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智斗司马懿

    第154章 智斗司马懿

    马良端起茶壶,又提诸葛亮满了一碗茶“也就是孔明,换了旁人,到难以邀请得他出山了”

    诸葛明点头“有庞统为辅,合肥曹操败局已定。唯一的悬念,在于速度。如今是孙权与宛城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谁能抢得先机,谁便能取胜”

    正在这时,孙乾急匆匆来到府门前,轻轻叩打门环。

    马良在院中看到,急忙起身相迎,一边说道“军师府中,没有那许多规矩,便是寻常百姓,若有事来找军师,也是随意进出的。你来这里,何必如此拘谨呢”

    孙乾正色说道“没有规矩,怎成方圆虽有急事,不敢擅入。”

    诸葛亮起身哈哈笑道“职业病职业病季常莫要理他了”

    孙乾入了府门,急急跑到诸葛明面前,掏出手里的一封斥候来信说道“军师,宛城有变,曹丕入宛城了”

    诸葛明接过信封,压在桌面上,并未开启。

    诸葛亮看着一脸是汗的孙乾,带着几分困惑的问道“曹丕入宛城,影响大局吗难道曹丕真想拿自己的千金之躯,来荆州换张辽纵然他肯,我料曹操也不会交换。那他来这里,又有何意义”

    诸葛明淡淡的说道“曹丕并非一人前来曹营。”

    孙乾点了点头,顺手抹了一把额角的汗珠。

    “来人复姓司马,可称冢虎”

    孙乾点了点头,又茫然说道“确为司马,但冢虎之称,又是何意”

    诸葛明将压在桌上的书信收起,交还给孙乾,淡淡的说道“你速将此信发往江东,面交庞统,催他进兵合肥务必要快”

    孙乾领命,收起书信,快马离开。

    “兄长,到底何事你又不说,却将书信转交庞统”

    诸葛亮被吊的胃口满满,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真相。

    诸葛明忽然笑指诸葛亮“孔明,伱真正的对手登场了”

    春日,本是个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时节。

    但许昌的皇宫里,却是另外一种景象。

    皇宫虽然比不得昔日西都长安刘邦的皇宫,也不得过东都洛阳光武刘秀的皇宫,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皇宫毕竟是皇宫。

    此刻,许都的皇宫,却是野草横生,藤葛乱窜,就连汉献帝刘协的寝宫的窗台上,都爬满了荆棘,宫殿处处透着破败萧索之感,却哪里有半分的生机

    整个宫殿,也不过数十个宫女,而其中大部分更是丞相府派去的耳目,只管着监视刘协的一举一动,至于辛苦劳作,甚至不如跟随汉献帝一起被幽禁的伏皇后。

    这一日,阳光明媚,照射在中宫院子的野草上,发出油绿的光华。汉献帝刘协独自一人,斜躺在一张古旧的躺椅上,微微闭着双目,模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似乎已经熟睡,又似乎只是寻求片刻的安静,独享自己的世界。

    只有这个偏殿,是他唯一可以做主的地方,所有的宫人,没有他的许可,皆不可入内。

    伏皇后手里提着挎篮,穿过荒草院落中一条狭窄的小路,轻轻的到了刘协的身边。这位大汉天子的皇后,身着朴素,不施脂粉,甚至裙子的下摆处还有几处补丁的痕迹。

    汉献帝听到声响,并未睁眼,喃喃问道“你又来给我送饭么天天野菜,朕果然是个野菜天子了”

    半月之前,曹操引领铁甲军回许昌,稳定了因马超来犯导致的混乱局面。曹操恼怒于汉献帝刘协在马超南下之际的默不作声,他也明知道刘协对他恨之入骨。归来之后,曹操断绝了宫廷的所有饮食起居的供应。献帝没有办法,又不能出宫,连续挨饿数日,只以喝水填饱肚子,差点丢了半条命。还好马皇后聪慧,天天挎着篮子满园里寻找野菜果蔬,再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吃食,供奉给刘协。

    于是刘协自嘲为野菜天子

    其后,曹操复又南征,离开了许昌。宫廷内的供应在荀令君的争取之下,重新恢复如常,这才保住了汉献帝夫妻二人的性命。

    伏皇后莞尔一笑,走到刘协身后,轻轻揉捏着刘协的肩头,温言说道“陛下,妾父亲今天要来看望陛下,恐怕此刻已经在路上了。”

