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薛莹议亲

小说:帝相两倾国 作者:敛舟
    薛艾还没说话, 玉妍已经推门进来,在她耳边低声道:“小姐, 外面已经封城, 有官兵在挨家挨户搜人了。”

    “这么快!”薛艾也有些意外。她扭头看着辰絮, 看着辰絮淡然的笑脸,是啊,这么一个美人儿, 谁舍得让她消失无踪呢?

    “如果这个宅子和你们没关系,你们离开就行。如果有, 你们随便送我去个地方,我自然能让景含幽听话。”辰絮的语气还是淡然平稳, 丝毫不着急的样子。

    薛艾让玉妍将辰絮送走,这里不能暴露。

    临走时,辰絮道:“薛三小姐,让静苏有空来一趟历国, 我有话对她说。”

    薛艾扭头, 漂亮的大眼睛眨了眨,“我不能传的话?”

    辰絮俏皮地耸耸肩, “你就当我想她了吧。你让她快一点, 如果我复国了, 她来不来已经没有意义了。”

    辰絮走了, 这个深陷敌国皇宫,失去武功的女子,活得依旧优雅从容。只是薛艾从她身上, 再也看不到冯静苏说的光风霁月。

    多少的良辰美景,都化作了入骨相思。

    薛艾不懂辰絮和景含幽之间的感情。她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在面临着国恨家仇的时候,还会不会如辰絮这般从容?

    冯静苏说辰絮总喜欢将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如此负重前行,辰絮又走得了多远呢?还有那个从没有见过面的掌院,看到自己的两个徒弟如此相爱相杀,到底会是什么心情?

    冯静苏把掌院说得神仙一般,如此人物,难道看不出来两国的关系?为什么还要让两个徒弟都下山?既然辰絮是掌院培养的接班人,为什么不把辰絮留在飞叶津?这样至少能保住辰絮的一身武功。如今的辰絮,是否还有能力,有资格回到飞叶津去呢?

    虽说事不关己,但是由于冯静苏,薛艾和这些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站在大宅门口,看着辰絮被一个一脸焦急的漂亮女子带走,那人就是柔嘉公主景含幽吧?阳光照在两人身上,形成光影,不得不说,这两人一个英气,一个柔婉,看着倒是真像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可惜,互为仇敌。

    所谓的“相爱相杀”,爱在前,杀在后,终究还是有情,终究还是敌对。

    薛艾眼中满是悲悯,她都不知道在自己这么年轻的生命中居然能够体会到悲悯。她想看到那两个人好好地在一起,可是怎么在一起呢?一路荆棘看不到一点亮光,她真的很想知道那两人怎么熬下去?

    “小姐,我们也该走了。”玉妍轻声提醒。

    辰絮找到,城门重新开放。这件事不会就此了结,景含幽还会继续查下去,所以晶岚城已成是非之地,她们要尽快离开。

    “走吧。”完成了任务,薛艾却一点高兴的情绪都没有。或许是辰絮和景含幽爱得太惊心动魄,她慢慢想着,反倒觉得自己和冯静苏之间的阻碍真的不算什么。所谓的危险,所谓的困难在那一对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不过薛艾也没有挑战困难的意思,她现在就希望自己和冯静苏能够平平顺顺地走到一起。

    云国江虞城。

    皇后突然吐血,太医查出饭菜里被人下了毒,好在皇后吃得不多,灌了催吐的药水后都吐了出来,不过皇后还是要卧床静养。皇帝得知消息后大怒,下旨彻查,最后找到一个送菜的小太监做了替罪羊,小太监被杖毙。

    皇帝虽然气皇后做事偏激,不顾全大局,但是夫妻多年,他还是亲自来到凤德宫探望。

    “陛下!”皇后见到皇帝泪眼婆娑,“陛下,臣妾自知有罪,死就死了,只是在臣妾临死之前,还是放不下这些孩子。业儿已死,源儿在宫外不便进宫,恳请陛下让和嘉陪在臣妾左右,有她相伴,臣妾死也瞑目了。”

    这样的请求皇帝没什么不能答应的。赶紧让人去叫和嘉公主过来侍疾。传旨的太监很快回来禀告,和嘉公主病得很重,无法下床。皇后一听当场就昏过去了,刚刚离开的太医又被传了回来,好一通折腾,皇后总算醒了,却哭个不停。

    皇帝已经亲自去看和嘉公主,见确实病得严重,他派了自己身边的嬷嬷亲自照顾,又回来安抚了皇后,只说等和嘉公主身体好一点就将她挪进凤德宫,这样母女俩在一起也能安心。

    这件事自然要怪罪到主理后宫的王贵妃头上。王贵妃被皇帝叫去指责了一通,直接夺了权回宫禁足。主理后宫的权利被交给了唐淑妃。唐淑妃连忙说自己不行,处理不了后宫这么多事。可是皇帝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他想了想,下旨让方昭仪和汪昭媛协理,三人共同处理后宫事务。

