,不如此次便比上一二,也好让孤斟酌一二”

    说至这般,曹操面色微顿,开口吩咐道“传令,命诸将即刻前往演武场集合,三军将士一同观战”

    “另外,请许昌的氏族们也都一同前来。”

    曹仁等人闻言,目光相视,面露疑惑之色。

    按理来说,选出合适将领领兵,他们之间比试便可,何须请氏族前来观战。

    不过丞相用意,向来令人难以琢磨

    但好在,众人很快便抛之脑后,毕竟这可是他们展露大好身手的一次机会。

    诸将想明这般,纷纷拱手抱拳拜道“诺”

    随着众将的离去,曹操面庞上亦浮现出一抹深邃之色。

    此次用兵荆襄之地,其钱粮等物亦是少不了许昌氏族们的支持。

    对于这些人,曹操向来无感,不过对自己有利之人,倒是不介意其贪心

    此次用兵,曹操早已有意许诺许昌氏族们好处但在此之前,却是需要给他们展露出足够的实力。

    唯有这般,方可让许昌氏族们看到自己必胜的实力

    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许昌氏族们的全力支持

    而这,也正是曹操为何要请许昌氏族前来演武场观战的直接原因

    约有半炷香左右。

    演武场上。

    三军将士们分列军阵摇旗高呼着,擂擂战鼓之声如同惊雷般响彻三军。

    空场之上,时有轻骑战马穿梭于军阵之中,战意昂然

    左右两侧席位之上,许昌氏族们皆已早早到场,司马氏族、钟氏一族、陈氏一族、荀氏一族等。

    诸多长者目光紧盯着演武场上的三军将士,内心大为震撼。

    主帐主位前,曹操坐身于此,目光环视着每一人面庞上的神色,心中大为满意,他要的便是这样的效果。

    直至三合战鼓声落罢,曹操缓缓从主位上站起,高声说道“孤今日在此立下演武场,为的便是检验三军将士之威”

    “刘备不过假仁假义之辈但其五路大军却可数日间连破数城孤麾下良将又怎次之”

    “故今日立下此擂,便是要天下之人都看一看,何为我大汉良将”

    话罢

    曹操指向了远处战阵中的一袭锦袍,高声道“诸将请看”

    曹洪等人顺着曹操手指的方向看去。

    “此次演武比试,便是取下那悬挂在战阵中的锦袍”

    “三声擂鼓为号”

    “凡将锦袍呈上为胜”

    “准备”

    话音响起之际,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纷纷跃上战马,紧握着手中兵器蓄势待发

    咚咚咚

    随着三声战鼓声响起,曹洪等人纷纷双腿紧夹马腹,甩动皮鞭。

    下一刻,战马如同开弓利箭般疾驰而出。

    铛铛铛

    战马奔袭之际,曹洪一马当先,夏侯惇后来居上,几欲持平。

    其余人等,更是不甘于人后,策马疾驰,时不时的还会相互拼斗一番,意欲拖延对方抢夺锦袍的速度。

    呵

    曹洪看着身侧紧追而来的夏侯惇,猛地将手中长刀向身后打去。

    反观夏侯惇却是不慌,猛地紧提手中长枪,顺势挡下曹洪一击。

    如此雷霆一瞬,亦是在其他诸将当中纷纷上演。

    诸将虽身未至战阵之中,却是早已打的有来有回。

    看的三军将士、许昌氏族们热血沸腾

    “呵呵呵”

    三军将士高举着手中兵戈,摇旗呐喊助威着。

    司马一族司马防目观于此,情不自禁的从坐席上站起,凝视着演武场中的战况。

    如此一举,自然悉数被曹操看入眼中。

    在曹操看来,此番过后,必然将会获得许昌氏族们的全力支持

    演武场上。

    曹洪、于禁、乐进、曹仁等诸将激战正酣

    铛铛铛

    正当曹仁与徐晃缠斗之际,曹休顺势而出,战马一跃而起,直奔向战阵之中。

    曹洪、曹仁、夏侯尚等人见状,亦纷纷停下争斗,策马跟上。

    就在曹休准备取下锦袍之时,一道寒芒骤然刺出,吓得曹休仓皇收回右手。

    “哈哈这锦袍是我的了”