    刘协听到伏完要来,一翻身站了起来,睁眼看着伏皇后,精神立刻便长了许多“自从上次曹贼回传京师之后,国丈已有近一月未曾入宫了,今日如何敢来”

    伏皇后伸手挽住献帝的胳膊,让他重新归坐,低声说道“妾也不知,只是朝会之后,突然收到父亲传来讯息,说午时要来宫里给陛下请安,等他来时,一问便知。”

    献帝抬头看天,日近当头,看看已是正午了

    果然,随着一阵脚步声,两个侍卫将宫门打开,伏完手提食盒,赔笑谢过了守门的侍卫,小步快走,穿行过院落的荒草,来到阶下。

    “微臣伏完,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伏完将手里的食盒递给伏皇后,整理衣冠袍服,跪在阶下乱草之中,给献帝刘协请安。

    刘协急忙上前,伸手扶住国丈,拉着他坐在身边的石凳上,满眼皆是感激。曹操只手遮天,自从初次南征受阻之后,脾气越发暴躁,连昔日装模作样的早朝都已经废止,如今的献帝,完全变成了一个幽禁的废物,与世隔绝,又无自由,内外不通,混吃等死。

    朝中原有的铮臣,也在这数年之中,被曹操迫害诱导,死走逃亡,或者变节归于曹府,真正的朝廷心腹,十不存一。伏完能在这个时候不避艰险,前来探视,已经足可感动的献帝垂泪不止了。

    “朕只当临死之前,再无机会得见国丈,没想到还有今日”

    刘协说话之间,眼泪汪汪,紧紧抓住伏完的手,不肯放松。

    “曹贼看的紧,始终不敢前来。今日荀令君主持早会,我仗着从山东筹措得粮草十万石,略有微功,请求入宫看望我女。荀令君倒是开明,欣然同意。所以才能入宫拜见陛下。”

    伏完抬头看了看宫门,低声说道。

    刘协惊奇问道“如今宫外情势如何曹贼又兴兵征伐哪里了”

    伏完躬身说道“上次征伐荆州,寸土未得,反而损兵折将,五子良将之中,于禁乐进皆命丧樊城。后因马超来袭,曹贼退守宛城。如今整顿兵马,又出宛城,恐怕早晚还有一场大战”

    刘协默默无言,低头叹息,良久才说道“曹贼祸乱朝纲,绝无忠义之心,如今渐渐以曹府代替朝廷,以府臣代替朝臣。日复一日,等到这些朝臣逐渐老去之后,他便可以用曹府改为朝廷,自立门户了。”

    “原本以为,马超西凉兵吗汹涌而来,马超又有万夫莫敌之勇,定然可以横扫京师,拯救朕出牢笼。没想到如此不济,未到京师,未与曹贼对阵,便败退而去,龟缩在西凉,不敢再战”

    言辞之中,带着七分的绝望,三分的凄凉。

    伏完点了点头“马超有勇无谋,绝非曹贼的对手。如今天下各处,真正可以与曹贼争锋者,唯有荆州刘皇叔,江东孙仲谋了”

    “曹操年事已高,应该等不到陛下所说以曹府代朝廷的那一天了。如今他还要借助朝廷之力,平定四海,排除异己。”

    献帝面露忧虑之色,叹息说道“这也未必便是好事,我曾见他长子曹丕,眉目之间皆是狠厉之色,阴柔谲诈,不在乃父之下。我看此子更为可怕。若曹府之权到了他的手里,朕死无葬身之地。”

    此刻,伏皇后正将伏完所带的食盒一层层取下,放在一张方桌上,铺满了六七个菜,还有一壶好酒,三只酒樽。

    “妾听说江东孙权的父亲孙坚昔日在洛阳老宫的枯井里寻到了传国玉玺,便有私吞之意,已经是大逆不道。他的子孙,岂有忠君爱国之理恐怕指望不上。”

    刘协泫然泪滴,长身而起,站在高阶上,看着满园的野草藤葛,哀声说道“朕幼小之时,便遭十常侍之乱,日夜担惊受怕,惶恐难安。之后遭遇董卓劫持,身不由己。好不容易曹操引兵,败了董卓,接朝廷东进,以为从此振兴。没想到曹贼凶悍之处,更胜董卓。我不知死于何地”

