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眼红

    主要工作完成后,金尚、魏双萍和齐招云都比较放松,晚上去当地县城比较热闹的地方逛了一下,吃了不少当地美食,还买了一些特色纪念品,才心满意足地返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上午,三人在张云鹰的带领下,去参观了本地农业的驻地,以及几个主要生产基地,还实地考察了“北大仓”农业电商网站的运营情况。

    亲眼见过后,金尚对这家平台的威胁程度,又调低了一个等级。

    论基础和底蕴,它还是很足的,只是在互联网技术上十分孱弱,就是个广告介绍页面,加了个磋商功能而已,也就是比孙大器的黄页网站更进一步,更加了一些交易功能,本质上,依然只是个广告展示平台。

    其实想想也对,京城里的信息科技公司,大部分技术水平也很一般,互联网思维更是没有。就连今夕文化这个比较成功的文化科技公司,想要招揽一些有能力的技术员都比较难,更不用说远在北地的农企了。

    新兴高科技公司,对所处环境的要求极高,稍微上点规模的it大厂,没听说过将总部放在三四线区域城市的。

    大城市有大舞台,有能力的都会抢着去,有野心的创业者,就该在京城和强者为伍。

    中午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一行人又去当地主管部门拜访,聊了一下场面话。

    对外投资三个亿,都够公共开支使用好几年了,不可不慎,就算是民间商业行为,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向,想不关注都难。

    这也是金尚觉得浅水养不了大鱼的缘故,两三个亿的合作,已经是本地好多年难得一见的大生意了。搁在京城,也只配在主流报刊上有一个豆腐块,想要做专题,还得花钱买版面。

    和一些不太熟悉的干部,一起接受了本地媒体的采访,说了点场面话后,这次远来考察的事,差不多接近尾声了。

    下午四点多,金尚、齐招云和魏双萍登上了返程的飞机。

    待平稳过后,金尚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和起伏很小的丘陵,不由得感慨道

    “天选龙兴之地啊,全世界能够相提并论的,也只是有北美大平原,东欧大平原和南美巴塔哥尼亚能相提并论了。”

    农业时代,这些地方的价值就不低了,到了工业时代,它们的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才真正显现出来。

    还有个别地方,农业条件好得更夸张,比如旁遮普,红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只是这些地方面积有限,潜力并不是特别突出,起不到“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十分适合机械化作业,更难得的是,地下还蕴含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气候也不是特别恶劣,工业时代的力量,完全可以将些许小问题给解决。

    金尚在前世穿越之前的年代,国内的农业重心,其实就差不多往北移了,三江汇聚的黑土地,渐渐成了主粮种植基地,南边已经开始偏向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了。

    当然,这只是总体趋势,各个地方情况不同,总有差异。

    齐招云叫了一杯咖啡,喝了几口,提提神,对感慨的金尚问到

    “金总似乎特别关心衣食住行这类基础民生的发展”

    “必须如此啊,我是很看好祖国未来发展的,衣食住行就是定海神针,从古到今,能在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掌握精髓,站稳脚跟,自然而然会有一番成就。”

    “可是,咱们公司的侧重点,不是在文化和科技方面么”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文化和科技,是在解决了穿衣吃饭后才考虑的,根基不稳,文化科技再发达,也是镜花水月,华而不实。”

    “您还真有信心。”

    实话实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家都差不多有共识了,可到底能强盛到什么程度,大家心中都没底。赶超世界一流,重新成为主宰世界的举足轻重的力量,至不济,重铸区域强国的辉煌,也不错。

    心气还在,到底衰落已久,底气不足,不敢过分畅想一个底蕴尚在,体谅巨大的国家重新崛起所能爆发的可怕力量。

    这一世,比前世更强,只要安安稳稳发展一二十年,回过头来再看,曾经那些专家的预测,都像是笑话一般。

    将这些太过空泛的话题略过,金尚对齐招云问道

    “这些时,法律纠纷处置得怎么样了”

    “波澜不惊。唯有一些行业会社,举报咱们不正当竞争的事,还在互相举证中。”

    “怎么,还真有人告”

    齐招云微微一笑

    “不怪他们着急,市场份额的每一个微小变动,就会导致巨大的冲击。”

    “能赢吗”

    “问题不大。我们公司的流程还是很规范的,很多数据都是清晰可查的,所谓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挤占市场份额的事,完全不存在。”

    不正当竞争判定,相当复杂,但是,有几条红线,最好轻易不要触碰,其中之一,就是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竞争;再就是,事实上对消费者享受物美价廉的服务产生了阻碍。

    偶尔做促销,大幅压低价格还行,可要是执着于以本伤人,将竞争对手挤垮之后,再独霸市场,这种行为,肯定会引来主管方的调查。

    今夕商城的问题不大,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使得平台的出货价远比实体市场要低,可即便如此,毛利润也是在盈亏线之上,压根够不上低于成本价倾销。

    只要不触碰这一条红线,其它的都是扯皮的小问题。金家父子是京城土著,并非是没有人脉的外来者,不用盘外招恶心别人就不错了,肯定不会被坑。

    “金总的尺度把握得很好,哪怕是折价促销,也挑不出毛病来。”

    “行吧。这方面的麻烦,就交给你去解决了。对了,秋招近在眼前,你看看能不能招揽几个法学应届毕业生,公司法务部门的实力,还是太孱弱了。以后公司业务越来越多,法律纠纷也会多,总靠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的。”

    “了解,回去后我就做一个人员需求清单。”

