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小说:大清第一太子 作者:时槐序
    燕燕之事并不能引起帝王多大的关注, 更不会影响帝王的脚步。随后数日,康熙仍旧微服,走过江宁大街小巷, 访过各大织造之所,见识了织女工作情景,又往周边苏杭而去, 往城外乡间而去, 与百姓闲话,在农家用茶。

    可惜此时已入深冬,田间光秃秃一片,早没了万里稻田,稻穗飘香之景。但康熙从百姓的言语中也可想象丰收之况。再回城视察粮仓, 瞧见储备之多, 满满当当,心情十分美妙。

    十一月底,御舟起驾回銮。

    胤礽立于甲板之上, 遥望江面波光粼粼。寒风吹过, 他紧了紧衣领, 跺了两下脚, “回舱,回舱。不看了, 江上除了水就是船, 有什么好看的。冷死了”

    小柱子轻笑, 说在船舱闲得发慌要出来走走的是太子, 出来后又嫌没风景冷得慌的也是太子。

    “太子, 来时也是这个天气, 那会儿您可没觉得这么冷。”

    胤礽翻了个白眼, 来时,故土在望,归心似箭,激动万分,一颗心都是热的,哪里顾得上身体的冷。回程时,激情褪去,心头热度不在,又如何会不冷两者能一样吗

    开门入舱,方雪青与夏草等人正在说话,见得胤礽进来忙闭了嘴,上前服侍。胤礽隐约听到燕燕二字,好奇问“你们在聊什么”

    夏草犹疑地看了方雪青一眼。

    方雪青道“太子如今也长大了,有些事情该知道了。咱们现今在船上,地方就这么点大,出门入门的,难免有碰到的时候。那位燕燕姑娘心思不纯,谁知她会不会再生别的计谋太子知晓其中内情,若真遇上,也懂避忌。”

    这话说得胤礽一头雾水。

    得了方姑姑的准许,夏草回答道“奴婢刚刚出门,在外头瞧见大阿哥身边的绯云跟燕燕姑娘吵架,绯云扔了一堆衣服让燕燕姑娘缝补。

    “燕燕姑娘推辞了两句,说活儿太多,三日做不完。绯云骂她矫情,警告她,别仗着大阿哥这两日对她略有好脸色便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想要服侍大阿哥,那是痴心妄想。”

    胤礽

    有些东西素来是欺上不瞒下的。正如宫女太监之间也有自己的话题与消息渠道,很多龃龉或是秘密,上面不特意去查,是不会知晓的。所以胤礽素来不敢忽视宫女太监人际来往间透露出的信息。

    但这会儿他有点懵。就这最多就是两个宫女吵嘴,跟方雪青的话有什么关系

    眼见胤礽慢脑门问号,方雪青摇头失笑,提醒道“太子,此服侍非彼服侍”

    胤礽

    卧槽居然是那个服侍

    关键是,胤禔明年开春才满十三周岁啊这这也太

    胤礽深呼吸“汗阿玛事忙,不会关注下头这些小事。但绯云是惠妃娘娘放在大哥身边的人。等回宫后,她必定会将此事禀报给惠妃娘娘。大哥还小,燕燕姑娘若真勾着他做这种事,惠妃能容得了她以为拢住了大哥就万事大吉吗聪明反被聪明误”

    夏草a小柱子a小池子

    方雪青张了张嘴“太子,大阿哥十三了。惠妃娘娘确实未必喜欢燕燕姑娘,但不喜的是她的心机手段,而非是那种事。大阿哥为龙子凤孙,便是果真受用几个民女又如何身为皇子,年岁到了,身边总归要有几个教授人事的宫女。绯云便是惠妃娘娘给大阿哥准备的。

    “也正是因此,绯云才更是生气恼恨。头一个教会大阿哥人事的宫女,往后自然会成为大阿哥的格格,地位于一般格格不同。绯云这是怕后来居上,自己伺候大阿哥一场,结果临到头,在最关键的时候被燕燕姑娘抢了先。”

