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鼓声筝鸣

小说:帝相两倾国 作者:敛舟
    “薛三小姐会弹古筝?”有人阴阳怪气地质疑着。

    在京城里长大的贵女们,谁会什么才艺都是瞒不住人的,早就在一次次的宴会中展示了出来。贵女们学习才艺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展示在众人面前,博个才女的名声?哪有人学了才艺一直藏着不出手的?

    回过神来的薛家其他人明白,薛艾大概就是那唯一一个学了才艺却从不展示的人。相府千金,琴棋书画都是要学的。薛艾再不受待见,姐妹们一同学习的时候她都有跟着学。由于薛艾长期做隐形人,姐妹们也不知道那些才艺她到底会不会。不过最近,平乐阁里时常传来古筝声,所以薛艾至少是会弹古筝的。加上薛艾的书法是薛相认可的,所以书法薛艾也是会的。这样算下来,薛莹等姐妹突然发现,论才艺,薛艾竟然一点都不输给其他人。

    汪如宁正看薛艾不顺眼,听了薛若的挑拨之言,她上前一步,笑意盈盈地说:“薛三小姐,既然薛四小姐说你是个弹古筝的高手,那么你不介意为我们弹奏一曲吧?”

    这话可是带着陷阱的。如果薛艾拒绝,那就等于说是介意给贵女们弹奏,这样为了避免得罪全京城的贵女,薛艾就只能答应了。

    冯静苏站在薛艾身边,闻言仔细看了看汪如宁,确实生得漂亮,明明年纪不大,却很有成熟的风韵,也不知道家里的怎么教的。

    薛艾慢慢走过来,“既然汪二小姐诚心相邀,薛艾自当从命。”她伸手轻轻拨了拨琴弦,古筝发出悦耳的声音。

    长公主府准备的古筝,自然是好的。薛艾坐下,手指放在古筝上。纤细的手指被暗色的古筝衬得莹白如玉,旁边几位小姐忍不住赞叹,这位薛三小姐就算是个花瓶,也是最美的花瓶。

    薛艾的手指拨动琴弦,一曲《秋夜曲》从她之间流淌而出。这首曲子是云国最常见的民间曲子,所有会弹古筝的人都要学的基础曲子。很多人听到是这首曲子就有些失望。高手弹奏,不是应该弹一些高难度的曲子炫技吗?这么简单的曲子怎么判定高下?

    “能将这么简单的曲子弹得如此动人,薛三小姐果然厉害!”一曲终了,有人开口赞道。

    众人转头,见说话的女子是定国公府的二小姐侯惜露。定国公府姻亲众多,加上自身门第显赫,所以侯家的女儿都有些傲气,一般人是看不上的。侯惜露能够如此评价薛艾的技艺,可见薛艾弹得确实不错。

    “《秋夜曲》这种学习一年就能弹的曲子,如何能够判定高下?薛三小姐要想服众,还是要多拿出些本事才行。”这次说话的是皇后的娘家,程家三小姐程芳婷。她和薛艾没什么过节,但是她一向看不惯侯家小姐。论门第,程家可不比任何人家差,侯家有什么可骄傲的?

    小姐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此时形成了两方势均力敌的力量,却把薛艾推到了最前面。

    对此,薛艾也不慌,如今这个局面,可以说是她一手布局,所以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薛艾这么多年隐藏自己,无非是不想被过早嫁出去,等不到冯静苏回来。但是她这般聪慧,已经隐隐看出冯静苏的野心,只是冯静苏没说,她也不敢确定。毕竟女子为帝,至少在云国还从未有过。

    她从来不敢奢望冯静苏能够和自己在一起,两人同为女子,天理不容。如果冯静苏只是公主,那么将来必然要嫁人生子,根本没办法将自己留在身边。如果冯静苏真的为帝,那么女子称帝本就不易,更不允许在名声上有一丝一毫的污点,自己也不能留在冯静苏身边。所以她对于未来最好的打算就是成为一个能够辅佐冯静苏的有用之臣。不是冯静苏的女人,是冯静苏的臣子。纵然不能朝夕相处,至少朝堂之上,还是能够见上一面的。这就是她对于未来最大的奢望了。

    为了达到这一步,她一直在搜集整理京城中朝臣的情况和立场,各家的成员和姻亲关系。朝堂争斗也好,后宫争宠也好,看似一人一事,实际上背后牵扯了多少势力,多少关系。她不能让刚刚回国的冯静苏陷入这种争斗之中落于下风。

