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主子爷,人都给撵回去了。”

    “太子如何说”

    “太子爷没管,撵回去的人如今还在内务府等着,照爷您的吩咐,过几日都分到十阿哥府上去。”

    胤禩有些诧异“太子可不是好脾气的人,这都忍下来了”

    前两日山东水灾把他打了个措手不及,山东巡抚这个位置眼看守不住,老九和老四走一块儿太子爷当场给他脸色看,他借着内务府自己的人手给太子爷找不痛快,太子爷竟一声不吭地受了

    “太子爷前些日子禁足,这才出来没几日,谨慎些也说得过去。”

    如今的万岁爷可不是爱太子如珠如宝的万岁爷,万岁爷态度一变,太子爷也不敢放肆了,生怕行差踏错。

    胤禩痛快大笑,真是没想到,独得皇阿玛独一份宠爱的太子如今也畏手畏脚起来。

    “爷知道了,你出去吧。”

    管事弓腰退下。

    胤禩心情大好,写了一幅字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

    书房大门打开,胤禩抬头看到福晋进来,笑道“过来看看爷写的这幅字。”

    “妾身不会看字,不过妾生喜欢这个风字,这个字写的恣意纵横,倒是与爷平日性情不太一样。”

    “福晋是爷知己,懂爷内心所想。”

    “明儿叫人把这幅字裱起来,挂墙上,爷时时可以见着。”

    胤禩得意片刻后“罢了,收起来了,如今咱们还是该稳着些来。”

    八福晋点点头“都听爷的。”

    胤禩拉着福晋坐下“这么晚了,来前院找爷有事儿”

    “王国昌的事,山东水灾的事包不住,王国昌的大儿、大儿媳今儿偷偷进京,给咱们府里送了好厚重一份礼,想进府给爷请安。”

    胤禩看了眼礼单,确实是重礼。

    “爷觉得王国昌会不会性命难保”

    “难说。不过王国昌也算个人才,上回他给皇阿玛上折子避重就轻,只说黄河却不说山东水灾,后头皇阿玛也没表态如何处置他。要是他配合赈灾,灾情解决得顺利,也不是没机会捞一下。”

    胤禩沉吟半晌“王家送礼你就收着,免得王家以为爷不管他,他们病急乱投医惹出风波来。”

    “有爷这句话,妾身知道该怎么办了。”

    紫禁城。

    宜妃拆了头发正要入睡,外面太监宣,皇上来了。

    宜妃赶忙披好衣裳起身迎接,康熙笑道“朕来晚了”

    宜妃脸色微红“皇上肯来,什么时候都不晚。”

    康熙伸出手,宜妃顺手搭上去,康熙牵着爱妃去矮榻边坐下。

    梁九功低头进来“万岁爷忙到这会儿还未用晚膳,奴才吩咐御膳房做了几样好克化的可口小菜,万岁爷好歹用一点垫垫肚子。”

    “朕不饿,撤下去吧。”

    “皇上,身子骨儿可是自己的,再为朝廷大事心忧,也别糟践自己身体呀,臣妾听了心里难受得很。”

    宜妃对梁九功说“摆膳,我陪皇上用些。”

    梁九功微微抬头,见皇上没反对,立刻激动地朝宜妃跪下磕头“还是宜主子心疼皇上。”

    梁九功退下,康熙拉着爱妃的手感叹“如今真是多事之秋,前朝,后宫,都不安稳,朕这个皇上当的难呐。”

    宜妃闻言心头一跳,脸上却是温柔地笑“皇上乃大清之主,统御天下,臣妾想呀,这天下事定然难不住您。”

    “前朝暂且不说,只是这后宫,清官难断家务事,朕也有力所不逮的时候,还需爱妃帮着贵妃一些。再说皇子们,皇子们都大了,想法也多,我这个当皇阿玛的,有时候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宜妃垂下眼眸,康熙微微笑道“不用怕,朕只是心里烦闷,跟爱妃唠唠家常。”

    宜妃娇俏地眨眨眼“皇上是知道的,臣妾性子直,可说不出什么宽慰您的话。”

    “不用你宽慰,只要你在朕身边,朕就觉得心生欢喜。不过,爱妃真要宽慰朕,倒是有个法子。”

    “皇上说来听听,要是太难,臣妾可不干。”

    康熙哈哈大笑,笑完了才道“也简单,回头你好好管教管教老九福晋,教她行事别太放肆。”