    正在安泰殿的冯静苏听说了这个消息笑着摇摇头,“父皇真是不大了解后宫。”

    德妃正在描花样子,闻言抬起头,“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霜娘,我回来这一年多,看出后宫关系复杂多变。人人目的不同,有的想争宠,有的想站队,有的想独善其身。宫里这么多人,这么多手,这么多心思,还可能牵涉前朝,实在很难处理。”一个一向不管事的淑妃应付不来,再加两个有私心的就更应付不来了。所以说,皇后不是人人能当的,她在,大家觉得她的位置好人人都想争,可是等自己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后才会知道,这位置下面是火炭。

    “如果你是陛下呢?”德妃这话问得就很有意思了。冯静苏本就意在皇位,后宫事她很少插手,也不感兴趣,可是如果她真的当了皇帝,这后宫总要有人管的。

    冯静苏笑得调皮,“我要是父皇,就让霜娘您来管。”

    德妃十几年都不出头,以至于很多人,也许包括皇帝都忘了后宫还有这么一个人了。但是德妃当年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厉害人物,否则在家世并不出众的情况下何以很快就封妃?只是当年李婕妤的死对她打击太大,她灰了心,自此不愿再理这些后宫的是是非非,加上冯静苏已经被送走,她也就无欲无求了。

    冯静苏就算不知道德妃当年的厉害,仅从她回宫这一年多德妃给予她的帮助,就足够让她明白德妃的厉害。

    德妃笑起来眼角已经出现了皱纹,“你这孩子,就知道拿霜娘开玩笑。”

    冯静苏过来拉住德妃的胳膊,“我说真的。霜娘,如果有一天我当了皇帝,这后宫还要您帮我管着。”

    德妃揉揉她的脸,“云逸,无论你当不当皇帝,你的一切霜娘都会为你操心的。”这是她的孩子,她哪能不操心呢?

    王贵妃蹦跶了没两天就消停了,这让二皇子有些郁闷。他想不通自己母妃为什么这么急功近利,慢慢来不好吗?这下换了唐淑妃掌权,想对付皇后就没那么容易了,要知道,皇后还有一个七皇子呢。

    皇后在演了一出苦肉计后,终于保住了和嘉公主的性命。她现在每天躺在床上,想的就是自己一儿一女的将来。长子冯业死了,她再悲伤愤怒也没用,目前她应该做的就是扶小儿子上位。

    皇帝至今没有继立太子,七皇子虽是嫡出,但云国也有嫡子在的情况下庶子继位的先例,总之目前情况不是很明朗。冯业不仅是嫡子,也是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名正言顺,如今七皇子才十六岁,前面还有五个成年皇子,实在有些麻烦。

    凤府。

    晚饭后,凤大人叫来凤千姿,父女俩下棋消遣。

    “千姿,最近京城出了好多事,乱哄哄的,如今终于安静下来,你觉得未来的局势会怎样?”凤家人聊天大部分都是朝政,凤大人对这个唯一的女儿也当儿子看待,前朝局势,从来不避讳,甚至在凤大人看来,凤千姿比其他三个儿子更有天赋。

    “父亲,凤家一向中立,未来局势如何,咱们只管看着就行了。”凤千姿觉得这不是个值得费脑筋的问题。

    “你心里有数对吧?”凤大人笑着问。

    凤千姿捏着棋子,想了想,“最近是不是有人来提亲了?”

    凤大人无奈摇头,“你别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听着怪吓人的。”

    “我说对了?”凤千姿看着自家亲爹。

    “你几时说错过?”凤大人觉得有些挫败。

    “爹您没有答应吧?”

    凤大人看着凤千姿,突然叹气,“今天程大人来探我的口风,我猜想程家没有和你年龄相当的人,程大人大概是替皇后问的。”

    凤家一直是京中各方势力争取的对象,如果能娶到凤千姿,那无疑是领先了一步。

    “如今还有人敢嫁给七皇子吗?”凤千姿冷笑道,“万一七皇子出了什么意外,可是要陪葬的。”

    这件事在私下传的满城皆知。现在大家私底下开玩笑常说:“做不做皇后的儿媳妇?陪葬的那种哦。”

    “这话可不许胡说。再说太子是个意外,总不能七皇子也出意外吧?”如果连续出意外,那只能说明这就不是个意外。

    皇家的求亲凤千姿从来不担心,一个不许纳妾的条件就直接断了她进宫的可能。

    “皇家的亲事我家自然是不同意的,可是千姿,你也老大不小了,难道真的准备做老姑娘?”凤大人不愿用女儿的婚姻做政治工具,却也希望女儿能尽快嫁个如意郎君。

    凤千姿一笑,“爹,满京城数,您能找到一户不纳妾的人家吗?”她顿了一下,“我凤家除外。”

    凤大人摇头,就是因为找不到,他才担心。

    狄氏进了书房,刚好听见父女的对话,立刻道:“我女儿可不嫁那些朝三暮四的浪荡子,整天在后宅里面和妾室通房打擂台,平白失了身份,也白费了老爷这么多年的教导。”