    胤礽

    夏草见他呆了,笑道“太子,皇上在大阿哥这个年纪差不多都有承瑞阿哥了呢。”

    胤礽

    他忘了大清结婚早。康熙十一岁就与赫舍里大婚了。雍正迎娶费扬古之女时似乎好像大概也不满十三岁若这么算,胤禔如今确实不能说“小”了。是到“懂人事”的年纪了。

    可胤礽仍旧难以接受

    小柱子打趣说“再过两年,太子也该娶妻了。到时候咱们就有太子妃了”

    胤礽瞳孔地震

    不绝不

    他才十岁才十岁啊为什么要把罪恶的双手伸向他他还是个宝宝呢

    “我一个人过得不好吗要什么太子妃”

    胤礽浑身写满了拒绝。小柱子捂着嘴低笑,方雪青瞪他一眼“浑说什么莫不是觉得平日里太子和善,对你们好,你们一个个就作起来。主子的玩笑也敢开。”

    小柱子等人忙站直了身子“姑姑,我们错了。”

    虽是认错,却看出方雪青非是真怒,并不觉得害怕。

    “咱们太子还没开窍呢,莫吓着太子。”方雪青转头又安抚胤礽“太子说不要就不要吧。太子饿了不曾可要吃些点心”

    一副哄孩子的语气,压根没把胤礽的话放在心上,只以为他是不知人事,年岁尚小才会如此,半点不当真。胤礽觉得胸口堵得慌。

    夭寿啦

    难怪康熙当日将燕燕交给胤禔处置,说留与不留时,胤礽总觉得话中语气有点奇怪。原来竟是这个意思。这哪里是在说留与不留,分明是指“用”与“不用”

    偏偏在场的文武官员,没一个面露异色,显然都明白,并且认为理所应当。

    胤礽三观碎裂

    系统哈哈大笑,幸灾乐祸。

    宿主,你不会是不行吧

    胤礽

    要不然你好歹上辈子也是个成年人,两辈子年纪加起来不小了,怎么对这种事这么抗拒

    胤礽翻了个白眼“一滴精十滴血,听说过没有。男人的精血是很宝贵的。更何况你没看我汗阿玛早婚早育,前头的孩子都夭折了,活不下来吗”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后世提倡晚婚晚育,是因为生活水平,医疗水平都有所提高。人们平均寿命长,年轻时可以先拼事业,立业后再成家。

    但古时候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早早结婚,才有希望在活着的时候抱到孙子。若以后世的标准晚婚晚育,别说孙子,可能都来不及等到自己孩子长大。

    胤礽挑眉“皇家的生活及医疗水平不算低啊,我汗阿玛历史上活了将近七十岁呢。”

    系统无语。

    皇家的医疗水平不低是对比当前社会其他阶级来说,跟后世没法比。更何况谁算得到自己能活多久他又不是重生的,早就晓得自己的寿数。

    胤礽默然。行吧。他也明白在这个时代坚持后世的婚育政策不太可能。有些东西,你前进一步是天才,前进十步只会被人当成是疯子。所以,很多事情还得慢慢来。

    左右现在还没人跟他提婚事,真到了那份上,能拖则拖。实在拖不了,就结呗还能咋地但让他十二三岁就结束单身是不可能的,绝不可能

    不说别的。大婚后就是大人了。他还怎么肆无忌惮跟康熙撒娇卖乖

    让他多当几年宝宝吧

    胤礽唉声叹气落座,看到矮几上的一碟雪白团子,眼睛亮起来“雪媚娘做出来了”

    夏草笑着回“是太子说得做法不难,与驴打滚儿类似。奴婢同船上的御厨一说,试了两回就成功了。瞧着雪白圆润,煞是好看。太子雪媚娘这名儿也取得风雅。”

