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幻境

    来图书馆只有一个目的。

    翻一翻原著,翻一翻历史,甚至翻一翻最近发生过的所有新闻。

    在找书的过程中,张京遥发现三叔名下的作品多了两本书,一本书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另一本书是当时说过出版,但张京遥始终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翻一翻封面纸,上面写着2025年9月出版。

    她没有印象。

    手机里的公众号发表了许多篇章,标记是已读,但她点开记忆中的最后一章的下一章,却发现是全然陌生。

    是她突然之间失去了这一年以来的记忆吗?那诱因又是什么?又为何还能在脑中残留下一个她这一年已经充实地活过的模糊框架?

    她越发肯定自己所存在的现在这个世界并非是自己的世界。这是一种堪称固执且诡异的直觉,毕竟没有人会对着自己生活的世界说我不相信。

    张京遥打开历史书,近代史上每一个年份她都算不上是熟悉,高中读的是理科,文科科目全部被占用,大学读的是医,跟历史搭不上太大关系,以至于当她看到那些事变的名字时还恍惚了一下,继而沉默。

    她心里有个念头,在说不是这样的。

    1938年的大陆,并非这样的。

    它该是太平盛世,海外战争欲发,海内却是一派祥和,水泥路上建设起高楼大厦,街边小摊卖着百年传承的小吃,人们穿着旗袍长衫,从街头走到街尾,女学生的裙摆在低处划过流丽的弧度,空气中是甜美的麦芽糖香味。

    有人笑着喊她:“张教授。”

    有人笑着唤她:“阿遥。”

    声音来自过去的百年历史,缥缈不定,朦胧欲碎。

    张京遥伸手去抓,也无法抓住。

    ……

    倘若一个人存在自己的世界,丢失了一段记忆,她会开始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冷漠地观察着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

    张京遥此时便处在这种状态,年轻的好友拉着她的手腕叽叽喳喳,她却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抽离在躯壳之外,她可以保持着对她无动于衷,也可以装作兴趣盎然。

    以前这种感觉并非没有过,张京遥是一个很容易把自己从现实当中抽离出来的人,在大学之前她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抽离这个度,于是导致了大学之前她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冷漠而疏离的天外之人。但大学之后她已经能够控制,这才让她的人缘变得好了起来。

    可现今这种感觉比之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此肯定,并非臆想。

    她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做饭,张京遥在门口看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对妈妈很陌生。她像是过了很久很久才认识到里面那个背影有些佝偻发丝里掺杂着白色的人,是她的母亲。

    亲生的,唠叨的,陪伴她度过最为稚嫩的时光的,理解她所有不同于常人的思想的,母亲。

    母亲这个词很特殊。

    她开口问道:“妈,你在干什么?”

    中年女人回过头来,她保养得很好,年轻有活力,看上去还和刚出校门的人差不多。

    母亲说:“做饭啊,你爸快回来啦。”

    张京遥慢吞吞地“哦”了一声,翻涌而来的柔软情绪几乎要把她淹没,她该死地热爱着这种平淡的温暖,就像是于黑暗中踽踽独行后对阳光和温馨的渴望。

    可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她把自己抽离开,冷静地想着。

    我拥有这样的生活二十三年,甚至在去年八月份我还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

    这一年来肯定发生了什么,与不平凡有关,持续时间漫长,以至于她在此期间未曾见到自己的父母。

    张京遥迟疑着,最终问道:“刚刚和朋友聊起天,说起去年八月——妈妈,你还记得那时候我去干了什么吗?”

    妈妈一脸惊讶地看着她:“你忘了?你不是心心念念地想去长白山的嘛?这都能忘了?”

    张京遥摇了摇头,她无法对着自己的母亲说出谎话:“我不记得在去了那里之后发生了什么了……”

    母亲走过来,有点担忧地看着她:“是头疼吗?”

    “少了一段记忆。”她说,“只要想起来就好了。头不疼,没什么别的问题,我就是突然想起这事儿。”

    妈妈点点头,转身过去炒了两下,一边回答她:“去年那事儿闹得还挺大的,你现在上网搜也知道。就你登山那天,突然就雪崩了,失踪了好几个人,搜救队在山上发现信号都没有。你当时就在那几个人里面,把我和你爸爸吓得够呛。还好,搜救队找到你的时候,说你当时正处于一座小木屋的夹角,哪哪都没伤着……”

    不是这样的——

    张京遥瞪大了眼睛。

    不是这样的!

