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

    “豆叔,谢谢你”看着大哥小心翼翼又心满意足地抱着芦儿的样子,颜少姜感激地握住了叔姒的手。

    “走吧,让芦儿多陪陪大哥,我们去给大哥和芦儿做点好吃的。”大哥终于从丧妻之痛中走了出来,他们也该好好庆祝一下。

    此时的大泽,正是食物最丰盛的季节,河边的水豚经过一个春天的繁衍生长,已经长得非常肥嫩了,厚甲兽也是一年中肉质最嫩的时候,鱼虾也是疯狂繁衍,吃都吃不完。

    若是搁在往年,部落里是每天吃多少抓多少,今年他们不是新添置了几个鱼塘么吃不完的都放到鱼塘里,大巫说得对,等雨季来了,他们不方便去河里捕鱼的时候,鱼塘里的鱼虾就可以捉来吃了。

    他们抓回来的鱼虾,死掉的没办法放到鱼塘里,按照从前的惯例都是丢掉的,现在也没有浪费,按照大巫的指点,拿盐巴腌一晚上,第二天沥干水分放在院子里晒干了,拿柴火熏一下,据说可以保存很久。

    叔姒今天要做的,就是虾干蒸豆根,熏鱼三吃。

    晒好的虾干遍体通红,拿温水泡发后,沥干水分,从河边掘来的豆根,长得好像山药一样,去皮切片,铺在盘底,再把虾干均匀铺上去,上面撒一层姜丝、野葱段,两勺碾碎的辣木汁,这样蒸出来的虾干,咸香可口,铺在下面的豆根吸饱了虾干滴下去的汤汁,不需要额外加盐,都非常好吃。

    熏鱼的吃法就更多了,可以这样和豆根一起蒸熟了吃,还可以泡软后炸一下当零食吃,煮熟晾凉了之后,就这样直接吃也很有嚼劲,族人们特别喜欢在吃炖肉的时候,一口炖肉,一口熏鱼,熏鱼浓烈的咸味,和炖肉稍显清淡的口味相互交替,别有一番滋味。

    之前石姜大哥卧病在床的时候,担心吃腌制的食物会影响伤口恢复,叔姒严禁厨房给他做各种腌鱼腌肉,现在他伤口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吃了那么久的清淡饮食,也该给人家换换口味了。

    给芦儿做的就简单多了,取了鱼腹最嫩的肉,剁成鱼绒,和剥出来的虾仁、荇菜的嫩芽一起下锅煮熟,加盐巴和姜丝去腥调味,用葛根粉做一锅鲜美的鱼肉虾仁羹,出锅之前再取两个鸟蛋搅碎了打进去,打出细碎的蛋花,撒些葱花就可以吃了。

    没有粮食,现在芦儿的主食依然是炖烂的水豚肉,以前水豚肉吃起来总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不过,自从叔姒教厨娘们用野葱汁和姜汁提前把水豚肉腌制半天再烹饪之后,这种味道就没有了。

    水豚的肉非常嫩,下锅炖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吃了,水沸腾之后再加盐,这样不会破坏水豚肉的鲜美,咸味也能炖到肉里,部落里的小崽子们都爱吃,煮好的肉叉出来,切成长条状,晾到温热后,让小崽子们直接抓在手里啃,既能补充营养,还能顺便磨牙,一举两得。

    这是石姜大哥第一次喂芦儿吃饭,他一个大男人手脚笨拙,却用尽了毕生的耐力,小心翼翼地把做好的汤羹喂到芦儿小小的肉嘟嘟的嘴巴里,见他吃得香喷喷的,似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没有阿姆代表着什么,瞬间眼圈便红了。

    “大哥,等你断骨的伤口痊愈了,我带你去看看大嫂吧”叔姒叹息一声,抱过吃饱了开始闹腾着要出去玩的芦儿,递给一旁的多鱼,让她带这小子出去散步消化消化,见大哥依然情绪低落,忍不住安慰道,“我已经看到了一处高台,等咱们的城池建造好之后,我们把玄姜大巫和大嫂的墓葬都迁移过去,我听说埋葬在高处,来生便能出身高贵,大哥,你要快点好起来,让我们良渚部落强大起来,这样,说不定大嫂还会转世到我们部落来享福呢。”

    “来生”这个新奇而又充满希望的词语,让颜石姜愣住了。

    “是的,神明曾经告诉过我,人死后如果选择一处高地,好好安葬死者。死去的人就会在神明的庇佑下,重新回到亲人的身边。”叔姒徐徐诱惑道。

    既然连芦儿都没办法令大哥释怀的话,那就只有给他另外造一个美梦了。

    一个能让大哥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他依然能与大嫂重逢的美梦。

    “好”石姜大哥颤抖着应下了。他相信叔姒不可能拿神谕来开玩笑,所以,只要把有鱼埋葬在高台之上,她就还会以另一个崭新的生命回到部落

    颜少姜看了叔姒一眼,没有说话,不过,很显然,他也想到了之前挖到了陶土矿的那些小山包,和地势低洼的部落原住址相比,那里都是高台之地,所以,叔姒是想让大哥将部落的墓葬迁移到那边去