    胤礽笑嘻嘻尝了一个,味儿不错,忙抱着整碟糕点往外头去。

    夏草狐疑“太子要去哪儿”

    “孤拿去给汗阿玛尝尝”

    御舱外头,胤礽没有擅闯,而是先问过守门的小太监“汗阿玛这会儿在做什么,可忙吗里头有没有别人”

    康熙南巡带了两位嫔妃,若有娘娘在内,胤礽倒不好进去了。

    话音刚落,便听康熙的声音从里头传来“来了还不进来,磨磨蹭蹭地做什么”

    胤礽应了一声,连忙端着盘子进去。

    康熙瞄了一眼“什么东西,还捂在怀里,这么宝贝”

    “刚做好的新式糕点。”胤礽将盘子放到康熙面前,亲手捻了一枚喂到康熙嘴边,“汗阿玛尝尝”

    康熙咬了两口“面皮松弛有度,弹性极佳且富嚼劲,内里放了果粒,嗯似乎还有一股牛奶的味儿。”

    胤礽星星眼“好不好吃”

    康熙失笑“酸酸甜甜,口感层次倒还算丰富。不错。”

    胤礽高兴起来“汗阿玛喜欢就好。我叫它雪媚娘,下头御厨刚做出来的,还新鲜着呢。我尝了一个,觉得味道还行,就想让汗阿玛也尝尝。”

    康熙嘴角的笑意更大了,他的胤礽啊,就是这么赤子之心,不论看到好吃的好玩的,总想着他。

    康熙伸手理了理胤礽的衣领“冷不冷舱里的炭火可还够用”

    “够用的。就是用着不如地龙火墙好。”

    “船上哪有地龙火墙,等回京就好了。你啊别人或是畏暑,或是畏寒。偏你既畏暑又畏寒,冷热都受不得。夏天吵着要冰,夜里睡觉都离不开,这会儿倒嫌天气太冷了。”康熙转头吩咐梁九功,“去给太子拿件斗篷来。”

    胤礽摆手“不用了我又不去外头,汗阿玛这里不冷。”

    他将屁股挪了挪,依偎在康熙身边“我靠着汗阿玛就暖和了。”

    康熙失笑。

    因二人都在榻上,胤礽一眼就瞧到小几上摊开的奏折,是理藩院呈上的。胤礽瞄了几眼,兴奋道“汗阿玛,青贮饲料用上了吗”

    康熙瞪眼“如今都十二月了,当然用上了。难道还等着你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

    说完又是一叹。太子聪慧不假,赤子之心也是真。可就是太过孩子气的些,行事任性,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对自己不喜欢的,懒怠看上一眼。偶尔的意见也能恰到好处,甚至多有奇思妙想。偏偏他主意出了就完事,转头半点不放在心上。

    譬如青贮饲料,这么大的事,当初他“送寿礼”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如今入冬都多久了,也没见问上一句。今儿瞧了眼奏折才恍然想起来似的。

    康熙就没见过心这么大的。

    胤礽忙给康熙捶腿捏肩,笑得十分狗腿“这不是有汗阿玛吗汗阿玛是知道的,儿臣最多也就会出出主意,您让我做别的,我也做不来啊。”

    康熙一顿,脑海中闪过太皇太后的话。

    你没有一个好阿玛,可胤礽有。

    因为有人给他遮风挡雨,他不需要事事操心,才会一直如孩子一般。

    康熙转头看向胤礽,嘴角一点点勾起来。是啊。他是一个好阿玛。他比顺治要强。顺治没能做到的父亲职责,他能做到。所以他的胤礽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是因为有他啊。

    康熙心中生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自豪与骄傲,越看胤礽越觉得欢喜。

    胤礽又问“汗阿玛有没有问他们要好处内藩暂且不提。外藩想拿我们的青贮饲料,怎么也得付出点代价,宰他们一顿才行。还有和硕特跟准噶尔,他们对青贮饲料态度如何”