    “朝廷内外如今赈灾是第一等大事,她是皇家儿媳,这时候应当以国事为重,一些芝麻小事,不应该太过计较。”

    提到老九福晋宜妃就知道皇上想说什么,她默默听完,也不反驳,只说“是臣妾管教不周,回头臣妾定好生教导老九福晋,请皇上宽心。”

    康熙点点头,却又说“老九福晋出身武将之家,有些脾气也正常,也别太过拘着她。”

    宜妃“”

    万岁爷今儿是什么意思大晚上的专门来她这儿一趟要她敲打老九媳妇,她都应下了,却又叫她别管得太多

    这一前一后矛盾的话把宜妃搞茫然了,但是万岁爷交代的事也不能不办。

    隔日,宜妃吩咐身边嬷嬷请九福晋进宫。

    进宫的路上,收了大红包的传话嬷嬷略提了一嘴万岁爷,叶菁菁大概就知道额娘叫自己进去干嘛了。

    叶菁菁都准备好被训斥了,到了翊坤宫后,没想到额娘只是不轻不重地说了她两句,叫她以后办事妥当些,别叫外人抓住把柄。

    叶菁菁“”

    就这

    宜妃轻咳一声“你向来是个做事妥帖的人,你身边那个慧心也不是飞扬跋扈的,昨天怎么把事情闹得这般大”

    “额娘,这也不怪我,内务府那群奴才奴大欺主,无事生非,还借口太子爷闹腾,儿媳要是不把他们压下去,以后都会觉得咱们九皇子府好欺负。”

    说心里话,宜妃其实赞同儿媳的做法,只是毕竟万岁爷开口了,昨晚上万岁爷说孩子大了不好管教,不像是随口说的,难到这里面意有所指

    “额娘,您想什么呢”

    “想万岁爷昨儿说的话。”

    这么些年下来,婆媳俩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此时屋里只有她们两人,宜妃就把昨晚上的事情拣重要的说了。

    “额娘,皇阿玛对我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想来皇阿玛真要敲打的不是我,应该另有其人。”

    “太子”

    “有,应该不全是。”

    昨日在九皇子府生事的那些奴才张口闭口就是太子爷,以势压人,如若他们真是太子爷的人,会这样给太子爷招黑

    “怎么着我们家爷也是皇子,就算他们是太子的奴才,那也不敢这样踩我们九皇子府的脸面。”

    “故意这样做陷害太子”

    “应该是。”

    如今谁跟太子最不对付,挖空心思要把太子踩下去

    人选不太多。

    婆媳俩一顿分析,也把不准,就先放下了。

    叶菁菁留在翊坤宫陪额娘喝了两盏茶,见时辰差不多了,叶菁菁自觉去翊坤宫门口罚站两刻钟,随后被翊坤宫的嬷嬷“撵走”。

    婆媳俩装模作样一番演,宫里其他人不管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都闭口不言。

    九福晋被罚,太子爷面上也过得去,大家陪着一起装瞎。

    这般糊弄之下,有些擅长揣测人心之人都以为太子在万岁爷心里的分量又轻了些时,八阿哥因奏对没让皇上满意,被皇上严厉训斥了一顿,还罚了一年俸银。

    “训什么了”叶菁菁好奇。

    “说八贝勒如果把一半的心神放在差事上,赈灾说不准都已经办好了。”

    叶菁菁扑哧笑了,慧心也忍不住笑,赈灾如若真那么容易,皇上也不会派出三路文武大臣去山东,还要皇子压阵。

    瞧瞧这莫须有的罪名,皇阿玛究竟是想敲打八阿哥呢还是想敲打八阿哥呢

    宜妃也不傻,见到这样的情况,就知道皇上叫她管教九儿媳完全是顺带,万岁爷真正要敲打的是八阿哥。

    宜妃都看出来的事,朝廷内的那些人精肯定也早看出来了。很快,八贝勒府门前车马喧嚣的场景消失了,也跟隔壁四贝勒府一般安静下来。

    太子面临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太子却不觉得高兴。皇阿玛究竟把他放在什么位置扶持兄弟们压制他,他快撑不住时又假装在背后支持他

    毓庆宫内的书房里发出重物落地的声音,紧跟着又是一阵急促、杂乱的声响,贴身伺候太子的宫人跪在门口吓得瑟瑟发抖。

    半个时辰后,房门打开,明黄色的衣摆从宫人视线中消失。

    又半刻钟后,太子再回来,书房里收拾妥当,南窗口的角落里燃着一炉安神香。

    “给孤拿出去扔了。”

