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029

    晚上。周明友来请沈煦过去吃饭,感谢他在省城为周明苏所做的一切。席间, 周大海提出从周明苏的四千块里拿出五百给沈煦。

    “大伯, 你这就外道了。都是一家人,那是我姐。我姐被人欺负了, 我能不帮忙吗这钱我不能要”

    周大海直接将五百块塞给他, “这不是外道不外道的问题。要没你,别说四千,她怕是连四百都拿不到。真要就这么两手空空离了婚。她和孩子怎么办更何况,你跑上跑下, 费的力气暂且不说。这相机胶卷不要钱”

    沈煦还真不要钱

    “行了拿着吧你要是心里过不去,就当是借的。听明友说, 你这回去省城买了不少药和营养品,花得多。这些你先用着。大不了往后你有了再还我们。”说完, 又摆手, “不着急。你慢慢来”

    沈煦哪还看不出,这是怕他钱不凑手, 变着法子补贴他。心中一暖,却还是将钱推了过去, “大伯, 我手头还有。你不用替我担心。不瞒你说,过几天运输队那边招工,我会去报考。”

    周大海一顿, “运输队可不是一般的难进。能成吗这事你有多大把握”

    “不说十成十, 总有个七八分吧。大伯, 我能开车,还会修车。在咱们阳山县,像我一样会开会修的,一只手就能数得清。我打听过了,运输队目前司机和维修技术员都缺。我有这门手艺,一个人能抵两个人用。比别人有优势。”

    这么说,周大海倒没怀疑,将五百块钱收回来“行你既然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都说好人有好报。你能认识这种懂车且愿意教你的朋友是你的福气。有这门技术傍身,就是这回聘不上运输队,也不愁找不到事做。别的不说,就说咱们公社的吴师傅,多吃香。”

    沈煦点头,这年头确实如此。他笑眯眯望向周明友,“技多不压身。改明儿要是有机会,让明友跟着我学。”

    哪个男人不喜欢车周明友十分高兴,可转瞬又落寞起来,“三哥别逗我。就是你愿意教,哪来的车给我练即便你去了运输队,这运输队的车也不能让你这么干啊”

    沈煦摆手,“没事。运输队总有不忙的时候,车子闲下来,空着也是空着。我估摸着自己出油费,再给队里点使用费,应该能行。就是不行也没关系。等咱们大队买了拖拉机,还不让你练个够到时你做咱们队的拖拉机手,不但赚的工分多,还比下地轻松。”

    周明友越听越觉得好笑,“三哥,就咱们大队,还拖拉机呢我看我还是今晚做个梦比较快”

    “你就不能有点出息”

    “哥,这不是出息不出息的问题。伟大的主席说过,咱们得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沈煦轻笑,将朝阳鞋厂和百货商场的合同拿出来。

    周大海大惊,周明友更是张大了嘴巴,“三哥,你这是什么时候弄得”

    省城是两人一起去的,沈煦搞出这么个大招,他居然半点没察觉

    “自然是你不知道的时候”

    周明友

    沈煦转向周大海“大伯,合同里说的就是之前我自己做的那些辣椒油,给你们送过两碗,你尝过没,觉得咱们这副业可还行”

    “你把合同都签了,现在才来问我行不行”周大海怒瞪过去,“你胆子课真大合着你问我要介绍信,为的就是这个”

    “哪能啊大伯,你误会了”沈煦自然不会承认,“我本来也没想过这玩意儿能卖到省城去。那介绍信,真的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我们去省城看病,也不知省城医院好不好进,有没有什么讲究,用不用求人办事。

    说起来这合同也是巧了。为着明苏姐的事,我不是特意去蹲了两天朝阳鞋厂吗这两天认识了一位大爷,我想和他攀关系,总要拿点什么出来套近乎。幸好之前我接辣椒油这活的时候觉得好吃,便额外自己多弄了几瓶。

    我把这东西拿出来给大爷吃了。他很喜欢,问我有没有的卖,还说他们厂里每个月的福利也不知道是从哪弄来的,难吃得很,要是换成这个就好了。

    他这一说,我便动了心思。想着咱们大队庄户人家每年就靠这么点地里的粮食和工分,过得紧巴巴的。若有个别的进项,大家也能多吃几顿肉,多做几身新衣裳不是好在大爷的儿子在鞋厂有些人脉关系,有他做中间人,朝阳鞋厂这合同签的还算顺利。

    我又想着,既然朝阳鞋厂能和咱们定,别人未必不行。于是就打算多跑一跑,看有没有戏。去别的厂子碰运气,费事费力,不如去供销社,那可是买卖东西的场所。若是这辣椒油能在省城供销社打开销路,我们这副业也就稳了。这才有了百货大楼的订单。”

    说得轻巧,周大海却明白这其中的艰难,沈煦能在几天时间里,拿下这两个订单有多不容易。他一声叹息“你有心了只是这东西好不好做赚吗”

    “好做只要用心,保管一教就会。松玉也就看我做了一回,已经能做得像模像样了。至于赚头我也算过。素的每瓶本钱五毛,荤的七毛。”

    周明友浑身震了震,“合同上写的供给百货商场的价,素的是一块,荤的一块三,等于每瓶都能赚五六毛钱。一千六百瓶,也就是八百多块”

    天哪照这个利润,要能和省城那边一直合作。过个一年半载,他们大队说不定真能买拖拉机

    周明友激动得站了起来,周大海瞪了他一眼,“坐下多大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

    “爸,我这不是不是太震撼了吗”

    别说周明友,就是周大海难掩面上的喜色,可他没忘了一点。

    “三子,这辣椒油我从来没见过,也没吃过。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

    沈煦摆手,“大伯的意思我明白。我也是队里的一份子。小时候,妈妈对我不好。大伯和乡亲们没少塞吃的给我。尤其是大伯。我都记在心里。这些年我也没回报过大家。如今有机会能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了。”

