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奉旨赈灾的大臣回京那一天,一行人上午刚到正阳门外,梁九功就在门口候着了。

    胤禛等人吃惊,梁九功是皇阿玛身边最得力的太监,怎么会来城门口迎接他们

    “奴才给众位阿哥请安,皇上口谕阿哥及诸位大臣赈灾都辛苦了,今儿都回家歇着,明日一早再去养心殿汇报差事。”

    梁九功传完口谕,又笑着单独对胤禟道“皇上有话单独对九阿哥说。皇上说,办差事重要,读书明理也重要,特叫秦道然住进九皇子府,便于教导九皇子读书,明儿九皇子就别进宫了,安心在家读书吧。”

    胤禟拱手“请粱公公帮忙回句话,就说儿臣知道了。”

    正阳门外众多围观之人见九皇子被单独对待,有好事的读书人哈哈大笑,说“皇上做得对,读书明理,九皇子确实该多读书。”

    也有人小声替九皇子不平,九皇子为民保土地,明明做的是天大的好事,该褒奖才是。

    普通升斗小民说不过这些读书人,只能暗中希望皇上别惩罚九皇子,像九皇子这种关心小民的皇子太少了。

    梁九功办完差事就走了,胤禛环视四周围着的人,近身对胤禟道“九弟先回府歇着,皇阿玛那里自有我去说。”

    胤愤愤不平“九哥放心,谁敢说你不好,回头我就去砸他家的门。”

    胤祉“虽不知谁把消息透出去,但这事儿说到底是九弟嘴上没把门说错话,皇阿玛只叫九弟在家读书,算是轻判了,十弟别生事,事情闹大难收场,对九弟反而不好。”

    胤禟根本不搭理胤祉,翻身上马“四哥,十弟,众位大人,爷就先走了。”

    胤祉无奈地看向胤禛“九弟得脾气,真是叫人不知道如何说。”

    胤禛嘴角勾了勾,也不接话。

    胤禟驱马进城,叶淮等九皇子府的侍卫立刻跟上。一行人不过几十骑,这些侍卫身上的肃杀之气,倒比京城里其他王公贵族家养的侍卫还强横数倍。

    今儿休沐,来看热闹的不仅是普通百姓,还有些好事的二代子弟,只是他们不敢露头凑近了围观,只敢在城门口附近的酒楼上偷看。

    “我记得九阿哥外家只是个佐领,他们家能养出这般厉害的侍卫”

    阿哥们出宫建府,内务府配的侍卫什么样大家都知道,再没见识的都不会把九皇子身边的侍卫和内务府配的侍卫联系到一块儿,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些侍卫是九阿哥外家单独给培养的。

    在场有出身镶黄旗的纨绔子弟,他和九阿哥外家相熟,忙道“那不可能,九阿哥外家身份不高,原是正黄旗包衣,宜妃受封后才抬的镶黄旗,他们家没那个家底替九阿哥培养侍卫。”

    看看九阿哥身边的侍卫,一个个身高体壮,身上穿的戴的看着颜色常见,料子却都是好料子,要养出这么一支侍卫来,就算只有二三十人,一年没有几千两银子根本打不住,有宜妃补贴也养不起。

    宜妃再受宠,皇上平日里赏赐除了穿的用的,多是些只能供起来的赏玩之物,现银子除了每年固定的几百两份例银子,再加上逢年过节赏赐,一年到手的显现银约莫也能估个大概的数目。

    “那真是奇了怪了,九阿哥身边的这些侍卫从哪儿来的”

    有个董鄂氏旁枝的纨绔子弟,装模作样地学着文人雅士扇扇子“你们还忘了一个人,九福晋呐。”

    “你什么意思”

    “呵呵,九阿哥的福晋董鄂氏,在家做姑奶奶的时候在族里就有财神姑奶奶的诨号,听说出嫁时的嫁妆,明面上就比太子妃少两台。”

    这话说的只是明面上,暗地里董鄂家给添了多少嫁妆就不知道了。

    “再说练兵,董鄂齐世家往上数几代都是武将,董鄂齐世自己就是都统。手里有钱有人,帮女儿培养一队侍卫不过是捎带手的事。”

    “董鄂家允许闺女养侍卫”旁人不相信。

    “他们家就一个闺女,从小就宠,董鄂齐世以前去南边办差,他家大儿子留在京城,女儿一直带在身边,那叫一个要星星不给月亮。”

    “你怎么知道”

    “我也是董鄂氏,虽然家里不显,不才我跟董鄂氏齐世家大儿子董鄂长吉当了几年同窗。”