    如今的蒙古有内藩与外藩之分。内藩由朝廷任命官员管理,治权在朝廷手中。外藩由各部世袭,拥有极高的自主权和兵权,也是一大威胁呢。

    “这还用你说”康熙睨了他一眼,叹道,“喀尔喀这次倒是乖觉,愿意利益互换。和硕特这边亦有此意向,不过对我们提的要求讨价还价。准噶尔”

    康熙冷嗤,“准噶尔野心大着呢,想要青贮饲料,又不愿割舍利益,便想歪主意去劫掠我们送至喀尔喀的东西”

    胤礽

    准噶尔打得一手好算盘

    康熙没说的是。他们的探子回报,在准噶尔发现和硕特派去的人。准噶尔劫掠喀尔喀青贮饲料之事或有和硕特的手笔。

    和硕特也不看看相助准噶尔是不是与虎谋皮。和硕特现今汗王与关系紧张,自己都一屁股烂事呢,还有闲心去管准噶尔。

    康熙将奏折扔去一边,怒极反笑。

    胤礽蹙眉想了想,张嘴欲说什么,犹豫了下又闭上。对和硕特与准噶尔之事,康熙懂得该比他多。而且某些利益也不能一下子就给出来,需吊着他们,一点点放手才行。

    因此,他最后终是没有多嘴。

    外头小太监进来禀报,数位大人求见。胤礽见此,顺势站起来告辞,被康熙按了回去。

    “你不愿多看奏折,参与朝政。偶尔听一听总行吧”

    胤礽抿唇,十分犹疑。

    康熙无奈“小时候还懂得请朕教你,知道每日可与朕在御书房呆半个时辰不知多高兴,每逢议事听得认真,不懂的也会询问朕。怎么现在长大了,反而愈发懒了”

    胤礽撇嘴,这能一样吗不同时期自然是要使用不同计策的。小时候是为了和你培养感情啊。何况年岁幼小,也构不成威胁,不会惹你的眼啊如今父子感情基础深厚,他年岁渐长,很多事情便要开始顾忌了。

    胤礽低头把玩手指,不情不愿。

    康熙怒瞪“不许走,坐回去。”

    胤礽能怎么办听呗

    来得人还挺多。

    索额图、明珠、李光地、陈廷敬、张英等等尽皆在侧。

    因早两年蹭着胤礽的功劳步步高升,如今这群人里以索额图地位最高,便是他率先开口“此前皇上所言开海之事,臣等已有商议。”

    胤礽一顿“汗阿玛,不是已经决定开海并下旨了吗”

    康熙怒瞪“你以为开海是说开就开的吗一句话下去就完事了给朕坐好了,听着就是,不许插嘴”

    胤礽捂着嘴拼命点头。

    行他不插嘴

    很快胤礽就发现他误会了,如今商议的不是开不开海,而是如何开海,是全面开海,还是部分开海。开海后对庞大的海外贸易体系如何管理,是否实行关务制度,若要实行,又当如何设立。关税抽取比例又以何作为标准。

    此前索额图明珠等人如何商议的,胤礽不知,只见他们与康熙你来我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最后确定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为对外贸易港口,相继设置海关。海关直属中央,不归地方管辖,直接向康熙和户部负责1。其后又确定船税、货税细则。

    诸事已毕,康熙看向胤礽“听明白了”

    胤礽点头。

    “有什么想法”

    胤礽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康熙

    胤礽弱弱说“汗阿玛,您不让我说话”

    康熙

    胤礽又问“我可以说话了吗”

    康熙瞪眼“你不是已经说了吗”

    胤礽笑着舒了口气“众位大人考虑周全,我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觉得进出口船只关税比例是不是可以分情况来定譬如我国船只货物,税收可降低一等。别国船只货物,税收当提高一等”

    康熙

    众臣

    索额图第一个站出来附和“太子所有极是。皇上,臣觉得此举甚妙”

