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两个村子的争斗

小说:古代科举之路 作者:木子金三
    晋江文学城独发

    那厢朝廷拨款下来, 秦遇就连夜算账,这些日子他到处看了,本地的基础设施糟糕透顶。

    路是必须要修的, 水利设施也得跟上, 这可关系到地里庄稼。马虎不得。

    浔阳府下面有好几个县,每个地方分一笔钱, 平摊下来就少了,更别说, 秦遇还想把府城的基础设施安排上。

    凌晨时分, 烛火跳跃,秦遇看着书案上的草稿纸, 上面一大串数字罗列。

    “不行, 钱还是太少了。”

    忽然,秦遇一顿,他身为知府, 要管下面的县镇, 那郡守难道就不管他们死活了吗

    上次他去郡城, 郡城可是热闹的很, 不枉他之前跑一趟。

    “小山。”

    旁边快睡下的秦小山立刻站起来“大人, 有何吩咐。”

    秦遇勾唇“替本官磨墨。”

    他要讨一笔财来。

    不过文人嘛, 都是含蓄为主, 秦遇先是表达了自己对朝廷拨款的感激,各种赞美之词, 大书特书。

    然后过半时候,话锋一转, 又开始吹捧郡守, 说郡城在郡守的治理下多么繁华, 说郡守多么有才能。不像他们浔阳府,穷的官道都开裂了。

    怕暗示的不够明显,末尾,秦遇又开玩笑道,说好多百姓都想跑到郡城去,在郡守底下过好日子。

    且不提郡守收到这份公文时,心情如何艹蛋。

    次日,秦遇派人给治下几个县,分别送了银子去,同去的还有一封手信,也可以叫做另类说明书。

    信上严格规定了,每分钱的用途。几个县令看到的时候都有些恍惚。

    朱县令忍不住对县丞道“秦知府算学之才,天下闻名。”

    县丞

    秦遇效率极高,立刻派人去招募民夫,购买材料,要求底下人把每一笔帐算清楚,第一次不清楚,罚钱,第二次不清楚,再罚钱,第三次还是不清楚,不好意思,他只好动手了,上板子,还降职。

    秦遇没有掩饰自己在算学方面的长处,他就是要底下人知道,新知府精通算账,在这方面别想糊弄他。

    整个浔阳府都运做了起来,秦遇深知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鼓励底下人提意见,谁的意见实用,可行,赏钱,升官都不在话下。

    阿牛他们村子离浔阳府近,自然也去参加了修路的活。

    修路是为他们村好,官府管饭还给钱,上哪儿找这种好事去。而饭食里,最多的就是豆制品了。

    那边刚产出来,这边就用上了,虽然利润微薄,但总算让银钱慢慢流通起来。

    而另一边,郡守大人收到秦遇的公文,气了个倒仰。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荒谬,实在是荒谬”

    郡守把书案上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管家在门外道“大人,大人息怒。”

    “进来。”

    管家进来后,关上门,小心避开地上的狼藉。

    “大人因何发怒。”

    郡守把公文扔他怀里,“你自己看吧。”

    管家是郡守心腹,郡守没必要瞒着。管家一目十行,瞳孔地震。

    “大人,秦知府他他”

    郡守冷笑“颜之厚矣,本官生平仅见。”

    管家默了默,“大人,您打算怎么办”

    郡守不想管,当地财政关乎政绩,他不乐意拿钱支援秦遇。

    他跟秦遇算什么关系。

    管家看出来了郡守所想,忍不住劝道“大人,现在不是意气用事。”

    朝廷已经拨款,秦遇又主动写了公文向郡守求助,郡城破败也就罢了,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郡城富裕。

    郡守若是拒绝,回头秦遇向朝廷告状,郡守也得吃挂落。

    郡守憋屈死了,“你说给多少合适”

    给多了,郡守要心疼死。

    管家试探道“不若按照朝廷那边的拨款十之三四如何”

    郡守脸色铁青,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郡守这边给了钱,暂时解了秦遇的窘迫。秦遇当下把这笔钱还了之前欠豪绅的债,剩下的悉数发放下去,然后又写了一封折子,替郡守表功。

    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秦遇做事都很有度。他还要在郡守底下过活,可不愿意把人得罪死了。

    折子一送,秦遇又带人下乡了。修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排水沟,这要处理不好,很容易起争端。

    秦遇没想到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把现代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朝廷那边又收到了秦遇的折子,这次是恳请减少税收。众人也麻木了,前儿才讨了钱,知道浔阳府穷了,天子大手一挥,彻底免了浔阳府今年的税收。