    “古今帝王,有谁如朕这般,过的尚不如一个普通的百姓”

    伏完见状,拉着伏皇后的手,泣涕跪于献帝的身后,叩拜说道“令陛下受此大辱,全是我等臣子无能。伏完宁可万死,愿意效忠陛下。只是微臣职位卑微,又无兵权,心有余而力不足。哪怕能与曹贼共赴黄泉,若能拯救汉祚,匡扶社稷,也在所不惜。”

    伏皇后收起眼泪,先扶着献帝坐下,又将父亲引到桌边。自己躬身服侍,替二人斟满了酒。

    “天地之间,只你我三人在此,爱妃不必拘谨,也一同就坐便是。”

    献帝眼睛看着伏皇后,满眼都是爱意。在这幽禁的深宫,无尽的岁月里,唯有伏皇后,是他唯一的安慰和精神寄托。

    哪怕天下江山都没了,只要还有伏皇后与他长相厮守,相伴白头。

    献帝举杯,与伏完,伏皇后共饮一杯,三人各怀心事,无限压抑,各自沉默不语,纵然满桌的山珍海味,也是无心下口。

    伏皇后忽然说道“刚刚父亲说天下只有荆州刘玄德,江东孙仲谋可以与曹贼争锋。既然江东孙氏不能报国,何不求救于荆州刘玄德他既然是帝室之胄,陛下亲承的大汉皇叔,必有忠君之意。”

    献帝摇头,唉声叹气“荆州不过九郡之地,哪里有实力与曹贼抗衡,何况荆州之兵,能必得了马超的西凉铁骑吗马超尚且不战而败,荆州若能自保,以属万幸,岂敢主动兴兵,征讨曹贼”

    伏完却不以为然,听到伏皇后所提,目光之中突然涌现出希望,霞光满面的说道“非也陛下可莫要小看了玄德公”

    献帝惊讶,不明白为何伏完突然之间变得如此精神,愕然问道“国丈之意若何”

    伏完站起身来,轻轻走到宫门至近之地,侧耳倾听,见无异响,这才回转过来,重新归坐,低声靠近献帝说道“玄德新的一人,名曰诸葛闻德,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卧龙诸葛孔明,尚且尊他一声兄长,多承他的教诲。”

    “上次曹贼挥兵六十五万,横扫荆襄,结果血战月余,损失近二十万兵马,连一个樊城都没有突破,便是诸葛闻德军师的功劳。”

    “我儿说的有理,若玄德公肯于出面,纠合四方有识之士,会攻曹贼,大事未必不能成功”

    献帝震惊,他久在深宫,从未听说过诸葛闻德名讳,即便是卧龙之名,也是偶有耳闻而已。见伏完提到诸葛闻德,神色之中带着莫大的崇敬之意,忍不住问道“诸葛闻德之能,与荀令君比如何”

    伏完摇了摇头,端起酒壶,伏皇后见了,急忙伸手要过酒壶,将献帝和父亲的酒樽补满,又将自己的也满上。

    三人再次举杯,一饮而尽。献帝心中好奇,目光始终不离伏完的左右。

    伏完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数年之前,汝南许劭曾邀请太尉杨彪在泰山之巅发布月旦评,品评天下谋臣军师。荀令君位居榜首,尚且盖压卧龙凤雏一席,郭奉孝排在第四位,贾诩第五,其后依次为沮授、鲁肃、荀攸和程昱,田丰位居末席。”

    献帝原本精神略微一振,听到伏完之言,垂头说道“前十之中,曹贼手下便占去半壁江山,如今虽然郭嘉早丧,但依旧有荀彧、贾诩、荀攸和程昱四位。纵然诸葛闻德智谋过人,恐怕也独木难支。何况曹贼雄踞中原,假借天子之命号令四方,实力要比荆州强大的多。”

    伏完再次摇头,以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闷闷的“咚咚”声,仿佛战场杀伐之际,两阵对圆时的战鼓一般“樊城之战,曹操手下五大谋士齐出,是为荀攸、贾诩、陈群、程昱、钟繇。却败于诸葛闻德谈笑之间。诸葛只以五万精骑,赵云一上将,便敢阻挡曹军六十五万。智谋较量,犹如碾压。荀彧作书,也曾画计,却凡逢诸葛,尽皆失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