    “啧,照你们这般说,九阿哥沾了他媳妇儿的光”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九阿哥福气好呀,要换成他们,有身份又不缺银子花,谁耐烦受那罪辛辛苦苦去山东赈灾,回来还挨那些酸秀才的骂,吃饱了撑着。

    和那些自诩文人的家伙们不一样,今儿来看热闹的这些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们多是站九阿哥这边。

    “哥几个,咱们今儿凑银子去天香楼开一桌,小爷倒要看看,那些喝酒都配不上二两猪头肉的酸秀才,今儿能说出什么新花样来。”

    “那咱们走着。”

    大街上,酒楼茶肆里,九阿哥似乎成了所有人读书人嘴里的罪人,到处可见高谈阔论的读书人,围观的普通百姓却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般群情激愤。

    紫禁城脚下的老百姓那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土地,兼并,只这两个词就让他们的神经高度敏感。

    孔家这一代的衍圣公孔毓圻打扮低调地走在大街上,从这些流言蜚语中穿过,他感觉内心越来越沉重。

    “老爷,快午时了,咱们找个地儿用饭还是家去”

    孔毓圻皱着眉头没说话,只指了下回去的方向。

    如今这个时候,他真没胃口吃饭。

    身边伺候的人道“老爷,天下读书人都站咱们孔家这边,您不必太过忧心。”

    “唉,你不懂。”

    “老爷,今儿上午皇上还叫身边大太监传话给九阿哥叫他闭门读书,还叫九阿哥明日不必进宫,这就是表明态度,皇上还是尊着咱们孔家。”

    孔毓圻轻轻叹气,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哦。

    民意啊,最是逆不得。

    孔毓圻担心,再这样骂九皇子一两日会逼反民意,到时候他们孔家就成了百姓心中的坏人,他们孔家的名声就坏了。

    再者,孔家家大业大,不肖子孙也多,九皇子真要针对孔家,随便扒拉出的脏事就够把孔家衍圣公这块招牌搞臭。

    衍圣公挂着圣人的招牌,如果天下人不再相信这块招牌,他们孔家就完了。

    “老爷,京城不止百姓,还有无数的王公大臣,咱们好歹是买地,他们以前可是圈地,九阿哥这一出也是给他们使绊子,咱们且看吧。”

    王公大臣头上还有皇上,皇上如若真担心王公大臣们的意见,皇上对九阿哥就不是这般处理了。

    孔毓圻摇摇头“老夫昨日进京就给皇上递折子了,这都一天一夜了皇上还晾着老夫。”

    孔毓圻担心皇上对他们孔家有意见。

    乾清宫。

    梁九功办完差事回去,康熙一边看折子一边问道“外面还骂胤禟”

    “读书人不知内情,瞎胡闹罢了。”

    康熙轻哼“朕看着,那些领头闹事的读书人家里也没多少地,他们怎么就如此激动,看九阿哥不顺眼他们后头是不是有人支持”

    “奴才不知。”

    康熙扔开手中的折子,折子磕着桌沿跌地上,正好落在梁九功面前,他跪地上也不敢捡起来,只瞟了眼,看到折子上头写着孔毓圻的字号。

    “这两日好好给朕查,朕要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在后头怂恿。”

    跪在梁九功另一边的暗卫头子站起身,悄悄退下去。

    胤禟不知道内里的弯弯绕,也不知道他皇阿玛拿他当钓鱼的诱饵,回到府中他终于享受到了主子爷的服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不必说了,他家福晋居然还伺候他沐浴,这可是大婚以来头一回,喜得胤禟都要晕头转向了。

    叶菁菁主要听张春秋说胤禟身上的疹子没消完,回京城后药浴还要继续泡。胤禟偏不乐意,只说大热天的谁乐意泡热水澡,怎么说都不去。

    叶菁菁怕他身上的疹子有传染性,到时候连累她,好说歹说叫他泡热水澡,还答应给他擦药,才把他说服了。

    胤禟泡药浴的时候叶菁菁在一旁看了下,身上的疹子已经干瘪了,颜色发暗了,估摸着快好了,应该不会传染人吧。

    叶菁菁仔细打量,胤禟心里喜滋滋的,以为福晋关心他,他故意从浴桶里站起来,转身给福晋看。

    “你别担心爷,爷年轻力壮,过几日就养好了。”

    叶菁菁一点不害羞,反而双手抱胸大大方方打量他的果体“挺好,出去赈灾办了大事,还多了两块肌肉,四块变六块了。”

    见福晋欣赏他的肌肉,胤禟万分的得意,故意绷着肌肉给她看。

    叶菁菁只觉好笑,拍拍他的胸“坐下再泡一会儿,我吩咐杨贵给你做了好吃的,中午吃顿好的补补,下午我陪你午休。”