    明珠心下冷哼,只要是太子说得,就算是坨屎,你也会觉得甚妙。

    胤礽理直气壮“我大清子民自当与他国洋人有所区别。大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愿意与他们互通有无是一件事,他们想要在大清敛财又是另外一件事

    “想要利益,自然要付出代价。非我国臣民,自然不可与我国正经臣民等同。汗阿玛怎知,我国臣民去往他国,他们不会如此”

    康熙一愣,问众人“你们觉得如何”

    索额图自然鼎力支持,李光地等人随后附议。

    明珠行吧他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待得御舟抵达京城,关于开海事宜已经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下去。

    甫一回宫,胤礽首要事件便是去看望太皇太后,与太皇太后述说南巡趣事。而康熙呢,他直接被一个喜讯砸在头顶。

    佟妃有孕了

    皇贵妃佟佳氏笑呵呵地,仿佛怀孩子的是她一样。

    “皇上前脚刚走,妹妹后脚便说不舒服,臣妾请太医一查,竟是喜脉。恭喜皇上,又将添一皇子。”

    康熙喜不自禁,“既是朕刚走便查出来的,怎不写信早早报给朕”

    佟佳氏睨了他一眼“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这宫里头时常有妃嫔怀孕,臣妾处理得多了,得心应手。左不过安排好吃穿住行,叫妹妹好生养胎便是。何必大费周章送信。再者,待皇上回宫再告知,岂不更为惊喜”

    康熙哈哈大笑“是着实惊喜”

    顿了片刻,康熙拉着佟佳氏的手问“你也别心急,你身子才刚有起色,且先将养几年。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佟佳氏摇头“陛下不必安慰臣妾。陛下责令太医不许告诉臣妾实情。更是命所有人都瞒着臣妾,不让臣妾知晓。可臣妾自己的身子,臣妾怎会感受不到。臣妾这辈子怕是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可对”

    言语悲伤,满是遗憾与失落。但目光看向康熙,里头又存了一丝希冀。希冀着康熙否认。

    康熙张着嘴,也确实想否认,可看着佟佳氏,又不知这样的否认何时是个头。纸包不住火。总有一天会烧着的。这一犹疑,佟佳氏已经有了答案,自嘲一笑“臣妾早猜到了,偏偏还”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皇上不必担心臣妾。这些日子,臣妾已经想通了。宫里头这么多孩子,见到臣妾都要唤一句佟额娘的。如今亲妹妹又有喜讯,臣妾还有什么不满足。”

    康熙见她笑意盈盈,不似作假,心头松了口气,提议道“等玉舒的孩子出生,朕让人抱来给你养,可好”

    玉舒乃佟妃的闺名。佟佳氏赶紧拒绝“皇上,不可按规矩,嫔位以下庶妃生育皇子皇女不可亲自抚养。但妹妹居于妃位,在嫔之上,是有这个资格的。若就此夺了她的孩子过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再者,臣妾膝下已有了四阿哥,也不合适。

    “臣妾知道皇上是在为臣妾考虑。但玉舒是臣妾亲妹,她有子嗣,便同臣妾有子嗣是一样的。我们姐妹感情好,日日在一处说笑。孩子养在谁膝下又有什么区别”

    康熙看向她,见她说得认真,神色温婉,眉目间唯有喜色,不见半点勉强,这才终于确定,她确实是看开了。康熙心中更是高兴,对佟佳氏的喜欢又添了两分。

    咸福宫。

    乌希哈眉带忧愁,看着眼前的膳食怔怔出神,再是精细的珍馐也没了胃口。她从小听生母说自己如何在后院争宠,如何讨得阿玛欢心,如何为有子嗣立足费尽心机。生母便是因此在生孩子时难产落下了病根,她那位不知名的兄长更是一落地就没了气。