    他做老干妈,本就是为了上水村。替原身还恩是其一。其二,他想让全村人受他的好处,记他的情分。哪怕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念他的恩义也够了。

    他早晚是要改回沈姓的。一来他想换回前世的姓名。二来他这具身体的生父姓沈。他和向桂莲之间早晚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别看如今周大海和周家族里的长辈都向着他,但真到了和向桂莲鱼死网破的时候,周家宗族不一定还向着他。

    而周家是上水村的大姓。不可小觑。他得未雨绸缪。

    更重要的一点,他始终没忘记,这是个特殊的年代。距离运动结束还有两三年。这期间,谁也保不准会不会出点什么事。若真被他遇上了,有人站在他这边,为他说话,替他出头也是好的。

    还有便是,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才不会盯着某一家看。沈煦可不想自己每天多做点好吃的,就被人背后放冷箭。

    “大伯,我想过了。辣椒油赚头是有。但怎么实施下去是个问题。当然,最好是在村里办个厂。每一项程序都在厂里完成。哪些人负责做豆豉,哪些人负责做辣椒粉,哪些人负责处理荤腥,分工明细,最后再炒出来装瓶封口。”

    周大海点头,“这我知道,就跟如今的食品厂一样。只是咱们村条件不行”

    “对咱们村没有这么大的地方,也没这么多钱去建设。便是建起来了。怎么管理也是个大问题。目前一切都还不成熟,尤其还不晓得省城那边的合同能否一直持续下去,投入太大过于冒险。不可行。因此,我建议各家做各家的。”

    沈煦喝了口酒,继续说,“就和我当初一样,每一项工序都自己搞定。做好成品再交上来。队里统计每家做了多少瓶。等货卖出去,利润的三成留下做大队的备用资金,七成发下去,算是大家的收益。”

    “这样也就等于各家做了多少得多少。不像地里,还讲究个人五劳五。倒是省得有些人浑水摸鱼。”周大海鼻子一哼,最看不惯这些偷奸耍滑的老鼠屎。

    “只是辣椒油的副业如果真搞起来,怕会生出另外的问题。比如,辣椒油比地里的活计轻松赚钱,大家把时间精力都放在这头上,会荒废了土地。不管怎么说,粮食还是咱们的根本。”

    周大海“这个好解决。必须保证地里的活计完成好。工分不达标的,队里不收他们的辣椒油。”

    沈煦摊手,如此一来,倒是没事了。

    三日后,队里果真收到了朝阳鞋厂和百货商场汇过来的定金。至此,周大海一颗心才终于落了地,拿着合同和汇款单去找刘金水。当天下午就发广播将全村人召集起来,说明此事。

    众人欢呼声此起彼伏。

    “三子可真厉害”

    “我就知道三子有本事之前还觉得他把工作让出去吃了大亏。现在才知道,这聪明人到底是聪明人,没工作,也有别的出路。好样的”

    “哎,我怎么就没个三子这样的儿子我要有,做梦都能笑醒”

    “噗嗤,你是做梦都想有。可人家有的还不想要呢”

    “也就向桂莲拿着周爱军当宝。就周爱军呵,我看连三子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向桂莲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人群中,向桂莲一张脸黑成炭。

    周大海高呼“静静大家静静先听我说我和刘书记商量好,这辣椒油的做法是周爱民同志想出来的,奖励周爱民同志五十块钱。省城的合同也是周爱民同志拉来的奖励每瓶五分钱

    往后不论是谁给咱们大队拉来订单,凡是一百瓶以上的,都按每瓶五分钱给与奖励一百瓶以下的,那就当是给咱们大队做贡献了有没有意见”

    沈煦很是诧异。后世做销售算的是提成。这年头不兴这个,未免被人往个人主义上靠,不能出现提成的说法,但奖励是可以有的。这种将提成明面化的主意是他出的。他知道。

    可让他没想到的事,还额外给了他五十块的奖励。不用问,也晓得必然是周大海为他争取的。

    全村人现在都还沉浸在能赚钱的喜悦当中,这机会可全都是靠了沈煦。因此大伙儿一致表示“应该的没意见”

    “行没意见,那么队里就去统一采买原料。”

    如今买啥不仅要钱,还要票。个人还真买不来这么大的量。而大队不同,不需要票,可以去公社打报告。公社鼓励副业,自然会同意。有了盖章文件,又有汇来的钱款,原料就容易了。

    “咳咳”下头人声鼎沸,周大海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分贝,才让自己的声音通过喇叭传达出去,“到时候各家根据自己能做多少瓶来领取原料。原料的费用从所得利润中扣。如果自家有原料的,也可以用起来”

    “明天,周爱民同志会把辣椒油的制作过程给大家演示一遍。想学的,上午十点在打谷场集合。”

    就此,关于上水村开展副业的历史性事件便这般定了下来。

    回家的路上,沈煦揣着奖励的一百三十块钱,心里美滋滋的。

    与九哥的买卖赚了四百五;给李成斌的手表赚了六百五;合计一千一。看起来是够支付运输队的工作费用了。奈何在省城给三娃看病以及从李成斌手里买了一批鞋子,加起来去了近三百。

    田松玉那里四百块的分家款倒是没动,有了这一百三,只需再从里头拿几十块就够了。等手里的那批鞋子卖出去,还能赚不少。

    按理,为着朝阳鞋厂和百货商场的订单,他花出去的礼都不只这个价。是实打实的亏本买卖。但沈煦觉得值。

    往后在上水村,只要他不作死,有人敢背后搞他,那就是忘恩负义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