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出门赴宴

小说:帝相两倾国 作者:敛舟
    “多谢师姐。”关雪净得了冯静苏的保证, 送了一堆剥好壳的花生过来,“尝尝, 凤凰楼的盐焗花生, 别处吃不到的。”

    冯静苏捏了一颗吃了, 确实和别处的不同,香酥可口。她出门叫来管事,要了一包盐焗花生。

    “是不是给薛三小姐的?”关雪净一脸八卦地问。

    “知道你还问?”冯静苏十分坦然, 这种事可瞒不了飞叶津出来的弟子。她们在书院里看过太多,女子间是不是这种关系一眼就能看出来。

    两人又说了许多, 一直到晚饭前才分手。冯静苏走进薛艾房间的时候,薛艾正在吃晚饭。

    晚饭只有两个菜, 连汤都没有。冯静苏看得直皱眉。“你晚上就吃这个?”

    梦安站在一旁,冯静苏来了,她就知道自己要出去了。临出门时她道:“公主,小姐吃得一直都是这么差的。”

    “苏姐姐, 你有没有吃晚饭?我让梦安去厨房弄点吃的。”

    “不用了, 我吃过了。”冯静苏摆手让梦安出去,“怎么吃得这么差?就算你只能吃菜叶子, 也该吃点好的菜叶子, 你娘就这么苛待你吗?”

    薛艾摇摇头, “没有, 你也知道我吃不得太油腻的东西,这种清粥小菜吃着舒服。”

    “你总说是因为身体原因,你看过大夫吗?”冯静苏过来坐到她身边, 果然见饭菜里只有一点油星,难怪薛艾一直都这么瘦弱。

    “看过啊,大夫都说是先天不足之症,其实我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和我一起的哥哥都夭折了。”薛艾是龙凤胎,先天不足,所以一直都有一些小病小灾,能活到现在已经让很多人意外了。

    冯静苏现在特别想带薛艾回一趟飞叶津让血蚕看看,就算是宫里的太医她都不大相信。可惜血蚕一般不会出书院,又没有收入室弟子,她现在也不便回去,一时之间她也没有办法。看来只能让关雪净带消息回去了。血蚕每年都要下山亲自采买一些珍贵药材,期望能够尽快来云国吧。

    见到冯静苏,薛艾原本吃的就少,这下基本就不吃了。梦安进来收拾了碗筷,送上热茶。

    “苏姐姐,你怎么这会儿来看我?”一般不都是晚上来吗?

    “刚和关家三小姐见过面,回宫之前再过来看看你。”冯静苏说着将那包盐焗花生拿出来,“关三小姐推荐的,她是吃花生的大行家,她说好吃的花生绝对错不了。”

    “关三小姐?”薛艾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哦,那位和你一样在飞叶津学习的关三小姐!”她剥了一颗花生,放在嘴里嚼了嚼,确实好吃。

    “好吃归好吃,你身体不好,别贪吃。”冯静苏看她吃了几颗不打算停手的样子,伸手将花生扫到一边,不给吃了。

    “哦。”薛艾乖巧,不过还是将手上的最后一颗花生塞进嘴里。哪知还没等嚼,冯静苏的唇已经覆上来,一番纠缠过后,冯静苏愣是从她嘴里将最后那颗花生卷了去。

    此刻的薛艾哪里还会在意花生?满嘴都是冯静苏的味道。她红着脸,皱着眉头,“苏姐姐就知道欺负我!”

    “不欺负你欺负谁?”冯静苏居然还理直气壮。

    薛艾抓着她的衣襟,一副要兴师问罪的样子,冯静苏好笑地看着她,“那我也要欺负回来!”薛艾抬起头,主动吻上冯静苏的唇。

    真是一只大胆的小狐狸。

    两人腻歪了一阵,冯静苏毕竟出来很久了,没有留到很晚,赶着回宫了。

    她今天出宫是走宫门出来的,回宫自然也要从宫门走进去。刚刚进了宫门,前面就有一个宫女等候,说皇后请她过去。

    冯静苏跟着宫女来到凤德宫,皇后正在和宫女们一同绣花,见她来了,让人将绣花的东西都撤下去,“云逸,你午饭后就出宫了,如今晚饭都过了,你才回来?”

