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皇后和贵妃

小说:帝相两倾国 作者:敛舟
    谢妈妈领了库房的账本, 翻开一样样斟酌。府上没有小姐出嫁的先例,她只能挑些好东西先记着, 之后再请潘氏增减。

    等她将选出来的东西都记好, 带着单子去库房确认东西的时候, 却发现好多东西都不在了,这可让她惊出一身冷汗,难道相府出了贼不成?负责管库房的婆子道:“这些都是夫人吩咐的, 一早就搬去了里面的小库房。”

    婆子领着谢妈妈进了里面的小库房,果然东西都在。谢妈妈问:“这些东西为什么要挪进小库房?”

    婆子摊手, “谢妈妈,您要是不知道, 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哪里知道?”

    谢妈妈看了一遍小库房里的东西,又和自己手里的单子对了一遍,发现单子里一多半的东西都在这里,都是库房里最好的东西。她有些明白了, 潘氏收着这些东西大概是打算给大小姐薛莹做嫁妆的。

    她回去重新拟了一张嫁妆单子, 这次都是大库房里的东西。单子交到潘氏手中,潘氏看了看, “这些东西都是顶好的, 原本该都给艾儿的, 可是库房里就这么多东西, 相爷却有五个女儿,虽说那两房的我不用出这么多嫁妆,可我是嫡母, 总不好一点不出。还有莹儿,年纪不小了,又是相爷的长女,出嫁自然不能寒酸。”她拿着笔在单子上勾掉了几样,谢妈妈看着都是单子里最好的东西。

    潘氏勾完,看着嫁妆单子,“也不知道别家小姐出嫁的嫁妆如何,也不对,艾儿是嫁去宫里,府里可别出多了,让人以为相爷私下贪银子就不好了。”说着,她又勾掉了几样。“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谢妈妈都快忍不住了,好歹是相府嫡女,又是嫁去皇家,这嫁妆也太寒酸了。

    “夫人,三小姐是嫡女,嫁妆多些也是给天家的脸面好看。”

    潘氏点点头。“东西就这些吧,我名下一共有三个铺子,给莹儿留两个,给艾儿一个,这些看着不多,都是我这个当娘的出的,宫中还要出一份嫁妆的,再加上东宫送来的聘礼,总数也不少了。艾儿是个侧妃,不好越过正妃去,免得日后被正妃穿小鞋。”

    潘氏这一番算计之后,她自己给薛艾备下的嫁妆真的就是一般官宦人家的一个零头。这件事她知道薛相不会同意,所以在薛相面前只字未提。她是小门小户出身,原本自己的嫁妆就不多,好在薛相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薛家之前虽然不是望族,银钱上是不缺的。薛相进京后在京城附近置办下几个田庄,京城里也有商铺,并不需要潘氏往宫中贴补。即便这样,加上这么多年的积蓄,潘氏的底子还是薄。在她心里,薛艾就不该来到这个世上,当初儿子夭折的时候薛艾就该一同去死。当初占了她儿子的命,如今还想来占她女儿的嫁妆,她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于潘氏的算计,薛艾不知道,薛相不知道,但是汪氏知道。在婉宁苑里安排一个眼线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潘氏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汪氏手里。

    薛芷最近才被薛相放出来,乖巧得很。“娘,大夫人真的对三妹这么狠心?三妹要是带着这些嫁妆出嫁,不仅会被京城里的人笑掉大牙,还会被皇家看不起的。”

    “大夫人这是真想逼死三小姐啊!”虽然说潘氏和女儿的关系越差越好,但是都是当娘的,汪氏一想到薛艾出嫁时面临的尴尬局面,她都有些不忍心。她就想不明白,自己的女儿,潘氏怎么就能这么狠心?

    薛芷已经觉察到危机感,“娘,大夫人这么吝啬,那我和五妹的嫁妆岂不是也……”她要是面临薛艾那种境地,想死的心都有了。

    汪氏拍着她的手,“你呀,真是个孩子。嫁妆虽说是娘家准备,但是大部分都是当娘的给攒下的。你放心,娘虽然不是正妻,可是你外祖家门第高,银钱从来都不缺的。娘当年出嫁的时候,虽然是妾,你外祖母也给了娘一大笔嫁妆,等你出嫁,娘给你带走一大半,加上宫中的,绝对不比别人差。”汪氏摸着女儿漂亮的脸蛋,“我的女儿,必然要十里红妆地风光出嫁。”

    “娘,”薛芷扑到汪氏怀里,“您对我真好。”

    “傻孩子,你可是娘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哪能不好呢?”汪氏拍着薛芷的后背说。

    是的,十月怀胎,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哪个亲娘忍心苛待?潘氏忍心。作为当家主母,宫中大约会给每个小姐多少嫁妆她心里是有数的。在这个数上,她悄悄克扣了两成,放到了薛莹的嫁妆里。她很清楚,如果她敢克扣三个庶女的嫁妆,人家亲娘是绝对不是同意的,唯有薛艾,根本不会知道嫁妆应该有多少,其他人也不会在意,这样她才能给薛莹攒下更多。