    福晋一心关注自己吃喝,外面的事情也不问他一句,胤禟心里感动“福晋,山东的事你不问我”

    “有什么好问的,你在山东的事刘山写信都告诉我了,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胤禟心头一梗“你就不怕皇阿玛不喜爷,以后都冷落我”

    “冷落就冷落吧,到时候我带你去外地,天大地大,正好去看看。”

    嘴上这般说,叶菁菁内心却觉得这次事情不一般,不过一两日工夫就闹的这么大,那些读书人就跟嗑了药似的激动,肯定有人在背后支招。

    “这可是天子脚下,我就不信皇阿玛一点安排都没有。”

    胤禟没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都听皇阿玛安排吧。

    “四哥说皇阿玛那边他去帮我说,现在想想还是别了,别让四哥为了我惹皇阿玛不喜。”

    叶菁菁嘴角翘起,收到刘山的信后,叶菁菁觉得这次胤禟去山东最大的收获不是心态上的转变成长,而是胤禟在他四哥那儿表明了心意,两兄弟之间关系亲近了不少。

    四阿哥既然主动提出帮胤禟,说明他对胤禟这个弟弟真上心了。

    中午胤禟大吃了一顿,午饭后夫妻回屋歇息,靠着软枕聊着京里京外的大事,自家的床太舒服了,没聊一会儿胤禟就睡着了,打起了鼾声。

    叶菁菁侧躺在他身边,仔细看他的脸,皮肤黑了,也瘦了,两个黑眼圈吊在下面好显眼,以往细长好看的手指上好多细碎的伤口。

    出去是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回来就成大老粗了。

    叶菁菁望着他出神,她没想到,出去一趟让他身心改变如此之大。现在回想起她看到刘山信里说到胤禟骂孔家那些话,她依然会被触动到。

    他生来就是身居高位的皇子,她不过是简单引导,他就能思考得如此之深,叶菁菁觉得,她以前对他太过于悲观,她应该多信任他一些,说不定有一日,他们两人能真正认识了解彼此。

    下午申时,慧心轻手轻脚地进门小声汇报“秦道然秦先生叫人来催了,皇上叫他教主子爷读书,这一天都快过去了,也该去前院读书了。”

    胤禟被吵着了,睡梦中微微皱眉,向床里面一个翻身,搂着福晋继续睡。

    叶菁菁的手放在胤禟背后轻拍了他两下,又对慧心做了个手势叫她出去。

    本来就是做个样子,就算要读书也不急在今天。

    慧心明白主子的意思,叫大厨房给住在前院的秦先生上了一盘茶点,叫人去回话,就说主子爷累惨了,加上府里还有事情要忙,读书就挪到明日。

    秦道然无法,只得说明日上午就开始读书,不能拖了。

    回话的人只能先答应着,等主子爷忙完了自然会来前院读书。

    傍晚,勉强睡够了的胤禟懒懒散散起床。

    “读书读个屁的书,爷不读”

    五阿哥胤祺和十阿哥胤俄带着福晋来九皇子府蹭饭,两对夫妻前后脚进门。

    胤俄给九哥九嫂行过礼后,胤俄笑着附和九哥“读个屁的书,万一跟街上那些读书人一般越读越糊涂,简直得不偿失。”

    胤祺不赞同两个弟弟“皇阿玛叫老九读书自然要听从,难道读书明理还成骂人的话不成”

    胤禟哈哈大笑“五哥这话说的巧,值得干一杯。”

    亲自给五哥,十弟倒酒,兄弟仨喝一个。

    叶菁菁亲自招待两妯娌,五福晋今天进宫给皇祖母请安,下午又去了翊坤宫坐了坐才出宫。

    五福晋“外面闹得大,宫里面都知道了,额娘叫我给你和九弟带话,叫九弟安心在家读书,皇阿玛自有安排。”

    叶菁菁微笑道“巧了,我们跟额娘想得一样。”

    五福晋捂嘴笑“额娘在宫里还夸你了,说你做事有条理,外面再闹你也坐得住,关起门来过日子,不给人家看热闹的机会。”

    五福晋说人家两个字的时候指了指隔壁,显然说的是八福晋。

    叶菁菁算一算日子,过不了多久就是八月十五了,索额图快死了,到时候大阿哥在外办差,太子损失惨重,又要轮到八阿哥春风得意了,八福晋的尾巴又要翘起来了。

    不用等以后,从昨日起,八福晋得知读书人大骂九皇子她的尾巴已经翘起来了。

    死对头就是这样,你倒霉,我就高兴。</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