    冯静苏一听这话茬就是关于宫规戒律的,她低头道:“是云逸回来迟了,请娘娘恕罪。”

    皇后摆摆手,“言重了。本宫执掌后宫,总是希望人人都能守规矩,免得做出错事。你是陛下看重的公主,赐了你出宫腰牌,所以这种事本宫也从未过问过,不过你到底是个公主,又已经及笄,正是该指婚的年纪了,整日里往外跑,难免招惹些闲言闲语的,到时候陛下问起来,本宫也不好替你担待。”

    冯静苏一脸恭顺,“是,云逸明白,日后会尽量留在宫中,不让娘娘为难。”

    “你是个懂事的。天色晚了,赶紧回宫吧。”皇后似乎很满意冯静苏的态度,并没有过多为难,看到冯静苏走了,她摇摇头,“也就做做表面样子吧,她会武功,真要出去,谁还能拦得住她?”

    采荷端了刚刚送来的补品,“娘娘,您该说的都说了,云逸公主能听自然是好事,不听您也已经尽到了规劝之责,这就够了。”

    皇后喝了一口补品,“宫里这么多孩子,哪个出了差错都是本宫的责任,这后宫之主不好当啊!”

    冯静苏回宫的路上顺道去了安泰殿。德妃看见她来十分高兴,见她穿着民间衣服,笑道:“你又跑出宫去了?”

    “霜娘,我去见我师妹,关家三小姐了。”冯静苏对于德妃从无隐瞒。

    德妃想了想,“是了,关家三小姐也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你都回来了,她是不是也快回来了?”

    冯静苏点头,拿着旁边的铁剪子拨了拨火盆里的炭,让火烧得更旺一些。“还有半年时间。”

    “一晃都这么大了。”德妃感慨,“她是安国公府唯一的嫡出小姐,恐怕一回来,提亲的人就要踏平门槛喽。”

    冯静苏心中一凛,她还没有注意到这一层。确实,关家手握兵权,安国公虽然有三个女儿,可是前两个都是庶出,唯有关雪净是嫡出,绝对炙手可热。看来她要提醒关雪净早做准备,别刚回来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嫁出去了。

    冯静苏又说了自己被皇后叫去训话的事,德妃笑道:“皇后可是忍了你好久了,今天这番话已经算客气了。云逸,不管你心里怎么想,怎么做,至少在表面上,她是皇后,这个面子你要给的,否则连皇上都会难做。”

    “我知道。”冯静苏陪着德妃又说了一会儿话,见太晚了,便起身告辞。

    刚刚从安泰殿出来,她就隐约看到一道身影从眼前闪过。她立刻追着身影出去,追了没多久就失去了目标。她停下脚步,左右看看,这里是太医院附近,晚上除了值守的两个太医和几个太监外,一般不会有其他人。难道是自己眼花了?要知道能从她眼皮子底下逃走的人,整个皇宫里怕是都没有。

    冯静苏拍拍自己的头,大概今天有些累了,否则不可能有人能逃过她的追踪。

    等她回到慎和宫,翠叠等得都着急了。“公主,奴婢之前派小方子在宫门口等着,他回来说您被皇后叫去了。”

    “皇后叫我去说说话,没事的。”冯静苏安慰了翠叠,又要热水沐浴。

    “公主,今天实在太晚了,您当心着凉。”翠叠不放心地叮嘱着。

    “翠叠,你放心,我这辈子都不会着凉的。”她可是一不留神就会把自己冻起来的人,怎么会着凉?