    这样的准备,在她发现自己钟情于冯静苏的时候就开始了,只是最近冯静苏回国,与她亲近后,她加快了自己的计划而已。

    今天她要博个名声,既然自己是颗石子,当然要是一颗有分量的石子,这样才能在这湖水之中掀起更大的波澜。为了让一向默默无闻的自己展示才艺不那么突兀,前几天她用古筝特意挑衅了薛若,薛若一向小气,必然不会放过自己,可她在家里找不到什么好机会报复,那么这次品茗宴就是最好的机会。借外人让自己丢脸出丑,事后她还可以说她是一片好心,想让自己出风头才这么做的,毕竟刚才薛若说得可都是好话。

    这些小姐们,整日看亲娘姨娘在后宅里互斗,一个个别得没学会,这些心思手段可都是学了十成十。

    京城里古筝最好的人是谁?是庄家二小姐庄若云。薛艾的古筝若是好,岂不是抢了庄若云的风头?而庄家和程家是姻亲,程芳婷必然要维护庄若云,如今的局面,岂不是很容易就形成了?

    “既然诸位小姐觉得不过瘾,我也来凑个热闹好了。”冯静苏走到薛艾身边,“三小姐,与我合奏一曲可好?”

    虽然是两人早已商定好的戏码,但是当冯静苏提出邀请的时候,薛艾的心依旧激动。

    “我要去飞叶津学习,你等我回来可好?”

    “做我一个人的小狐狸可好?”

    冯静苏每一次的邀请,她都会毫无迟疑的同意。这一次,当然也是。

    “公主也要弹古筝?”程芳婷有些惊讶。还从来没听说云逸公主会弹古筝呢。

    冯静苏摇摇头,“在薛三小姐这样的高手面前,我弹古筝岂不是班门弄斧?”这话可就把其他人一并说进去了。

    程芳婷的脸色不大好看,“公主要用其他乐器?”

    “自然。”冯静苏一摆手,有几个丫鬟抬来了一面……鼓。

    在场所有贵女们齐齐风中凌乱了。鼓?哪有小姐学敲鼓的?

    冯静苏不理会众人见鬼一般的表情,接了鼓槌,敲了两下试了试音,然后满意地点点头。鼓槌在手里打了个转,她望向了薛艾。

    薛艾笑了,笑得灵动飞扬,那一刻,花园里的花朵都为之失色。所有小姐们第一次看到笑得这么美的薛艾。原来薛家三小姐真的可以一笑倾城。

    冯静苏鼓声先起,咚咚的鼓声一下下仿佛敲在众人心上,动人心魄。随后古筝声加入进来,瞬间将鼓点连成一片。这曲子众人都没听过,可是鼓响筝鸣,仿佛将众人带入到残阳如血的古战场。大战过后,尸山血海,一杆残棋独立,天上有乌鸦飞过,鼓声隆隆,筝声铮铮,虽是两个女子,手下却不戴半点脂粉气,乐曲雄浑激烈,给人一种无法呼吸的感觉。直到一曲终了,众人才长出了一口气。

    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关雪冰拿着帕子抹了抹眼睛,不知何时,她的眼泪竟然落了下来。她是武将世家出身,父兄皆是沙场宿将。她不曾见过真正的沙场,可是她见过父兄受伤的样子。原来真正的战场是这样的,血色,残阳,杀戮,征伐。

    她擦干了脸上的泪水,当先鼓起了掌。经由她一带头,众人才缓过神来,纷纷跟着鼓掌。再多言语在这时都是多余,唯有掌声能够表达内心的激动和认可。即使是庄若云和程芳婷,也不得不跟着鼓掌。这种情况下若还是不服气,那就不是要争脸面,而是丢脸面了。

    弹完最后一个音,薛艾收回了手。她的手依旧在微微颤抖,不是害怕和紧张,而是激动。这曲子她练习的时候并没有鼓声加入,所以她今天也被曲中描绘的景象镇住了。

    她的手突然被另一双手握住,冯静苏的声音就在头顶,“三小姐,多谢合作。”

    薛艾抬起头,冯静苏的目光温柔,给她最安心的力量。

    “这是……什么曲子?我从未听过。”关雪冰问。

    “这首叫做《古战曲》,是我在书院中学到的曲子,据说是一首古曲。没想到三小姐竟然也会,实在是缘分。”冯静苏说起谎来眼睛都不眨。

    这首曲子叫《残阳曲》。当然也不是什么古曲,而是飞叶津书院教授乐器的夫子闻弦歌所做。据说有一天,闻弦歌听江封悯说起战场上的事,回去后把自己关了一天,到晚上的时候就写出了这首曲子。最开始这是一首琵琶曲谱,因为闻弦歌最擅长的就是琵琶。不过弹出来后她觉得效果不佳,又将其改成了古筝曲。古筝确实比琵琶更加适合,但还是缺少了震撼人心的东西。于是闻弦歌又加了鼓声进去,这下终于完美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