    凤千姿笑着起身,“母亲坐。”

    凤大人看着母女俩一个鼻孔出气,“行行行,你就宠着千姿吧。”

    “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要宠着。”狄氏得意道,“别总说千姿,你二儿子还没定亲呢,你去烦他。千姿,跟娘走,朝政的事让你爹自个儿烦心去。”

    凤千姿被狄氏拉走,她回头朝着凤大人笑,指着狄氏用口型说道:“这个是你宠出来的。”

    皇后在让父亲探过凤大人口风后,知道凤家这门婚事没戏。她也曾动过将和嘉公主嫁进凤家的想法,可一来和嘉公主的骄纵性子在凤家未必受得了,二来凤家儿子都是积极上进的,未必肯尚公主。

    凤家这条路走不通,她脑子里立刻就冒出了薛家。虽然之前因为薛艾的事得罪了薛家,但是她知道薛艾在薛家并不受宠,这样薛艾这件事对薛相和潘氏的伤害应该不大,只要自己给足薛家面子,薛家未必不同意这门亲事。只是薛艾不行,在经历过陪葬一事后,就算薛艾愿意嫁给七皇子,她也不会同意的。弟弟娶了哥哥未过门的妻子,这算什么?

    皇后看中的是薛家嫡长女薛莹。几次宫宴上看到,皇后觉得薛莹是个端庄贤淑的姑娘,在家中也受宠,更重要的是,薛莹一直想要高嫁这件事她也是知道的。曾经的太子侧妃薛莹都不愿意,这才给了薛艾,如今若是有七皇子正妃的名分,薛莹应该会同意的。

    皇后虽然还在凤德宫不得出,可是这宫里宫外给她办事的人一点都没少。这一次程夫人庄氏登门,和潘氏提起了薛莹的婚事。

    潘氏之前被薛艾的事吓到了,一听说给七皇子议亲,下意识就要拒绝。庄氏虽然也埋怨皇后心狠,搞得自己和娘家亲戚都做不成,可是自己的女儿难道还能不帮吗?

    “薛夫人啊,咱们都是开明的人家。儿女的婚事也别忙着自己做主。要不这样,你问问大小姐的意思,府上大小姐那是京城里头一号的姑娘,谁家不想娶?只是因为府上门第太高,嫁入皇家才不算委屈了大小姐。”庄氏舌绽莲花,说得潘氏也有些心动了。

    庄氏走后,潘氏叫来薛莹,说了七皇子这事。薛莹满脸通红,“娘,这种事当然是父母做主了。”

    居然没有拒绝?潘氏心里就明白了。“莹儿,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话娘都和你直说了。皇家固然尊贵,嫁进去多少人羡慕,可是皇家的凶险你也该知道,你看看艾儿现在的下场,你爹到现在都没有接她回来的意思,也许一辈子就把她丢在明心庵里了。就算回来又能怎么样?这亲事是不好成了,这样你都不怕吗?”

    薛莹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娘啊,太子的事是个意外。再说,那是三妹的命不好。女儿可不怕这些,您不是找高人给女儿算过命吗?女儿是大富大贵的命格,怎么会像三妹一样倒霉?”

    潘氏对这门亲事处在两可之间,一方面担心皇后,一方面又觉得这是唯一合女儿心意的婚事。

    晚饭后潘氏将此事对薛相说了,薛相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夫人,艾儿的事刚过去多久,你怎么还敢把莹儿送进去?”

    “老爷,我没答应。不过看莹儿自己同意,我这才来问问你,这门亲事真的不行吗?”潘氏走过来给薛相倒了一杯茶,让他消消气。

    “绝无可能!陛下仁慈,可是皇后刻薄寡恩,庄氏在宫里是怎么死的?艾儿为什么会被刺杀你不清楚吗?艾儿有贵人暗中相助才保住性命,莹儿有吗?你这么疼莹儿,怎么舍得送她去那么危险的地方?”薛相明白自己的夫人是个拎不清的,所以很多从前不说的话都说了出来,他就是要让潘氏明白,他们薛家绝对不要和皇后扯上一点关系。

    潘氏一听,心里也慌了起来。“老爷说得是。是我糊涂了,我马上去劝劝莹儿,免得这丫头胡思乱想的。”

    薛相想了想,“这几天快放榜了。我会在今科的进士里面选个家世殷实,人口简单的,莹儿也不小了,赶紧说一门亲事,免得一天到晚胡思乱想。”

    潘氏见薛相生气,也不敢多言。她心里明白,薛莹必然不肯嫁个刚刚中试的人,看惯了高门勋贵的繁华,谁还愿意和一个愣头青从头努力呢?

    薛莹回到自己的唯樱阁,脑子里已经满是金玉华服,母仪天下的画面了。陪葬这种事根本就不在她的考虑里,这种事哪是经常遇到的?自己若是成了七皇子的正妃,七皇子再被立为太子,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正妃,将来必然要当皇后的,到时候所有人都要匍匐在自己脚下。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