    翠叠也不明白,料想是和公主练的武功有关,她不懂,也不纠结。

    正月初七,薛艾带了礼物,登门拜访明琦长公主。明琦长公主的女儿灵心郡主刚好随丈夫进京述职,此时正陪着母亲。听明琦长公主说起薛艾的事,灵心郡主拉着薛艾的手说:“薛三小姐,我常年不在京中,母亲一直都是一个人,你能时时来看看母亲,也算替我尽孝了,我要好好感谢你才是。”

    “郡主言重了。一直都是长公主照顾我的。”薛艾乖巧可爱,一举一动都是大家规矩。

    灵心郡主怎么看怎么觉得和京城里的传闻对不上号,心中狐疑却不好多问。

    薛艾带来自己抄写的一本佛经,她的字端庄秀丽,纵然在男子中也是不输的。明琦长公主看完喜欢地不得了,亲自去佛堂供到佛前,又开始念经。

    灵心公主趁机拉着薛艾出来,“薛三小姐,过几天我就要离京了,母亲年纪大了,难免多些离愁别绪,最近一段时间还请你多过来坐坐。我母亲的脾气有些古怪,却十分喜欢你,我知道我这个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但还是希望你能答应我这个不情之请。”

    薛艾当然答应。“郡主可千万别这么说,能得长公主喜欢,那就是我的福气了。郡主也该知道我在家里是不得宠的,长公主对我这样好,我心里感激都来不及呢。”

    两人越说越亲近,很快就处得如同亲姐妹一般。薛艾临走的时候,灵心郡主送了好多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太珍贵的,但是都是薛艾平日里用得着的。

    回去的马车上,梦安道:“小姐,灵心郡主真是贴心,送您这些吃穿用度可比送银子强多了。”好多东西都是宫中特供,外面有银子都买不到的。

    “是啊。”薛艾看着那堆了半个马车的东西,“郡主有心了。你记得回去后嘴严点,别让姐妹们觉得咱们得了好就猖狂。”

    “我知道了。”梦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小姐,您别嫌我多嘴,这么多年您都受委屈,如今总算好过一点,您也别太低调了。府里那些人踩咱们都踩惯了,也该让他们知道知道,您也是个主子的。”

    薛艾拉住梦安的手,“跟着我你受苦了。”

    梦安眼泪都快出来了,“小姐您这说的什么话,我从小就跟着您,哪里有什么苦?我只是心疼您,明明是正经的嫡女,在府里过得比庶女还不如。”

    “梦安,每个人求的东西不一样。有人求锦衣玉食,如意郎君,我不求那些,我只求心仪之人白首莫负,其他的我都不在乎。”只要能和冯静苏在一起,哪怕没有名分,哪怕永远见不得光,哪怕要经历危险,她都愿意承受。

    长公主送了薛艾一车东西的消息在平乐阁的小丫鬟一趟一趟往院子里搬东西的时候就传遍了整个后宅。薛莹听到后气得不行,“长公主到底看上那丫头哪一点?就是个会装傻的,在家里跟木头似的,到了长公主府就扮乖巧,长公主就是活生生被那丫头骗了!”

    茹眉端着刚刚从大厨房拿回来的补品,“小姐,大正月的,别气着自己,吃点补品养养身子。”

    薛莹一边气呼呼地吃着补品,一边想着自己怎么也能得到贵人的看重。府里薛艾有云逸公主和明琦长公主护着,薛芷和薛艺有宫中的汪昭媛做靠山,只有自己和薛若没有皇家人撑腰,可是自己能和薛若比吗?在这么下去,自己岂不是要被比下去?她也不和旁人比,至少在薛府,她无论如何都要做那个拔尖的。看来自己要找个靠山才行。

    机会就在眼前,正月十一,是皇帝的生辰万寿节,宫里照例安排了宫宴,薛莹费心打扮了一番,要让宫里的贵人们看重自己。

    到了时间,大家在门口集合。潘氏十分满意薛莹的打扮,粉红色的小袄,绯色长裙,看着就显娇嫩可人。再看薛艾,竟然还没有穿那套雪缎衣服,潘氏再次觉得通罗雪缎给薛艾就是浪费,一次次赴宴都不穿,那又何必霸着不放手呢?给薛莹多好。

    没等潘氏开口,薛芷先开口了,“三妹,你不是有一套通罗雪缎做的衣裳,怎么也不见你穿啊?”