    夏侯惇朗声大笑着,却是还未等他伸手去取,曹真亦挥舞着长刀袭来。

    “那可未必”

    “这锦袍我取定了谁也别想取走”

    曹真顺势从战马上跃下,便要将那锦袍取下。

    可当他伸手刚一触及到锦袍时,张辽突然从一旁杀出,身形微侧顺势将锦袍扯入怀中。

    一时间,战鼓之声擂擂不止,诸军将士们亦高呼不断。

    但还未等张辽高兴大胜之时,张郃趁着他一个冷不防利用箭矢将锦袍一箭带走刺入地面之上。

    这一刻

    曹洪、曹仁等诸将为之震动,纷纷收起兵器猛的抽打着战马,快速向着锦袍落地之处奔袭而去。

    而张辽亦是在这一刻缓过神来,顾不得去埋怨张郃,埋头向锦袍冲去。

    演武场

    主位之上。

    曹操面颊上挂满了笑容,对于曹洪等人的表现,他是十分的满意。

    “诸公认为如何啊”

    曹操看向左、右两侧席位之上的氏族们,笑吟吟的询问道。

    “丞相麾下武将果然勇武无比,举世无双。”

    “虽为演武,却也看的令人惊心动魄”

    司马防面露震撼的说道。

    于一旁,荀彧之弟荀谌颔首附和道“不错,丞相麾下人才济济,此次演武,可谓令三军振奋纵然是那关羽之辈,也不过尔尔”

    “哈哈哈”

    曹操朗声大笑,对于他们二人的回应亦是颇为满意。

    而此时,演武场上诸将的争夺亦是到了白热化阶段。

    张郃、夏侯尚两人一路朝着主帐奔袭的同时,又在不断争夺着锦袍的归属。

    张辽、乐进等人在这时候似乎也是极为默契的相互配合在一起,拦阻着两人的速度。

    曹操见状,亦是感觉到时机已然成熟,缓缓从主位上站起,向着战鼓处走去。

    下一刻

    擂擂战鼓声随之响起,似乎像是敲定了这一次的战果。

    原本尚在争夺锦袍的诸将们,亦是纷纷停下动作,一脸疑惑的看向曹操。

    “丞相,比试尚未结束,为何突然停止”

    “看末将与他们一争放休”

    曹洪颇有不甘的说道。

    “哈哈哈”

    曹操郎朗大笑一声,赞赏说道“诸将皆为孤麾下骁骑战将你们且看这锦袍被你们争夺成什么样了”

    曹洪等人闻言,这才疑惑的看去。

    不知何时,这锦袍早已在他们争夺当中四分五裂,每人手中几乎都紧攥着一块布料。

    “这”

    曹仁一脸尴尬道“丞相,这如何算”

    “是啊丞相,既然是比试,总要决出一个胜负。”

    曹洪忙声附和道。

    反观曹操,心中似乎早已想好对策,微笑道“诸将皆为孤麾下得力战将,如此争夺下去,怕是也难以分出胜负”

    “故而,孤决议,诸将皆有所封”

    “传令”

    “赐封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为孤麾下五子良将”

    “赐封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为八虎骑”

    张辽等人闻言,激动的翻身下马,单膝拜道“末将多谢丞相赐封”

    三军之中,将士们更是齐齐挥动着手中兵戈,高声呐喊着。

    左右两侧席位之上,许昌氏族们亦是纷纷起身,拱手恭贺道“恭祝丞相喜得五子良将、八虎骑”

    “恭贺诸位将军赐封”

    与此同时。

    许昌宫,朝堂之上。

    汉献帝刘协却是正与朝中文武百官们商议着荆州刘备五路大军奇袭城池一事。

    “倒是没想到那刘备麾下竟有如此多的猛将,短短时间内荆襄九郡便已有六郡在手”

    “至于剩下三郡收入囊中也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马腾面色震撼的说道。

    国丈伏完若有所思的走上前来,缓缓开口道“听闻那刘备五路大军收伏六郡皆为麾下谋士之谋”