    此后生母调养数年才又有了她。这一生也只得了她一个。

    因吃过年少产子的亏,生母对她耳提命面,用自己的半生经历告诉她,子嗣对女子重要,可要笼络男人的心,并不一定非得靠子嗣。

    女人生孩子宛如在鬼门关走一遭,而年岁太小孕育子嗣,其中凶险更甚。

    所以自入宫后她一直在偷偷服用避子的药丸。方子是生母弄来的,并不伤身。哪日想要孩子了,停了便是。她的计划是先固宠,将皇上的心揽过来。等过上几年,岁数大些再要孩子。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倘若太子能与她结盟,有太子相助,她这条路也能好走许多,不必过多担心。然而太子不喜她,佟家又新进了个佟妃。有皇贵妃做靠山,佟妃风光一时无两。再加之惠宜德荣四妃各有各的本事。南巡之前,皇上翻她牌子的次数便已逐渐减少。

    南巡回来后,又遇佟妃有孕。皇上更是看不到她了。而已故元后二姐这招棋用得多了,也越发不好使。

    如此情形,叫她怎能不急。

    子嗣,子嗣

    乌希哈低头看向自己的肚子。如今皇上对她还有几分荣宠,若趁现在怀个孩子,或许能扳回局势。否则照这个情形,过得几年,皇上可还记得她是谁计划再好,却也是在她圣心加身的前提下才管用。若无圣心,还谈什么计划不计划。

    可她如今堪堪十五,生产艰难,倘若遭遇意外,该怎么办

    乌希哈纠结万分,进退维谷。

    伺候的大宫女燕喜瞧出她的心思,进言道“娘娘可还记得惠安伯刘家的大姑娘”

    “惠安伯刘家”乌希哈愣住,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可是研制出了牛痘的大功臣刘太医家”

    “正是刘太医研制牛痘有功,皇上特封其为惠安伯。他膝下长女自幼随他学医,天赋极高,医术不比男子差,尤其擅长妇人之症。当初皇贵妃因丧女之痛病危,太医院束手无策。最后还是皇上将刘姑娘召进宫施针,才使得皇贵妃回转。”

    乌希哈恍然大悟“此事本宫记得。不过后来皇贵妃病愈,她便回府了。”

    燕喜又道“刘姑娘今岁已经十七,却还未定亲。”

    乌希哈一怔,转头看向燕喜“你的意思是”

    燕喜摇头“奴婢不知道刘姑娘为何一直没定亲,但听闻也是议过的。最初说的是个员外郎家的儿子,两家都有意向。就等正式定下,偏偏这时候,刘太医做出了牛痘,一跃成为惠安伯。

    “从前太医对员外郎,彼此家底都差不多,员外郎家的门庭比刘太医强,刘太医还算是高攀了。可惠安伯的封赏下来,这亲事就有些门不当户不对,于是不了了之。

    “据说今岁年初刘家又在替刘姑娘相看,相看的是谁,奴婢不知晓。但似乎刘姑娘不愿意,拒绝了,因此至今亲事未定。”

    乌希哈琢磨起来。

    燕喜继续说“女人生孩子素来艰难,不论年岁多大都一样。可若有懂得此道的人自有孕开始便一路护持,这危险自然小上许多。

    “奴婢听闻承乾宫有位宫女,名唤东珠。皇贵妃孕小格格时是她在照顾。现今佟妃娘娘怀有龙嗣,皇贵妃仍旧派她前去伺候。娘娘身边没有东珠这样的人物,不如借助外力。”

    “你是指刘家姑娘”乌希哈蹙眉,“若召她进宫几日,或还可行。若要她照顾我整个孕期,十月之久,她能愿意”

    燕喜轻笑“娘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码,端看娘娘怎么跟刘姑娘谈。刘姑娘一直不定亲,必然是有缘由的。这缘由是什么,她求的又是什么。娘娘不妨从此处着手。只要娘娘能满足她的条件,还怕她拒绝吗”

    “有理”

    乌希哈嘴角勾起,心下有了主意。若刘姑娘同意,有她相助,此事当大有可为。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