    记忆胶卷似的在她眼前展开。

    那些看不清面容的男人坐在她的身边,他们围着篝火,讨论着什么事情,而后是才是雪崩。

    她走进雪地里,要去找那个跑走的人,但是雪下来的速度太快了,她被人拉进小木屋里,头顶是不堪重负而碎裂的屋顶,木板裹挟着雪块砸下来。

    而她被人护在身下,抬起头只能看到三张模糊的面孔。

    他们的面容在她的缺氧晕眩中逐渐清晰,最为冷淡的那个男人笑了笑,对她说——

    “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

    三十多年的岁月翻滚而过,这些年里她吃过苦,也流过泪,为自己生存如此艰难而失落,也为好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开怀大笑。

    她见过黑暗的历史,见过绽放的鲜血,踏过尖锐的荆棘,也爬过无际的雪山。

    她应该改变了一切,使自己的国家远离最为危险恐怖的年代,提前拉动了经济,令发展拥有更长的时间。

    她的年代,属于她亲手创造的年代,正繁华,正美丽。

    而那句“其罪当诛”斩断了她所有的妄想。

    她重拾自己丢失的记忆,再抬眸看向母亲时,只觉得眼眶酸涩。

    她那么努力地活着,就是为了再见他们一遍。

    我亲爱的家人。

    *

    “你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妈妈看着满桌的好菜,有些疑问道,“又加班了?”

    “哪有大中午加班的,大概是路上碰到了什么事吧?”张京遥夹了一块糖醋排骨,“这个好吃!手艺有进步啊妈妈。”

    妈妈笑了起来:“天天给你们做饭,当然得有进步!”

    张京遥笑得眼睛弯弯:“快吃吧,也许等会儿老爸就回来了。”

    妈妈点了点头,叮嘱她:“这里还有汤,多喝点汤。”

    “好~”

    “我回来了。”爸爸在门口踢掉鞋,走了进来,“今天这么多好菜啊。”

    “在家没事儿干,不就研究研究。”

    爸爸亲了妈妈一口,“辛苦老婆了。”

    张京遥把头埋进碗里。

    “哦对了。”爸爸洗完手,添好了饭,坐在餐桌边上说道,“最近出门小心一点,发生了好几场车祸了。”

    “车祸?”

    “昂,都是司机分心,也不知道他们分什么心。而且啊,我回来的路上差点就被一个骑电动车的人给撞了,幸好我躲得快。要不然就得出事了。”

    “你今天没开车?”妈妈问。

    “没有啊,骑的电动车。”

    两人一问一答,气氛好得张京遥根本插不进去话,于是她只好吃饭、吃肉、吃白菜、吃狗粮。

    时间晃过三天。

    张京遥知道这是青铜门编织出来的环境之后就一直思考着该怎么出去,但一直没有头绪。

    难道不是找回了自己的记忆就可以离开了吗?

    她冷静下来后才恍然明白,为什么记忆的寻找这么简单,因为这本来就是一道开胃菜,除了迷惑一下她的视线之外没有任何用处,有记忆更好,没记忆也可以。

    现在的问题是,她到底该怎么出去?

    打破幻境?

    那么如何打破幻境?

    已知:这里是一个幻境,所存在的人都是虚假的。

    求:你该如何出去?

    这真是一个世纪命题。

    忧愁地叹了一口气,张京遥捞起一片西瓜,愁苦地啃了起来。

    妈妈在门口穿鞋,对她道:“我出门买菜,你在家里好好待着啊。”

    “好的!”张京遥一口答应,顺手打开电视,漫无目的地查看起来。

    门被关上。

    她在家里等着母亲的回来,一等就是两个小时。

    家离最近的的超市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就算是买菜,也不可能两个小时。

    张京遥不安起来,她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妈妈,但是没有人接。

    于是她翻身起来,拿上钥匙,跑到门口,目光划过进门的柜子上放着的蝴蝶.刀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拿到了手上。

    那把蝴蝶.刀是她高中的时候摆在那个地方的。已开刃,很锋利。

    防的是入室抢劫。

    街上很热闹,但这热闹与张京遥无关,她只是拿着手机一遍一遍地打着电话,飞快地穿梭在人群当中,三十多年的训练令她身手矫捷,狭小的缝隙她都能凭借柔韧性穿过。

    她一路来到了超市,把刀揣进口袋,面无表情地走了进去。

    没有铃声,她没有看到妈妈。

    也就是说妈妈早就离开了这里。

    那么就是,在路上出事了。

    她走出超市,蝴蝶.刀在手里晃得令人眼花,而她两步翻上最近的墙面,目光在周围的建筑物上逡巡。

    然后她看到了一条隐蔽的、远离人群的小巷。

    有着隔了她一条街的距离。

    阴暗的入口,还有一个落在地上的购物袋,里面的东西倾倒出来,散了一地。

    路过的人对这些东西投去匆匆的一瞥,就再也没有其他表示。

    张京遥的心沉到了谷底。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