    “其先前丞相战将曹仁等也是在此谋士手中吃了大亏,损失惨重。”

    “以此人之谋,拿下整个荆襄怕是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只是担心,如此下去的话,怕是很有可能会威胁到朝廷啊”

    伏完嘴上如此说,心里却在祈祷,刘皇叔,一定要顶住曹操的兵马啊

    大汉的气数,都在皇叔一人身上

    只不过,其他朝臣,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自先前曹操在朝堂之上那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之后,朝中百官对曹操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甚至,就连汉室宗亲刘备,也不禁让他们怀疑其对大汉的忠心

    毕竟生逢乱世,人心叵测

    马腾闻言,附和的点了点头道“吾倒也是听说过此人。”

    高台之上,汉献帝刘协忽闻此言,眉宇间浮现出一抹惊诧之色,诧异道“刘皇叔麾下谋士是何人竟然有如此谋略”

    “听闻丞相麾下不也有五大谋士,难道连他们也斗不过此人吗”

    话音落下,文臣之列一名谏议大夫忙身走出,拱手道“回禀陛下,臣倒是对刘皇叔麾下谋臣略有耳闻。”

    “听闻当初刘皇叔前往卧龙岗,三顾茅庐,早已称为佳谈”

    “而此谋臣,便是身在卧龙岗的诸葛卧龙”

    “诸葛卧龙”

    汉献帝刘协惊诧一声,面露疑惑之色。

    朝堂之上,对此名号略有耳闻的百官,却是面露惊诧。

    “爱卿,这诸葛卧龙是何人”汉献帝刘协疑惑的询问道。

    谏议大夫拱手回应道“回禀陛下,传闻中,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

    嘶

    汉献帝倒吸一口凉气,面色震撼无比。

    “此人,竟如此之强”

    汉献帝失声惊呼道。

    这一刻,汉献帝刘协心中早已有招揽之意,若是将此人纳入朝廷,大汉天下必然可安。

    可如何从刘皇叔手中挖人,却是成了一大难题。

    正当汉献帝刘协思索解决办法之际,马腾却是语出惊人道“可是据我所知,那人可能并非是诸葛亮”

    “什么”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汉献帝刘协皆齐刷刷的向着马腾看去,眉宇间尽是惊色。

    “这怎么可能若不是那诸葛孔明,天下谁又能有此智谋”

    “难道说是那凤雏庞士元”

    谏议大夫失声惊呼,诧异的询问道。

    马腾摇了摇头,眉宇深思道“也并非是那凤雏”

    “这”

    谏议大夫面色微顿,目光不禁看向一旁国丈伏完。

    反观伏完,也是被马腾的这番话说的是一头雾水,不解道“不是卧龙,又不是凤雏,还能是何人”

    “将军你都知晓些什么”

    “是啊爱卿跟寡人也好好说一说。”

    汉献帝刘协身子前倾,脸上露出浓重的兴趣,急切的询问道。

    “哎”

    马腾不禁长叹一声,摇了摇头道“陛下恕罪,非臣不愿说,而是臣也不清楚对方的身份。”

    “只知晓此人或许并不是诸葛孔明”

    伏完闻言,眉头深锁道“敢问将军从何处听说这一消息”

    马腾面露回忆之色,徐徐说道“此事还是先前我麾下一名探子探得荆州之地的密事”

    “当初其诸葛孔明岳父黄承彦老先生曾亲口问及于此事,那孔明称其并未在刘备帐下做谋士。”

    “其后,此事也渐渐传开,猜测各半,不过我倒是认为诸葛卧龙没有必要欺瞒其岳父的道理。”

    “或许,在刘备帐下为谋者,另有其人”

    此话一出,偌大的殿宇内,寂静无比。

    每一人的脸上都浮现出沉思之色,难道说诸葛孔明是在故意隐瞒着身份可马腾之言却也有几分道理。

    但若不是诸葛孔明的话,那在刘备帐下为谋者,又是何人

    天底下何人又能有卧龙之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