    潘氏准备克扣薛艾的嫁妆这件事没人知道,但是潘氏在给薛艾准备嫁妆这件事府里都知道了。为此薛莹还闹了两天脾气,觉得这么早就开始准备嫁妆,潘氏就是向着薛艾。

    梦安把这个消息告诉薛艾,薛艾揉了揉眉心,甩着因为写字酸疼的手腕,“那是母亲的事,随她怎么准备,咱们不用管。爹娘给多少都是对我的一片心意,梦安,这件事不用再提。”她现在正在算计着怎么置她的未来夫君于死地,没有婚礼,哪里还用的着嫁妆?都是多虑。

    梦安过来帮着薛艾揉捏着肩颈,“小姐啊,您都闷在房间里好多天了,夫人不让您出门,可没说您不许在府里走动啊,您好歹出去转转,透透气也好。”

    薛艾也觉得自己确实闷得够久了,刚好该整理出来的东西都已经整理好了。她是个谨慎的人,把没用的纸张全都烧掉,最后留了一份整理好的名单让梦安藏好,这是要交给冯静苏的。

    “别出院子了,免得麻烦。”薛艾就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最后在院中的石头凳子上坐下,看着树上不断飘落的树叶。不知不觉冯静苏已经回来一年多了,去年这时候她因为帮助冯静苏在明琦长公主府出了风头,后来被庄家人指使土匪掳走,要不是凤家人相救,现在周年都烧过了。那一晚,在明琦长公主府,她和冯静苏互相表白了心意,那是两人相拥而眠的第一晚,她躺在冯静苏的怀里,睡得格外安心。

    一年倏忽而过,她的生活忙碌了很多,也踏实了很多。有了一个目标,并且要运用所有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嗷嗷嗷!”一旁的红狐狸看见薛艾开始在笼子里大叫。

    梦安笑道:“绯云也想小姐了呢。”

    薛艾让梦安去厨房拿块鸡肉过来,她要喂绯云。

    小狐狸已经长成了大狐狸,退去了青涩幼稚,绯云展现出惑人心神的美貌。

    “绯云,你怎么会越长越漂亮呢?我也想像你一样,这样苏姐姐就不会嫌弃我了。”冯静苏到现在都不肯碰她,她知道这是尊重,可是也让她很苦恼啊,她真的很想和冯静苏有更多的接触,想到冯静苏的美貌,她有些想流口水。她真的不知道原来女人也会好色的,不巧自己就是这样。

    梦安取来一大块鸡肉,薛艾看得直皱眉,“这么大块啊,绯云能吃得下吗?”

    梦安笑,“小姐,绯云长大了,不用小块小块喂了。”

    薛艾将鸡肉丢进笼子里,绯云叼起来放到笼子最里面,然后才趴下慢慢吃起来。

    “还知道护食。”薛艾点头,果然还是狐狸聪明。

    她在院子里待够了,又回了房间,不知道今天冯静苏会不会过来,这是她每天都在盼望的事。

    今晚冯静苏没有出来,因为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写信给皇后,说自己在云国境内遇袭,所幸他和和嘉公主都没有事,刺客已经抓到,经审问是二皇子派出去的人,太子让皇后询问王贵妃,她必然是知情的。

    皇后亲自带人搜查了椒兰宫,还真的查到了和二皇子密谋要刺杀太子的书信。皇后拿到了物证,让人请来皇帝处理此事。

    皇帝看了书信,问王贵妃:“你有什么要说的?”

    王贵妃跪地磕头,“陛下,臣妾冤枉啊!臣妾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书信,更没有和二皇子密谋要刺杀太子,一切都是有人栽赃嫁祸,要除掉臣妾和二皇子啊!皇上明察啊!”王贵妃边说边哭,期期艾艾的模样令皇帝也不忍了,让人将她扶起到一旁坐着。

    皇后一看这架势不对啊,“陛下,贵妃勾结二皇子刺杀太子一事,人证物证俱在,抵赖不得!”

    皇帝感觉自己的头在疼,他派人去宫外叫来二皇子,让他自辩。

    二皇子看到痛哭的贵妃,看到皇帝手里的书信,低头道:“父皇若是要治儿臣的罪,儿臣无话可说。只有一句,儿臣没有刺杀太子,更没有和母妃联手刺杀太子。”

    皇帝的眼眸微微眯起,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几下,“那这封信你如何解释?”

    二皇子道:“回父皇,儿臣要见母妃,哪天都可以,儿臣完全可以和母妃见面说这件事,为什么要写一封信来留下证据呢?此其一。其二,如果儿臣要刺杀太子,只要安排人前去刺杀就可以,根本无需和母妃商量。母妃是深宫妇人,能给儿臣什么帮助?父皇看看这封信,信上所有行事细节全由母妃安排决定,儿臣纵然不如太子聪慧,也不至于无用到如此地步。”

    皇后见皇帝频频点头,质问道:“那太子手里刺客的供词你如何解释?”