    “太子爷息怒,奴才这就去办”

    八贝勒被皇上训斥后,前朝后宫维持住了微妙的平衡,叶菁菁也低调起来,除了十福晋搬家时,她吩咐慧心从各个铺子调了些马车去宫门口搭把手之外,就再没有冒过头。

    慧心出门后,叶菁菁突然想起康熙对宜妃娘娘说的那番前后矛盾的话,叶菁菁猛地站起身,背脊冒出细密的冷汗。

    过了几分钟后,叶菁菁缓缓坐下,轻抚胸口。

    不怕,她做生意的事对有心人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大婚前康熙调查她时定然已经知道,她手里这点东西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他一国之主,不一定看得上眼。

    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康熙对她隐约是支持的态度,只要她不过界,让他觉得她有些用处,就出不了事。

    叶菁菁努力站在一个封建帝王的角度剖析自己,她手上最让一个封建帝王看得上应该是她手里堪比大粮商的存粮吧。

    说不定在他眼里,她手里的粮食某种程度上都是皇家的,是大清的,危急关头可以调用,所以才没有立刻打压她

    叶菁菁不确定,但是她感觉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真如她所想,这个未来可能产生的损失她还能承受。

    真到不得已的时候,粮食和人,她肯定会选她养着那些技术人才。

    她看中的这些技工,在上位者眼里不过是工部、户部最底层低贱的奴才,她能保住这些就不算”倾家荡产”。

    说起来,她还是想的太幼稚了,如果她没有嫁进皇家,她手握的这些粮食,只怕会给她惹来杀身之祸。

    叶菁菁枯坐半日,慧心办完事回来见主子坐那儿想事情,以为主子午睡才起,忙上前禀报十皇子府的事。

    “奴婢原以为从咱们府里赶回去的那些人会分去十皇子府,结果一个都没见着。”

    叶菁菁嗯了声“慧心呀,咱们再南边养着的那些老爷子如今怎么样了”

    慧心叫晴云出去看门,屋里只有她们主仆俩她才压低声音道“上个月报上来的消息,他们结合前朝宝船和洋人的船研究出新的图纸,不知道成不成,要建造试试才知道。刘管家这次跟着九爷去山东办完差事后,就要去南边找合适的地方建船厂。”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大海关,对外贸易还算顺畅,但造大船的技术捂得紧,民间想自己研发新海船也不敢放在明面上,得偷偷来。

    “那边着紧些,需要人手、银子、木材都叫刘山去处理。”

    怀疑自己可能被盯上的感受一点都不好,退路还没准备好,叶菁菁心里焦虑。既然焦虑,那就砸钱砸人快速往前推。

    康熙还不知道一句敲打让老九媳妇产生了应激反应,此时他看着山东递上来的折子心生欢喜。

    老四说赈灾进行的十分顺利,逃灾的百姓都安顿下来,他们一边救灾还一边组织受灾不严重地区的百姓排水抢地。

    老九在救灾时教百姓用简单的木料制作排水车,加快了受淹田地排水事宜。抢救回来的这些田地大幅度减产是肯定的,不过等到秋收时多少能收点,百姓们也能有点期盼。

    折子最后,胤禛求皇阿玛免除受灾百姓明年的地丁钱粮,康熙允了。

    康熙很满意,把折子递给内阁大臣们传阅。大臣们体会到皇上的心意,纷纷夸奖四阿哥心怀百姓,九阿哥聪慧无比,不愧是大清皇子。

    康熙笑道“九阿哥虽有几分小聪明,要学的还有很多,不过一心为民确实值得嘉奖。”

    分府出宫的叶菁菁刚被敲打没多久,府里又迎来了赏赐。九阿哥差事办得好,她这个福晋夫荣妻贵,得了皇阿玛夸奖。

    应激了好些天的叶菁菁看到这些赏赐,顿时又稳了。

    不着急,一步一步来,还能再苟一苟。

    再说在外面干活的那个夫,山东这几日都是大晴天,大太阳当空照,太阳底下的人在救水灾,那真是头上被太阳晒脱皮,脚下被还未退的洪水泡脱皮,水火两重天,都让人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胤禟从出生到现在没受过这种罪,救命,他真是快苟不住了。</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