    说了点琐事后,三人闭目养神,休息了一会,吃了飞机餐填饱肚子。

    这年头的航空公司,服务还是很周到的,居然还卖酒,一点都不怕乘客喝多了闹事发酒疯

    六点多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三人才拖着行李箱,走出了机场,乘坐出租车,回到了公司,将公务文件整理放好,才各回各家。

    和父母通了个电话报平安,后开车回到家里,久违地,李萱居然在下厨。

    “咦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倒是变勤快了”

    “我本来就不懒好吧”

    系着围裙的女朋友,抄着锅铲走了出来,没好气地瞪了金尚一眼,

    “回来了考察结果怎么样”

    “比预计的更好一点,这次融资,应该是妥了。”

    “那就好,公司的现金流有点紧张了,没有融资,就得减弱折扣补贴力度了。”

    “别担心,真有问题,我会注资。”

    这段时间,金尚本人持有的资金,已经不少了。作词作曲,发行专辑和单曲,授权合作等,进账不少。

    这些收入,并不是所有都归于今夕文化,金尚又不是毁家纾难,舍己为人的圣人,归自己的,一分都不会少。

    可公司要是有困难,适当接济一下,也是可以的,总不至于真的让它出大问题。

    今夕文化的运营,其实没什么问题,收入节节攀升,在削减宣传广告费用后,已经趋于好转了。

    真正的压力,还是在贷款额度太高,每个月支付的利益不少,抽走了不少现金流。

    通过各种渠道贷款,利息已经有很大优惠了,可依然显得很高。

    杠杆加起来后,如果停止了“滚雪球”,那就必须控制财务风险,量入为出,再像过去一个多月那样,狂飙突进,是不可能了。

    面对困难,金尚的想法也很简单。

    多发几张单曲和专辑,卖歌,出诗集,出书,策划游戏,靠“文抄”来短时间回笼资金。

    “节流”是不可能节流的,到了这一步,不进则退,互联网的发展,就是一条烧钱之路,没有撤退可言。

    只要度过这一段时间的困难期,否极泰来就在眼前了。

    通货膨胀的尾声还没彻底过去,这个时候,赚到的钱,快速花出去,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发展壮大的关键举措。

    对一家迅速发展壮大的创业公司来说,会赚钱很重要,会花钱更重要。

    “说起来,我的那一张单曲碟,销量破二十万了没”

    “快了。”

    “那就是没有咯,我还以为会更高一点,可惜了。”

    金尚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一下,走进厨房,和李萱一起下厨,

    “辛辛苦苦谱曲作词,好多天业余时间的忙活,收入还没一百万。比戴义琴差远了,闹心”

    “你心可真大,都想和歌王相比了”

    “有什么不敢的不过,现在已经有人称戴义琴为歌王了”

    “发了一张单曲碟,都已经卖了两百好几十万份,这可太夸张了。近乎平均每一百个家庭,就有一家购买,这是什么概念”

    李萱颇为感慨地说着。

    这还是性价比不高的单曲碟,要是发售专辑,一千万保底,两千万有望,更高,就得看宣发和歌曲质量来拔高上限了。

    现如今市场上发行专辑的均价在二十五元左右,名气越大,价格越高,戴义琴的上一张专辑最初的梦想,定价是三十五元,依然很畅销。

    年底的下一张专辑,要不要继续涨价,还得看情况。

    正因为是如此赚钱,戴义琴在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自身也难免处在风口浪尖上。

    一个唱歌的,唱几首歌就有数亿的收入,哪怕这些钱,由包括创作,录制,拷贝,宣传和发行等上下游产业链很多“玩家”分享,戴义琴实际赚的肯定远没有那么多,可依然很让人眼红了。

    京交所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年利润还没有戴义琴发一张专辑赚的多,这种情况,肯定会惹来一些相对传统和保守的业外人士批评。

    唱歌的“戏子”登堂入室,再加上公众人物的特殊属性,在面对普罗大众的非议的时候,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如果没有得力的靠山护持,估计会不好过。

    十几年前,戴义琴就遇到过类似的事,只不过,现在情况变了,南家兄弟并不是好欺负的,在金尚的引荐下,戴义琴也参与了三国演义和来吧冠军,和电视台的一些中层干部关系也不错,应该不会再发生被抵制“退圈”的事发生了。

    “戴义琴的人气旺盛是一方面,我给他的歌,也是难得的经典。这算是互相成就的好结果,要是我本人唱,估计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我看是你想蹭热度赚更多钱吧多卖一张单曲碟,你赚多少”

    “两毛五,不是很多。”

    “这还不多我可是听说,分成协议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签的,更何况有这么高”

    “这算什么,专辑才是大头。”

    嘿嘿一笑的金尚,觉得自己赚钱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只不过,小马扎乐队的名气还是太小了,没法将利益最大化。

    接下来一段时间,除了今夕商城的融资项目,公司已经没有什么大事折腾了,金尚的业余时间也会变多一点。加快歌曲发行速度,编写更多脚本,让麾下编辑们忙起来。

    时间有限,不可能都“抄”,很多金尚本人也记不住,只能给个大概,让麾下的员工补充细节了。

    “也不知道家有儿女和我爱我家的剧本怎么样了,电视台那边等着开工咧。”

    明天上班,抓紧时间去看看,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差不多了,就可以让南大彪那边准备起来,招募导演和制片,选拔演员了。

    电视剧不是电影,没那么麻烦,除了年度大戏,并不需要太过精雕细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