    薛艾指了指自己身上这套鹅黄色的衣服,“这套是父亲送来的,我更喜欢。”她现在的东西都是潘氏让人送到前院,薛相找人检查后再送去平乐阁,虽然转了一次手,但东西还都是潘氏准备的。薛艾却只说父亲,并不提潘氏。

    潘氏懒得和她说话,见人都齐了,“上车吧,别误了时辰。”

    母女六人上车,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此时宫门前已经停了几辆马车,有夫人小姐在下车。

    大家见了面互相打招呼,因为还在正月,免不了要拜年。小姐们过年穿的衣服大多是红色粉色一系,倒是薛艾的鹅黄色衣服十分显眼。

    “小艾!”

    薛艾听到有人叫自己,她回头望去,是安明侯府的大小姐陈欣欣。“欣姐姐。”

    两人互相见礼,拜年。陈欣欣是和母亲,大嫂一同来的。她的大嫂申之春看到薛艾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陈欣欣赶紧给两人介绍。

    薛艾见礼后笑道:“之前方怡侯府的宴会,申二小姐办得很好呢,好多人都夸二小姐能干,想必少夫人也是一样能干了。”

    申之春听薛艾提起妹妹,拉着她的手说:“我家二妹与我说过三小姐,说是想象不出的美人儿,我还道她夸张,如今看来,真的如天上的仙女一般。”

    都是官家小姐,这种面子上的客套话每个人都是信手拈来。潘氏看到薛艾左右逢源的样子,“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吗?”原来十多年来,她都不曾看到这个女儿的真面目。

    薛莹一直站在潘氏身边,闻言冷哼了一声,“娘,如今您知道三妹心机有多深了吧?她知道您不喜欢她,所以就一直藏着,否则您当初怎么会把太子的那门亲事给她?如今她亲事也定了,再不用藏着了,这不就露出狐狸尾巴来了?”

    潘氏心里有气,这丫头竟然连自己这个亲娘都瞒着,实在可恶!

    薛艾和陈家人说完话,回来自家这边。

    “走了!”潘氏不理她,带着薛莹往前走。

    薛芷看着薛艾,“三妹好厉害,连安明侯府也认识了。”

    薛艾低头走路,“我一共就认识这么几家小姐,不比二姐认识的小姐多。”

    后面的薛若插话道:“三姐认识的人虽然不多,可是不是侯府就是长公主府,还有一个凤家大小姐,这些人可是不好结交的,也不知道她们为什么都愿意和三姐交朋友?”她这话听着是在奉承薛艾,其实是指薛艾用了一些手段在能拉拢这些人。

    薛艾轻笑,“这大概就是四妹无法认识这样门第的原因了。”这样的高门勋贵,哪个不是人精?薛家小姐的出身已经不低,如果人家还不愿意做朋友,那就只能说明是自己的问题。

    薛若言语间没有占到便宜,还被说了一句,薛芷趁机收兵,冷笑着看着薛若。

    薛若也不想给薛芷看笑话,也闭了嘴。

    走在最后的薛艺听着几人的言语交锋,无奈摇摇头,这几个姐姐为什么到了一处就要吵,大家都是姐妹,和睦相处不好吗?

    众人到了设宴的沁月阁,殿里面都是人,只是人虽多,大家都有了良好的规矩,即便说话也都是窃窃私语,所以并不吵闹。

    薛家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这会儿里开宴还早,皇后和妃嫔们也没来,倒是有几个公主已经到了。薛艾伸着脖子找了好久,并没有看到冯静苏的身影。

    她正找着,一个丫鬟走过来,“薛三小姐,我家小姐请您过去说话。”来的正是凤千姿的丫鬟白方。

    薛艾跟潘氏说了一声,就跟着白方走了。不一会儿,薛莹、薛芷、薛若全都跟相熟的闺蜜一边聊天去了,只有薛艺安安稳稳地坐在位置上。

    潘氏问:“艺儿,你没有相熟的朋友吗?”

    薛艺摇摇头,“艺儿不常出门,并没有朋友。”她看着场中聚在一起的一群群人,只是看着,眼中没有羡慕,也没有厌烦,就好像一湖平静的水,无波无澜。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