    二皇子朝皇后叩首,“回皇后娘娘,儿臣不才,这样的证词娘娘想要多少儿臣都能弄来。”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口供是假的。

    “大胆!”皇后拍着桌子,“你的意思是太子诬陷你?”

    “儿臣不敢。”二皇子叩首道。

    皇后转头对着皇帝道:“陛下,二皇子舌利如刀,可见是早就想好了驳斥之词,若刺客不是他指使的,他如何会提前想好这些说辞?”

    皇帝皱眉,话说到这个份上可就没意思了。“皇后,刺杀储君非同小可,要想定他们母子的罪,朕还需要确实的证据。”他看了看二皇子,“这件事没调查清楚之前,你先回府自省。”

    “儿臣遵旨。”二皇子十分听话。

    皇帝又看着哭泣不止的王贵妃,“你先回宫,无旨不得外出。”

    王贵妃俯身,“臣妾遵旨。”

    贵妃和二皇子都走了,皇帝看了眼皇后,“你继续查吧,查实了再来告诉朕。”

    皇后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出了不悦。她低下头,“臣妾遵旨。”

    皇帝转身回了自己的勤政殿。他想了想,派人将冯静苏叫来。

    “云逸,今天后宫发生的事你知道吗?”

    冯静苏见礼过后坐在皇帝身边,“儿臣听说了,是皇后娘娘去贵妃娘娘宫里拿到了什么东西,听说是和太子外出遇刺有关,后来听说二哥也进宫了,后面的事儿臣就不知道了。”冯静苏老实回答。

    皇帝点点头,“皇后在贵妃宫里找到一封信,皇后说信是贵妃和二皇子写的,信上确实写了要在太子出使历国之际刺杀太子。但是贵妃和二皇子都矢口否认这封信是他们写的。后来几个人就吵了起来,一笔滥账,朕听得头都疼了。”皇帝扶着头,“朕叫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冯静苏瞪大了眼睛,表示自己的意外。

    皇帝笑了笑,“别跟朕装糊涂,你绝对不会掺合进来,所以朕才想听你说说。”

    冯静苏想了一下,“父皇,有什么话儿臣就直说了,您不许说儿臣以下犯上,没大没小的。”

    “成,你说吧。”皇上靠在榻上,显然在女儿面前他还是很放松的。

    “这件事有几点儿臣不明白。第一,太子遇刺,这件事不是应该上报朝廷,由父皇您来处理吗?第二,皇后娘娘拿到太子的信,就算要搜宫,贵妃娘娘地位仅在皇后娘娘之下,皇后娘娘难道不该和您说一声吗?第三,那封信上的笔记显然父皇是看过的,想来笔迹也是贵妃的。父皇说信上部署了整个计划,而且是贵妃的笔迹,那就说明整件事都是贵妃娘娘策划的。既然刺杀行动已经实施,就说明这封信上的内容二哥是知道的,既然二哥已经知道了,贵妃娘娘为什么还要留着这个祸患呢?”这三点就是冯静苏听到这件事后最先想到的。

    皇帝点头,“嗯,分析得有道理,比她们吵吵吵的强多了。”他微微坐起半个身子,“云逸,你说朕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冯静苏看着皇帝不说话。

    皇帝等了一会儿,看冯静苏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他拍了冯静苏一下,就是父亲和女儿的那种打闹,“你这丫头,跟朕还卖关子,快说!”

    “父皇,您是皇帝,这种事儿臣一个公主,怎么好随意妄言?”冯静苏可不想留下把柄。

    “行行行,你有理,朕让你说的,你快说。”

    冯静苏扁扁嘴,“父皇,您不是派了密卫暗中保护太子吗?他们中有负责传递消息的,只要叫一个回来问问不就清楚了?”

    “哦,对。”皇帝拍头,“朕都让她们给吵糊涂了。”

    皇帝这边立刻派人联络密卫,这些事冯静苏就不管了。管的太多难免会引起帝王疑心,她清楚皇帝已经越来越信任自己,不过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因为自己是个公主,所以在皇位这件事上,自己就是个局外人。一旦让皇帝知道自己想争皇位,她就会失去皇帝的信任。

    回到慎和宫,她特意等到了很晚,这才去了安泰殿,把事情和德妃说了一遍。德妃摇摇头,“本宫现在都有些可怜皇后和贵妃了,都这把年纪了,还要为了儿子用尽心机,本宫想想都觉得累。”她搂着冯静苏的肩,“还是我的云逸最好,一点不让我操心。”

    “霜娘,您已经为我做了很多了。”要不是德妃一手安排她去飞叶津,哪有今天的冯静苏?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我的儿,你娘临终前把你托付给我,我如何能不为你算计?好在如今你自己能够保护自己,本宫总是比皇后和贵妃有福气的。”德妃抱着冯静苏,“你的事别急,慢慢来,你看目前她们掐得这么厉害,这可都是你的机会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