    “少姜哥,我没有骗大哥。这个世界上,或许真的有转世轮回这种事。等以后我们两个死了,一定要埋葬在一起,这样说不定下辈子我们还能再相遇。”叔姒认真地看着颜少姜。

    颜少姜的五官不是那种特别惊艳的,但组合起来却十分耐看,棱角分明,刚毅果决,一看就给人稳重踏实的安全感,正所谓缺啥补啥,上辈子的叔姒极度缺乏的安全感,这辈子全在颜少姜身上找齐了,所以,叔姒不愿意欺骗他。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明的话,他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庇佑,保佑他下一世依然能够和颜少姜相遇,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颜少姜微微睁大了眼睛。

    “走吧咱们先去把陶土筛一筛,听说陶窑已经修筑得差不多了,走咱们玩泥巴去”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叔姒拉着颜少姜向陶窑的方向走去。

    自从叔姒宣布陶窑是神明赐予的神谕之后,族人们便兢兢业业地日夜看守着叔姒划出来的这块地方,为了方便看守,还特意搭建了一个茅屋,茅屋外,一个好像倒扣的石锅的陶窑已经完工,叔姒让人在里面烧了两次火,发现并没有坍塌,应该是可以烧制陶器了。反正他的要求不高,不求多么美观,实用、不漏水就行。

    叔姒让人把徒弟们都叫了过来。今天的任务只有一个玩泥巴

    他们没有制作陶胚的拉胚机,不过没关系,叔姒对徒弟们的制胚要求只有三个第一,要实用第二,要不漏水;第三,要方便在火堆上拿取。

    剩下的,就交给徒弟们自由发挥了。

    而他自己,决定做一个他想了很久的器皿鱼鳍足鼎。

    这种器皿他上辈子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参观的时候见到过,修饰成鱼鳍形状的三个足,支撑起上面的陶锅,形成了一个造型别致的鱼鳍足鼎。这种鼎可以作为日常使用,也可以作为陪葬品,最关键的是,如果在下面加一个盘子状的底座,还可以拿来做火锅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火锅了。

    上辈子外婆去世后,他常年独身在外,就算想吃火锅也找不到人一起吃,一个人去吃也未免太过凄凉,这辈子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多可以一起围炉涮锅子的亲人,必须得把火锅给做出来

    制作泥胚的时候,叔姒先把雏形做出来,然后等到泥胚外面一层泥水差不多干了,再用细细的竹篾在胚体上雕刻、勾勒出想要的形状和花纹,鼎足刻画出了三条线条简单生动的鲤鱼形状,鱼鳞状的花纹向上延伸,到了陶锅的底部,突然变成一片莲叶,几条小鱼调皮地在莲叶间穿梭,溅起几滴水花。

    陶锅的胚体上,叔姒画了两个小人,双手捧着祭品,头顶一轮明月,面前的祭台上还摆放着一些祭品。

    绘制这些花纹很是耗费时间,这天晚上,叔姒带着徒弟们做好了第一批胚体,除了他自己做的鱼鳍足鼎外,几个徒弟也根据他的要求,制了些陶锅、陶盘、陶壶之类的,还剩下些陶泥叔姒也没舍得浪费,捏一捏,做了二十多把长柄的儿童汤匙,要是能烧得出来,等芦儿他们这一批幼崽再长大一点,就可以试着自己用汤匙吃饭了。

    叔姒并不知道具体怎么烧制陶器,不过,前世参观良渚古城遗址的时候大概了解过,于是便按照记忆里的法子,山寨了一个简陋的窑洞整个窑洞约莫一人多高,洞口预留出可以让一个人进去的甬道,内部用泥砖搭建了上下两层架子,烧窑之前,先从甬道把泥胚搬进去,放到架子上,然后在甬道内架起柴火烧,第一次烧制陶器,叔姒也不确定到底需要烧多长时间,索性便定了两日的期限,这两日内,窑洞内的火需要日夜不停地煅烧,等停火之后取出来,看成品有没有被煅烧成陶,就知道火候是够了还是过了。

    为了窑洞内的温度,叔姒让人在旁边预留了三个烟道,熊熊烈火燃烧起来之后,烟道也开始冒出了黑烟和火苗。

    这可不能浪费了

    叔姒立刻让人回部落,将腌制好挂在屋檐下的咸鱼和咸肉搬运过来,拿树干撑起来悬挂在烟道出口的位置,借着烟道里冒出来的烟火熏肉。

    于是,烧窑期间,陶窑四周居然渐渐挂满了各种熏鱼熏肉,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巫修筑这个窑洞,是专门为了熏肉的倒是让人忘了藏在窑洞里的陶胚。

    烧制陶器关系到部落的钱袋子,烧窑这两天,叔姒几乎没有离开过窑洞,趁着空闲,叔姒让颜少姜出去捕猎的时候顺道绕弯去了上次发现陶土的地方,又挖了些陶土回来。

    这一次,叔姒吸取教训,为了减少损耗,又做了一批小巧简单又实用的实验品可以拿来蒸菜的带漏洞的陶盘、适合小孩子吃饭用的双耳陶碗、喝水用的单耳水杯、大小不等的汤勺等等,总之生活里用得上的餐具、厨具,每样都做了些,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到胚体干燥后,就可以烧制第二轮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