    秦遇得了准信,高兴了,连忙派人把这个好消息传下去,鼓舞人心。

    底下的县令也松了口气,他们也不想派人去收税,把百姓往死里逼。

    修路的事上了正规,秦遇交给其他人了,他掌控大局就行,现在他琢磨怎么改善当地土质,提高作物产量。

    他召集了不少有经验的老农商量,除了施肥,就是插播农作物。

    这个时候,秦遇好怀念现代化肥啊。可惜他了解的少,只能让人一步步试验着来。

    “秦大人,您又来了。”田里忙活的农户看到秦遇,主动跟他打招呼。

    秦遇自上任以来,隔三差五下乡,周围的百姓都熟识他了,知道秦遇性格温和,看到他都会主动打招呼。

    秦遇踩着田垄走过去,一身官服跟田野间格格不入。

    “老伯,你在种青菜啊”

    “是啊。”老农笑道“我想着入冬以前,能收一波。”

    本地气候冷,但冬天又很少下雪,就是冷,作物都不长。好多人冬天都会去城镇打短工,奈何城镇里需求少,压价压的厉害。好多人辛苦一场,只能勉强糊口。

    老农望着秦遇,皱纹里都是笑意“秦大人,修路要到明年去,才能修好吧。”

    秦遇点头,他知道老农想说什么。

    果然,老农道“那敢情好,今年冬天不愁了。”壮劳力有了管饭的地方不说,还能往家里拿钱。

    秦遇心里莫名一酸。

    秦遇没有多留,又去其他地方巡视。他看着看着,忽然问身后的衙役“他们有个水车,会更好吧。”

    衙役犹豫着不知道说什么好,秦遇道“本官随口说说。”

    现在基础还没搞定,哪有闲工夫弄水车,明年再说吧。

    眼下日子趋于平静,秦遇刚安心了两天,底下一个县令递了公文上来。

    说是有两个村子因为修路的事打起来了,不小心打死了人,村子甲闹着要说法,村子乙全村包庇犯人,他这个县令很难做,所以只好报到秦遇这个知府这里来了。

    秦遇眉头紧蹙,这事有点棘手,一个处理不好,可不仅仅是一条人命的事了。

    秦遇跟家里人说了一声,暂时把府衙的事交给王同知,然后就带着人去了花安县。

    花安县县令收到消息,早早在县衙侯着,见到秦遇犹如见到了救星“知府大人,您可来了。”

    秦遇“现在是怎么回事”

    一群人往县衙里走去,县令忙说明具体情况,村子乙那边藏了人,不肯说。官府也找不到人。

    村子甲怨气很重。

    县令大人心里不免腹诽,上一任知府在的时候,这些人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现在见新知府好说话,一个比一个跳的凶。

    秦遇大致了解了事情真相,面沉如水。当即下了死命令,加派人手去村子乙搜寻,抓捕犯人。还大规模下了通缉令和悬赏令。

    除非对方永远不露面。

    秦遇的一应指令又快又狠,把众人都镇住了。县令偷偷觑了一眼秦遇的脸色,见秦遇面寒如霜,心下骇然。

    谁说秦大人是面团,真动怒了,他们这些底下人,谁招架得住。

    秦遇不是不愿意立威,而是他刚上任的时候,府下的百姓都如惊弓之鸟,自然要怀柔。

    但是这不代表,他会任由百姓挑衅律法。这是官府,乃至皇权和宗族的博弈。

    晚上村子乙。

    一名身量不高的男子偷偷摸摸进了村长家里。

    村长家人都吓了一跳“山子,你来干什么,你不知道外面现在都在抓你。”

    山子容貌普通,二十出头,脸上有一道新的疤痕,这是之前跟其他村起冲突时,被人伤的。

    他见到村长就跪下了,“叔祖,你救救我,你帮我跟官府求情好不好。我不想死。”

    “叔祖,叔祖”

    村长面色难看“你吵吵什么。”

    山子涕泗横流“叔祖,我可都是为了咱们村,你不保我,你不怕其他人寒心吗。”

    村长喝道“你在威胁我。”

    山子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叔祖,求您了,您救救我吧。我家里就我一个男丁,我死了,您让我爹娘怎么办啊,谁给他们养老送终。”

    这也是村里为什么包庇山子的原因,山子是为了村里的事才犯错的,他们不能没良心,把人推出去。

    说着说着,山子又怨恨起来“这个秦知府也是嘴上说的好听,要为民谋福,他根本不辨是非”

    “闭嘴”村长听不下去了。

    他看着山子,脸色几度变化,最后叹息一声“山子,不然你去自首吧。”

    山子不敢置信的望着村长,他腾的站起来,低吼道“村长,你疯了。”

    “我现在去自首,就是死路一条。”

    他太生气了,以至于都忘了尊敬这位族里老人。

    山子眼里闪着怨毒“我是为什么才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的,我是为了村里。”

    他几乎是声声泣血,诉说着自己的不愤。

    村长理亏,安抚道“山子,你听我说,你去自首,到时候我们全村都为你求情,然后村里凑钱给隔壁村补偿,替你争取宽大处理。”

    “那又能宽大到哪里去。通缉令都下了。”山子眼眶通红,犹如困兽“我下半辈子都要在牢里过活,或者去充军。我爹娘怎么办,啊”

    他爹瘸了腿,他娘半瞎,两个姐姐都嫁了人,家里就指望他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